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华夏有文字记载起,世事变迁,春盛秋衰,独独儒释道三家文化常青不谢,迤逦开来,瓜蔓万千,蕴育出拳术一枝尤为茁壮,多有贤达依此精神内敛,则上可通佛家如来之空虚;而拳脚展开,则下可开儒家之外王之磅礴;而或泛舟江湖,荡情山川,则如三丰上人,神矣,仙矣。
拳术肇始本为技击之道,其初,亦不过壮哉身体筋骨,威风凛凛做武松打虎状,而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忽有内外交融,敏感天地之意,不徒做扑杀之技,亦有华佗五禽戏导引之功,期间多有异人现世。然沿袭既久,至民国后期,本末倒置,套路形式成为主体,而实在内容却变为梢节,习此术者居然抱椟弃珠蔚然成风,刚刚开启的天地相交之门倏忽关闭。幸有宗师王公芗斋于此术颓萎之时,豁然崛起,以形意拳术为本,参考诸流派,穷经究理,剥出拳术把握阴阳提携天地之内核而凸显桩功。宗师所作理论技法,恰如佛所说真空妙有,既不着空,亦不着色,即宗师言“执著己身,一无是处;离开己身,无物可求”,故宗师所为实是武技之根本。
禅宗《碧岩录》所记僧问云门禅师:“树凋叶落时如何?”,云门答曰:“体露金风”。笔者自习武以来,包括在北京体育大学三年做武术的博士学位论文,所阅历的武术门派及技术理论资料繁多,而自己却如坠深谷,愈发迷失了攀向峰顶之正道。有幸得到贵人提携,列入王玉芳先生门墙,得晤宗师所创桩功之妙,而渐悟在此之前,多有拳术以自身为根本,链接道家文化,在自身大小周天做功夫,终究免不了促狭之弊,而坠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局面中。而宗师王公正是以大气魄,删繁就简,直指人性之本原,所创桩功正如云门禅师所云“体露金风”,打通身体内外以及天人之隔阂,还原人生之本来面目,而得以身心的彻底解放,习练愈久,心胸愈是空阔,莽莽苍苍,似容万物于其间。
宗师在世,生徒簇拥,星河灿烂;宗师仙后仍是桃李满天下,繁华似锦,所谓“逝而不亡者寿”。值宗师诞辰一百二十五周年之际,我们怀古思今,珍重宗师所传,摒弃个人成见,让宗师所传源远流长,惠及众多。(作者为山东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玉芳先生门下)
简讯:
北京纪念王芗斋先生诞辰125周年
2010年12月4日,纪念意拳宗师王芗斋诞辰125周年王芗斋学术思想研讨会暨《拳学宗师王芗斋文集》首发仪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会堂隆重举办。该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北京芗斋意拳发展中心、北京市武协意拳研究会、香港意拳学会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意拳(大成拳)门人,各兄弟拳种代表及媒体等各界人士数百人与会(武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