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浅谈太极拳以后的推广和传承
·习中华武术扬华夏国粹 武德
·武搏会武术再成表演项目 国
·多元文化视角下武术发展冷思
·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太极拳
·“老六路”的单掌、四正揉手
·汪永泉先生的拳架是原汁原味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武学研究>谈武论道> 正文
太极拳杂淡(四)/李紫剑
来源:《精武》 2010年第1期 作者:李紫剑 点击: 发布时间:2010-01-29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问:先生,拳谱上的海底针是用手指尖点,先生您却用拳峰杵;扇通背拳谱上讲的似乎是横劲,您用的却是直劲:抱虎推山的抱势好像是肘弯用力吧?您的用法却是用肘尖摆打……如果有人因此说这样做已经不是太极技法了,先生怎样解释?
  答:知道什么叫内外有别吗?对于太极拳来说,套路演练是一回事,实用招式则是另一回事,二者存在很大的差异。套路是给人看的,实用招式是与人战的,如果拿练的模式应对实战,往往会失手吃亏的。例如海底针,对于身壮力猛的撩裆脚,如果你的指头不是练铁指功已很有成就的话,去定对方的脚是有折断的危险的。但是用拳就不一样了,即使是一般人,用拳峰去杵脚面都不存在问题。
  海底针是什么?是定海神针的意思,是传说中重十万八千斤的金箍棒,并不是绣花针!因此海底针一定是重手法,而不是四两拨千斤的轻手法,所以其实用方法,一定不是手指轻击。
  再如扇通背,诸书写作三通背、山通背、闪通背、三甬背……五花八门不一而是。扇通背是什么?从形与力上讲,扇通背就是拉弓式!就是两只手双向用力!这里的扇,就是拉满了的弓;而通背,就是两只手的贯通力。作为摔法用时,扇通背的后手是拉力,前手是斜面挤按力;后手刁腕前粘肘做反关节时,扇通背的后手是定力,前手是横力;而作为打法用时,扇通背的后手就是横力而前手则是直力。如果不这样因时因势变化,是绝对不会有好效果的!
  再如指裆捶,如果严格按照拳谱上的低弓步架势,就很难用于实战,一是不得力,二是不安全。如果用于击裆,就必须加以变通。怎么变?要看手法,如果是用拳面击裆,那么就应该把低弓步变成后跪步,这样打起来就顺手得力多了;如果是用手掌击裆,那么指裆捶就应该变成撩裆手,后立圆发力的撩击比前立圆发力的直击打起来更轻松,得手的把握更大。
  再如搂膝拗步,拳谱动作是搂手推掌,而对于实战来说,推掌无论如何都不如冲拳杀伤力大,因此每天轻飘飘慢悠悠地练搂手推掌,其实战作用绝对比不上劲力实足放长击远的左右搂手冲拳,即以一只手的左搂或右搂支持另一只手冲拳。
  这样的例子,在太极拳中比比皆是。不对每一招每一式做出举一反三的变化,你想用太极拳制敌是困难的。恪守标准功架招式的人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做专业的套路表演员。
  问:太极拳的特色是圆运动,这一点太极各门派均无异议。但是在太极拳是否是螺旋运动这个问题上,一些太极拳练家持有异议。请问先生,螺旋运动是不是太极拳的通用模式?圆运动和螺旋运动是不是太极拳与其他拳种的根本区别?
  答:螺旋是什么?螺旋是圆的形变!通俗地说,螺旋就是拉宽和拉长的圆,就是半径长度变量或轴线长度变量的圆。单纯的半径长度的变量把圆变成了平面螺旋,单纯的轴线长度的变量把圆变成柱形螺旋,半径和轴线的长度同时变量把圆变成锥形螺旋。
  在圆运动过程中,只要圆的半径或轴线的长度发生了变量,或者圆的局部没有改变但圆的支点产生了位移,那么这个圆运动就必然呈现螺旋状态。
  当一个人的手在画圆时,只要他的重心在移动、步法在转换,他画的圆就一定是螺旋状!当一个人画圆时,只要他的手臂有所拧转、身体有所扭转,身架高低有所变化,那么他画的圆就一定是螺旋。
  只要一个人画的圆在行经360度之后不是在原地与起点对接,那么就表明他画的圆的半径和轴线存在变量,那么他画的圆就一定是螺旋。
  鉴于太极拳所有的圆都不是手的单独运动,都是在重心的变化、虚体的位移、局部的转换中完成的,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太极运动必然呈现螺旋状态,而不可能以单纯的圆的形式存在。因此可以肯定,螺旋运动是太极拳的共性。如果有人说某某太极拳没有螺旋运动一说,那无异于说那种拳不是圆运动拳。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圆就不叫太极拳了!
  尽管太极拳强调圆运动和螺旋运动,但圆运动和螺旋运动却并非太极拳专有,中国众多的传统武术流派,也都有圆和螺旋的内容和要求。人们谈起太极的妙处时就往往拿少林拳说事,其实太极拳的功架和劲力少林拳亦无所不有,少林拳的云顶是圆,虎扑是圆,跟头、车轮、抢背也都是圆,掏心捶、冲天炮都是一边推进一边拧转手臂,其形势与力道绝对是螺旋。
  严格地说,少林拳的圆和螺旋的表现形式比太极拳更丰富、更精彩。所以,圆和螺旋不是也绝不可能是太极拳与其他拳种的根本区别!
  长期以来,世人对拳种的认识一直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坚信一个拳种与另一个拳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种说法在武术界有相当大的市场,然而从学科学术的角度上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因为按照严格的学科学术分类,全人类的武术统属于一个学科,在这个大前提下,不同的拳种都是武术这个学科的分属。由于任何拳种都无法背离和改变武术的定义和宗旨,而相同的生理构造在完成同一目的的动作时必然重复相同的形式,目的相同必将导致动作相同,因此任何拳利嘟不可能与其他拳种有本质上的区别!
  拳种是武术个性化的存在形式,个性无法否决共性。拳种的存在只不过是表示传承途径和传承内容与其他拳种有差异,并不是说它什么都与别人不一样!长期以来,风格曾被视为拳种的重要标志,然而熟悉太极拳历史的人都知道,风格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因为杨澄甫先生的太极风格,不仅与他的叔辈不一样,而且与他的兄弟也不一样,但是没一个人敢说他们家族上上下下练的不是太极拳!
  因此对于习武者来说,一个人可以偏爱一个拳种、一些技术、一种风格、一脉传承,但实不宜以此“唯我独尊”。毕竟任何一个拳种都以形式独到为荣,而与独到相伴的则一定是它的局限性。
  问:太极推手难以与拳击散打抗衡,这一点已是不争之事实。太极推手比赛推不出精彩,是四十多年的推手比赛得出的结论。太极散手能否打出精彩来,估计很难,日前的以太极技术为主体的武术职业联赛大家都看到了,如果说这就是太极神功的话,那么我有理由怀疑此前关于太极拳的所有传奇的真实性,那打法、那水平,比拳击、散打等差远了,看了叫人伤心。据职业联赛的组织人说,鉴于纯粹的太极招数不出彩,下一步准备再从其他拳种中选些招数与太极招数结成招数联盟,打造一个新的技术框架以规范比赛。听到这个消息,我一下就想起了数百年前的《王征南先生墓志铭》上的话:“今人以内家无可炫耀,于是于以外家掺入之——此学行当衰矣!”抚今思昔,令人感伤啊!请问先生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如何才能得以改变?
  答:我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太极拳不但可以精彩,而且能够精彩。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太极拳绝对精彩过,如果它一直是近二三十年的德性,它不太可能延续到今天。因为在冷兵时代,一个拳种的存亡是与它的实战威力息息相关的,它只有胜出才有存在的资格!
  太极拳精彩的年代,大致是在1850年至1930年前后的时段,在这一时段太极拳一门可以说是人才辈出、名播武林。而此前太极拳尚鲜为人知,此后柔弱流派渐成主流,太极拳已经“耻为将种”了。
  那么,当年的太极拳出彩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练习者少,但练习者下工夫的多,有功夫的多。
  2、外界对其知之甚少,因此少有专题对策。
  3、重视实力和功力练习。
  4、在遵守共性的前提下重视个性的张扬和发挥。各人有各人的风格,各人有各人的绝招。
  5、重视拳打脚踢技术。
  6、经常参与无规则打斗,胜负以一方无力再战或自动认输为准。
  7、多数练习者在练太极拳之前即有一定的名门功夫的底子。
  综上所述,可知现在太极拳的打斗形象不养眼,有两方面的因素,外在因素是大家对太极拳技术已经不陌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免疫力,内在因素是太极拳一直致力于自我弱化,实力不足、功力不足、无氧运动能力不足,尤其是打斗体验近乎空白,是严重的不足!
  要改变太极拳不能打不好看的形象,除了恢复太极拳的实力训练和开放式打斗传统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重视对竞赛规则的研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太极拳怎么打和用什么技术方法打,不仅仅取决于太极拳自身的技法招数,更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竞技规则,从深层意义上讲,是规则决定技术,而不是技术左右规则。
  从很大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规则就有什么类型的技术,规则的学术水平左右比赛的风格并决定比赛的精彩程度。现在的太极拳赛事不作为不精彩无人叫好,一言以蔽之,就是因为缺少一套适合太极拳表现自我的比赛规则。在这种情况下,按拳击规则还是按教打规则打,太极拳都处于削足适履的状态,它连步履正常都做不到,哪里还会有精彩表现呢?
  太极拳高手当然可以适应各种规则的比赛,就像太极拳前辈那样,这样的比赛太极拳一旦胜出,其感染力和号召力将是惊人的。遗憾的是在当今太极拳界,这样能带着脚镣跳舞并且舞出精彩来的真正的大师已经难觅其踪了,我们不能拿大师的水平要求一般人,只能退而求其次。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自我弱化和功能转型诱导之后,太极拳要想重塑实战拳法的形象,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改变学术观念,提高竞技意识,树立强者形象。
  2、改变训练体系、训练方法租训练内容,恢复实力练习、强化拳脚攻击技术和打斗训练。
  3、以客观务实的态度接受外界的规则、参与外界的竞斗,例如以太极拳的直击、挥击、抛击的拳法和前踢、侧踢、摆踢的腿法参与散打比赛,事实上并不存在技术问题。因为这样一来双方的攻击武器的型号和数量相同,无所谓不对称不公平。如果不能获胜,只证明在此方面自己技逊一筹,不能怪规则不适。
  4、制定自己的竞技规则,以适应太极技术的发挥和太极风格的表现。在太极圈内达成共识之后向外界推出赛事,欢迎各界参与。
  以上各条,最后一条最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争也君子,在力与技的对抗中展现儒雅气度;难在让外人看得明白感到美妙和奇妙并产生向往;难在与其他规则有明显的不同,使人一望而知这是太极规则!
  制定这样的规则很难,但是太极拳要想振兴,这样的规则非有不可!这是太极拳改变形象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绝无二法!
  问:看出问题的人,往往就是解决问题的人,先生既然看到了问题的所在,想必对太极拳的竞赛规则也有所考虑。先生是否可以对大家披露一点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路? 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不是专题经营太极拳的,本没有这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但既然大家有这方面的要求,我也不妨谈一谈我的粗浅看法。
  我构思的太极拳比赛规则如下:
  1、比赛场地设于大块宽敞平坦场地的中间,赛场长两步、宽一步,呈长方形。四边划出边线,中间划出中线。中线两侧长宽各一步的范围,即双方各自的活动范围。
  2、攻防的双方可以一只脚踩在中线上,但不许完全越过中线;可以在己方活动区任意运动,但不许出界。
  3、比斗允许使用太极拳学术框架内的所有手法和技术。
  4、比斗不允许插眼、击裆、破面、刺喉、有意击打后脑等危险且可造成永久性伤害后果的技术动作。
  5、比斗分缠斗(推手)和打斗两种形式进行。缠斗不许使用击打动作,但打斗可以使用缠斗技术。
  6、本规则允许连击和重击,同时提倡在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适当照顾和保护对手。
  7、缠斗比赛时双方前脚同时踩在中线上,按要求单手相贴或双手相贴,然后听口令开始比斗;打斗比赛时双方前脚同时踩在中线上,双方身体保持距离,听口令开始打斗。
  8、缠斗比赛得分、失分、加分和扣分的标准。
  9、打斗比赛得分、失分、加分和扣分的标准。
  10、胜负判定。凡比赛进行足时者,以积分多少判胜负;凡一方因技术原因、身体原因及其他原因不能继续参加比赛者,判对方胜。
  以上就是我个人初步设想的基本规则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将双方活动幅度限制在两步之内,是一项关键性方案,没有这一点,太极规则和其他规则就没有区别!没有这一点,太极拳的特色和风格就无法体现。
  在这种场地中,比斗的双方之间仅隔一线,攻击距离仅半步之遥,拳法可以覆盖对方三分之二的防区,腿法可以扫荡对方整个地盘,主动攻击将是非常有效的。
  进攻方的作战区域是两步,而防守方的防御区域只有一步,这就对防御一方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只有在这种明显的易攻难防局势下,才能真正体现出太极拳的犯者应手即仆、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传统精神。从理论上讲,这是应该的,从社会影响上讲,这是必须的。
  太极拳能不能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和四两拨千斤、犯者应手即仆,这一步的距离足可以验证出来,既然太极拳以我为圆心,不以强凌弱、快欺慢、有力打无力为然,那么举手判定这一步的空间内应该足足有余。如果太极拳真能将快腿重拳收拾得伏伏贴贴,那么,还有谁敢说太极拳不是实战功夫不能打人?但是如果一步之内太极八法竟然无法化解重拳快腿的凌利攻势,并且是现在不能而且以后也不能,那么我们除了认定太极八法不能实战之外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
  在这样的场地中这样的规则下,打斗的场景将是非常激烈、紧凑、密集和壮观的。双方要么主动攻击、要么有效还击反制,否则就只有挨打失败。在这种规则下,几乎不存在投机取巧的可能,因此比赛的精彩程度,将远远高于其他规则的打法。
  同时,规则也兼顾了安全的考虑,毕竟弱者距安全线仅有半步之遥,他随时都可以选择放弃而脱离是非之地。他不必担心对方会追出圈外打他,因为规则不允许,规则尊重他战斗的权利的同时,也为他放弃这种权利提供了方便。
  ’
  在规则试行的第一步,场地的大小是人均一步,约1平方米左右,不能再大,再大就难以体现“身形一动,放人于丈外”和“有感皆应,无点不弹”、“以静制动”的太极风格。当试验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场地均可以略加扩展,达到人均一步半,约2,25平方米的样子。对于太极拳比斗而言,这样大的场地已经足够了,纵横各一步的场地已经足够一个好手演绎精彩了!
  问:先生的设想,我觉得有点意思,看得出先生曾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并非纸上谈兵。请先生时具体细节略加解释,最好举例说明。
  答:前后两步的距离,足够一个人施展拳脚了;长宽各一步的场地,足够一个太极高手反制对方了。在前边我曾举过几个以太极拳法反击踢打的例子,其活动范围均未超过一步半距离,这足以说明两步长一步宽的场子,足够两个人拳打脚踢表现了。
  那么推手呢?定步推手时,双方面对面纵步站立,各以右脚踩在中线上,右手背贴对方右手背。然后一声令下,双手夺腕施招,相互以太极八法牵制与反制。凡能使对方脚移离原位或身体失衡倾跌一次者得一分,凡自行移位或失衡倾跌者判对方得一分,局终以积分多少判定胜负。
  活动推手时,除脚步可以移动外,其余大致如前。暂定双脚可在己方的地盘内任意行动,但只许一只脚穿过中线进入对方地盘。
  推手禁止任何击打动作,除允许使用太极八法外,允许发放和控制性擒拿,提倡制人而不伤人。凡以技巧胜人者奖分,纯以力胜者减分,始终以力死拼毫无技艺可言者不得分。
  活步推手时,凡能使对方出界、倾跌或被固定一次者得一分,凡自行出界或失衡倾跌者判对方得一分,局终以积分多少判定胜负。
  在两步长一步宽的场地上采用这样的规则比赛推手,我相信是能推出精彩的,并且随着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规则的完善,比赛会越来越精彩。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浅谈太极拳以后的推广和传承以及发展
·多元文化视角下武术发展冷思考
·汪永泉先生的拳架是原汁原味的杨家太
·“老六路”的劲源理论是杨健侯的秘传
·“老六路”的“八劲”是杨健侯秘传的
·“老六路”的“炼神、炼气、炼意”是
·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太极拳著作之前
·魏树人先生的“老六路”是谁首创于何
·对武术散打鞭腿技术动作防守方法的讨
·野山武道的秘密
·答“卢氏结构”问(一)/李紫剑
·武学修炼与房中术/张方
·[转帖]我看黄忠达太极养生馆的郑重声
·不传之秘/匡常修
·郝家太极梅花螳螂拳第一跌招――玉环
·武学的谎言/张 方
·热闹的武术节与干瘪的武术/翁心诚
·武行新业话保镖/王宏强
·内家拳好还是外家拳好/郭 建
·质疑大成拳/苏永华
·试论内家功夫与武学最高境界(完整版)
·如何“内练一口气” /尚济
·内家拳重拳之发力粗谈
·让我们和中华武术一起前行/乔 汉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