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功是在“坐功十二段锦”的基础上,改变了练功桩式而创设,既继承了坐功功法的动静结合、身心兼练的精髓,又融灵活性和变通性于一体,是对十二段锦健身养生进一步的普及推广,能让更多的人受益。动作由甘泉演练。
一、预备式
1.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图1-1)。
2.两膝微屈,重心下沉,左脚跟抬悬,脚尖点地于右足内侧(图1-2)。
3.左脚向左侧摆开一步,身体重心下沉于右腿(图1-3)。
4.左足跟落地,正身,两足平行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图1-4)。
二、冥心握固
1.接上式,两掌翻转,分别向体前约45°前伸,掌心向上,掌尖向外(图2-1、2)。
2.随之两臂外旋向斜上方举起,渐渐高与头顶平,肘关节微屈,随之抬头,目视前上方(图2-3)。
3.下颏内收,两臂内旋,两掌下落至前平举,与肩同宽,掌心向下,掌尖向前,目视前方(图2-4)。
4.动作不停,两掌由身前下按,至小腹前,随之两手拇指抵无名指根节握固,抱于肚脐前,拳眼向上,两拳面相对,调息约30秒钟(图2-5)。
5.握固手形示意图(图2-6)。
三、叩齿鸣鼓
1.两拳变掌经腰间、两臂内旋向体侧平举,掌心向后,掌尖向外(图3-1)。
2.两掌与肩同高时,两臂外旋,掌心向前(图3-2)。
3.动作不停,两臂屈肘,两掌变通天指形,中指掩实耳孔(图3-3)。
4.然后,叩齿36次(图3-4)。
5.两中指拔耳(即拔离耳孔)(图3-5)。
6.两掌心按实耳孔,作拔耳数次(图3-6、7)。
7.两掌心仍按实耳孔,食指轻扶后脑(图3-8)。
8.中指腹位于枕骨粗隆处,接着两手食指分别放在两手中指指背上,二指同时争力,用食指指腹弹击在后脑上,反复弹击24次(图3-9)。
9.随之两掌前伸、向下缓缓按于腹前,高与肚脐平,两拇指相对,掌心向下,目视前方(图3-10、11)。
四、微撼天柱
1.上体缓缓左转约45°,同时,两臂内旋成侧平举,掌心向后,掌尖向外,目视左掌(图4-1)。
2.动作不停,上体向右转正,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平举,掌尖斜向前,掌心向下(图4-2)。
3.至两掌与肩同宽时,左掌向内平收至膻中穴前,掌尖向右;右掌向小腹前收,近腹前时,转掌成掌心向上,掌尖向左,两掌成抱球状于体前,掌心相对,目视前方(图4-3)。
4.动作不停,左掌下按,两掌合于小腹前(图4-4)。
5.接着,头向左转,同时,两掌贴紧向右移至右小腹内侧,目视左侧(图4-5)。
6.左肩下沉,左掌根向下压右掌,同时,向上抬头,稍停,目视左上方(图4-6)。
7.下颏内收,上体转正,掌还于小腹前,目视前方(图4-7)。
8.随之上体右转约45°,同时,两掌分开,两臂内旋成侧平举,掌心向后,目视右掌(图4-8)。
9.接着,做合掌、右侧转头的动作,与左侧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图4-9~14)。
一左一右为一遍,共做三遍。
10.做到第三遍最后一动时,下颏内收,头向左转正,同时,两掌稍右移,随之两臂屈肘收于腰侧,虎口向上(图4-15)。
五、掌抱昆仑
1.两肩后展,随之两掌前伸,直臂上举,掌心相对,目视前方(图5-1~3)。
2.动作不停,两臂屈肘下落,至脑后时,十指交叉,抱于后脑玉枕部(图5-4、5)。
3.上体左转45°,目视左前方(图5-6)。
4.两掌抱后脑不变,上体缓缓右倾,左肘臂缓缓上抬,抻拉左胁肋部,随之目视左斜上方(图5-7)。
5.上体缓缓还原,上体竖直,目视左前方(图5-8)。
6.上体向右转正,目视前方(图5-9)。
7.然后,做向右转动作,与左转相同,唯方向相反(图5-10~12)。
8.仰面,下颏上抬起,与颈部争力,目视前上方(图5-13)。
9.两臂缓缓向前合肘,随之下颏内收(图5-14)。
10.两掌抱住后脑下按,含颏低头,目视腹部(图5-15)。
11.两掌分开贴两颊下移,两掌根贴下颌成托抱状,仰面向天,目视上方(图5-16、17)。
12.下颏内收,颈部竖直,同时,两掌松托,掌尖相对,掌心向下,正头颈(图5-18)。
13.两掌沿体前下按至小腹前时,臂外旋变指尖向前收于腰间,掌心向里,目视前方(图5-19、20)。
上述动作反复做三遍。
14.第三遍最后一动时,两掌按至腹前后握拳抱于腰间,拳心向里,拳眼向上,目视前方(图5-21)。(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