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当代杨式太极拳的重要代表人物、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曾孙、杨式太极拳定型者杨澄甫先生次子、原邯郸市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原邯郸市武术协会主席、名誉主席杨振基先生。杨振基先生1921年6月生于永年广府,2007年3月27日23:25分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6岁。
杨振基先生出生于太极拳世家,6岁即开始学太极拳,1929年南下上海,接受其父杨澄甫和叔父杨兆鹏的严格指教。1936年不幸父亲见背,举家返回故里,和慈母及两个弟弟相依为命,习拳不止。1948年远赴广州与兄长杨守中团聚,朝夕研练拳艺。被广州中山县第一中学和世光小学聘为国术导师。广州解放后北返,先后在邯郸地区棉麻部和贸易货栈工作。1962年调往河北省体育工作大队担任专职教练,仆仆于天津、北京和北戴河等地传授太极拳。1966年“文革”开始,回邯郸市体育场工作。1978年后,经市体委安排,在当地义务教拳。1979至1984年间,历任邯郸地区体委组织的全区太极拳师资集训班教练,并应峰峰矿务局体委之邀为举办太极拳培训班四次。1991年起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拉开帷幕,杨振基先生以年逾古稀的高龄,积极参加各届大会,表演演讲,率先垂范。1993年,专著《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出版,以后数次再版。同年,成立邯郸市杨澄甫式太极拳协会,并逐步扩展为邯郸杨澄甫式太极拳总会,促成全国许多杨澄甫式太极拳协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1996年作为中国武术协会代表团成员随团访问美国,进行表演和讲学,被美国华人报纸《世界日报》称为“最受注目的人”。1999年被香港杨式太极拳总会聘为“荣誉导师”。晚年在夫人裴秀荣女士的协助下,先后赴广州、南宁、咸阳、太原、济南、大连、北京、石家庄等地举办杨式太极拳培训班,弟子百十人,学生数以万计。
杨振基先生幼承庭训,矢志太极,刻苦研练,聪慧早现。幼年苦学苦练的磨砺,使他坚信要掌握一门拳艺非下苦功夫吃大力不可,因此他反复强调要“死练拳,练死拳”, 扎根传统,力戒浮躁,要求严格,一丝不苟,给习拳者指出了一条真正的成功“捷径”。他拳不自秘,将家藏“三十二目”公之于众,满足了爱好者学习理论的需求。他总结经验,出版专著,在太极拳的练法教法上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学术成果。 杨振基先生执着传统,秉性刚直,淡泊名利,不忮不求,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在担任河北省体工队教练员期间,他被安排到华北局机关、北戴河等地向很多高级干部传授技艺,他没有骄傲;在社会上义务传授各界层人士,他不辞辛苦,倾囊相授。他所关心的是如何将杨式太极拳发扬光大,造福世人,而不是对方的贫富高低。 杨振基先生视拳如命,生活简朴,体现了一种纯粹武术家的精神风貌和高尚品德,赢得了同事、朋友和街坊邻居的尊敬,赢得了弟子学生们的爱戴,得到了武术界的高度评价。就在去年,虽然杨振基先生已卧病在床,但中国武术协会仍在全国纪念简化太极拳大会上把他列在受邀的太极拳名家名单行列,表示了对杨老先生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 杨振基先生走了,这是杨式太极拳的一大损失,是我国太极拳界的一大损失!但他把自已的贡献留在了这个世上,他生前广植桃李早已遍地开花一片芬芳!我们深切怀念他,万分悲痛,但我们更应该振作起精神,学习杨振基先生的优秀品德,继承他的太极拳事业,为人民健康、社会和谐做出不懈的努力,这才是对杨振基先生在天之灵最好最大的安慰! 杨振基先生,安息吧!
2007年4月2日
(注1:本文为永年县副县长刘荷香女士在杨振基先生追悼会上所作的悼词,由<太极>杂志执行主编杨宗杰先生撰稿。
注2:此处讲杨振基出生在永年为笔误,实际杨家自杨露禅中年后就迁住北京,杨澄甫的四个儿子均出生在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