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默认搜索
仅搜索标题
代言人、技术顾问
-武世俊
大师
最新文章
·
佛汉内家拳初探
·
民国年间太谷县的学校武术概
·
十三太保武艺述真/圆真
·
“武术”的文化内涵在哪里
·
磨沟民间传统少林武术
·
必然所得 深层发现(上)/李
·
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新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
天下武林
>
武学研究
>
发源盛地
> 正文
从失落的“岭南武术”说开去/王春华
来源:搏击09年7期 作者:王春华 点击: 发布时间:2009-07-17 双击鼠标滚 字体:[
大
中
小
]
如今提起武林,再也没有铁血豪情,侠骨柔肠,无非是一些网络游戏元素,风光名胜之处,武林人少势微,名门正派正在沉寂,武馆雄风难再……是否意味着武术离我们越来越远呢?
笔者作为一名武术爱好者与旅游者,近来到广东南岭旅游时的所见所闻,写下这篇小文,呼吁各界对于渐渐失落的中华瑰宝——地方武术予以保护与重视。
一个武侠时代的渐渐远去
作为中国“南拳北腿”中南拳代表的岭南,历来习武成风,武馆林立,人才辈出。宋朝,广东就曾出现擅使长枪的武林高手。明代,广东沿海的人们在朝廷组织下,习武抗击倭寇。清初,函罡和尚在有“广东少林寺”之称的广州海幢寺内,收徒练武,联合抗清志士反清。到了近代,三元里农民凭一身武功打败了手持洋枪的英军;太平天国革命中,粤剧界领袖李文茂揭竿而起,利用翻筋斗、跳高坑等技巧翻越城墙;黄花岗起义牺牲的72位烈士中,有13位是当时的武林高手;而李小龙、黄飞鸿更是蜚声世界。
然而,在经济大潮冲击下,今天的岭南武术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人悲观地认为岭南武术只剩下历史了。
七星螳螂拳传人颜志图感叹:六七十年代,公园、草坪、操场,到处都能看到练武的人,就像一个武术展览会。现在,只能见到少数练太极的老人。当年武术家郭子硕在沙面设馆收徒,一个班近200人,有中年人,也有小孩。近20年来,颜志图再也没有见过这种规模的教学。笔者通过走访多家武馆也发现,大多数武馆内正在练功的弟子只有一二十人,且都是中年人。而新报名习武的弟子更是寥寥无几,难现“爆棚”现象。
据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武术家说,中国功夫练起来是很辛苦的事。对年轻人来说,当然不如去唱卡拉ok、逛街轻松有趣了。过去,习武是关系到个人安全的事情,隔壁小孩去练武,父母会想,别家小孩会武术,以后咱家孩子会不会被欺负?所以也让孩子学武。而现在,学武在父母眼中不如多做几道习题。
沉寂的名门正派
在金庸小说里,身怀绝技的道士拂尘一挥,地上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人们立刻就知道他是哪派高手,用的是哪门绝技。现在,多数人对武术界已没有太多了解。
据说,以前名门正派、绝技是常识,武术界内外人士都清楚流行的武术流派,甚至还清楚历史、分支,因为那是人们熟悉的一种文化。如蔡李佛拳,它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岭南拳术一个重要流派。现在很多学武的人都不知道蔡李佛,也分不清那些绝技到底是特技还是现实,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武术文化已离人们远去。一些拳会的会长也谈到,有时候市民去学武术,他们并非是冲名气而去,而是抱着“只要学到功夫就行”的心态。
解放前,拜师需递“门生贴”,当地一位习武老人回忆说,当时拜师学武,要经过引荐,学徒还得准备一份“门生贴”,即一张红色请柬,上写学生姓名、表明愿随某位师傅学艺,从此将认真刻苦、不辱没师傅名声。然后跪地向师傅敬茶,行叩头礼,并奉上一封“利市”(红包)。该红包代表学生心意,多少随意。徒弟还要当师傅随从,服侍起居饮食、打理生活小事。
武林人士指出,现在跪地叩头的拜师仪式早已消失,收徒仪式也大大简化,就像现代学校一样让学生报名、交学费。而师徒是纯粹的技艺传承关系,有的师傅和徒弟相处像同辈般,也有人称呼教武术的老师为“教练”而不是“师傅”了。
盛世难再的武馆
按照金庸的说法,“逢山必有派,逢水必有帮”。但在今天已不可能。1983年起,广州各流派成立拳会,成为武协属下的一员。最早成立的是黄啸侠拳会,然后有侠家拳、龙形拳、咏春拳、白眉拳、蔡李佛拳、莫家拳、鹰爪拳、螳螂拳等等。据统计,市武协属下包括南拳和太极、北拳的武术团体共约24个。
据行内人透露,一个流派要成立合法的武术团体,其武艺必须得到有关部门认可,同时要有科研机构。“现在武协已把主要的流派以及大的分支纳入管理,以后可能还会成立新的协会,把更多民间传统武艺收集起来。”
现在不能不面对的是,这些武术团体的生存状况如何呢?
广州螳螂拳会会长郭先生在广州黄沙海鲜水产交易市场工作,他说,螳螂拳馆数度迁移,从沙面到中山七路。中山七路的地方是租的,拳会付不起租金,只好停办拳馆。“我和父亲都非专职教练,光靠教武术难以为生。现在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工作上。”郭说,过去学螳螂拳者众,现在仍练习的不过六七十人。
现在,众武馆在经营上举步维艰,赚钱的极少,更有走入死胡同的险境,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江南武术馆馆长关先生认为,民间武馆本身缺乏经济实力,学拳的人越少,靠学费维持的武馆就越难经营。反之,武馆越拮据,设备就越简陋,学拳的人也就越少……
如此恶性循环,最后武馆只能关门大吉。 其次,是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普通市民来说,目前武术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已越来越小,群众对那些难度高、动作激烈的传统武术缺乏兴趣,是很自然的事。推广传统武术越来越难,如果政府有关部门再不为其创造合适的“生态环境”,它只好自生自灭了。
传统武术“不敌”跆拳道 ?
杭州市解放路某跆拳道馆门口有这样一条广告语:“学习跆拳道,体验中国武术精神。”当各类规模不一的跆拳道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都市各处时,中国传统武术馆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条广告语也正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事实——曾经号称有亿万习武人口的中国,此时其最有创造力和潜在价值的的人群却是在依靠跆拳道体验传统武术精神。
杭州大学二年级本科学生小王曾在体育课选修时学过武术,当时他学了一套二十四式太极拳。“我对武术课太失望了。”小王一说起选修过武术课还有些悔意,“那就像是一套广播操,学了24个动作而已,这难道就是武术吗?这样的武术,怎么可能有防身功能?怪不得我看到的都是老年人在打拳。”
在其他一些高校,学习跆拳道同样是学生中最流行的技击类运动项目,多数情况下中国传统武术只能依靠学校硬性设定的课程才能存在,而且很多学生选修武术都不是出于对武术的兴趣,而是为了获得学分。还有些高校,武术课不得不与散打、摔跤等项目合并,因为加上防身术的名头后就立刻会被学生另眼相待。一位高校武术教授说:“传统武术在中国大学里已经奄奄一息。为了进奥运会而对武术进行的表演性质改造,使武术越来越像体操、跳水,却让武术丧失了技击类运动的本我属性,也让整个武术教学陷入了重演练、轻实用的怪圈。”
实用功能,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学习技击类运动项目的首要原因,但更像是一套体操的武术却丧失了它原本具有的技击类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格斗。据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对武术的认识已经变成这样一个概念——表演性强、实用性弱;虚幻性强(指电影、电视里看到的武术),现实感弱。
必须正视的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武术正在年轻一代中国人心中丧失立足之地,与此相反,跆拳道、空手道等舶来品却在中国许多地方不断升温,并已成为很多都市年轻人强身健体的首选,甚至成为一种时尚标志。
一位公关公司的袁小姐每周去健身俱乐部学习两次跆拳道,“我是纯粹为了健身,相比其他健身方式,我更喜欢这里明净的环境。”在袁小姐看来,它的礼仪形式也让人感到一种精神内涵。“当然在对抗练习中我也可以让自己发泄、放松。” 袁小姐称学习跆拳道还有另一个想法,那就是“如果不学,就赶不上潮流,不够酷了”。
对此,笔者认为,首先是传统武术的定位不够明确,是格斗?强身健体?冶情养性?还是医术养生?因为传统武术发展的时间太长了,以致人们对它有了不同的认识与理解,使得学武术没有了鲜明的定位。
而传统武术要发展,必须走体育运动发展的方向,这就要符合体育的特点——比赛的需要,所以武术要根据比赛规则而进行改变是在所难免的:重造型,重难度,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竞技武术看起来像体操。过去的武术比赛虽然在保持传统方面做得不错,但是很难有一个量化指标让裁判去评分。特别是武术要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必须有一个透明而公正的评分机制。说到底还是为了推动武术的发展,扩大武术的影响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表示了对武术的担忧,为什么外来的跆拳道、合气道、瑜珈能在国内节节开花,而传统武术却独自凋零呢?这与传统武术没有适应现代人的需要有密切关系。就以跆拳道为例,它同中国武术一样都是东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跆拳道与现代的跆拳道有很大的差别,为什么要变?变则通,不变则亡,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跆拳道的道服、绶带仪式等都让年轻人感到很有特色和新鲜感;每次练习前及练习后要先向教练致礼,然后向对手敬礼,这个过程就充满着仁义尚礼的精神;而练习者每做一个动作,都伴随着大声的叫喊,发出“呀”、“哇”、“噻”等声音,起到凝神壮胆的作用;此外,跆拳道的晋级和授级也大大激发了人们练习的欲望和斗志。这些都是传统武术欠缺的,也正是现代人所需要的。
↑上一篇:
内托截肘实用防身制敌术教学/贺春林
下一篇:
头顶技击术/安在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
新注册
) 密码:
匿名评论 [
所有评论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
佛汉内家拳初探
·
民国年间太谷县的学校武术概况
·
十三太保武艺述真/圆真
·
磨沟民间传统少林武术
·
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新探/史美
·
《张三丰承留》探释/魏坤梁
·
中华武术瑰宝 少林、武当一脉相传
·
经典告诉我们的历史事实/李 滨
·
中国武术各门派的形成与发展
·
杨式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
中国拳术历史资料
·
韩鹏尧与五行通背拳
·
江西名拳“字门拳”
·
电子版:太极圣地--陈家沟/崔春冬(
·
谈谈“吴图南”/颜紫元
·
洪家拳
·
读唐村《李氏家谱》/李万斌
·
从《黄庭经》看陈王廷创拳
·
中华武术在徐沟的传承/吴利民
·
杨氏太极拳宗师简介(附杨氏世袭表)
·
略谈宋书铭/颜紫元
·
谈谈“吴图南”/颜紫元
·
“武林宗师苌乃周系列”之一 汜水厚
·
海见百川剿成“慎世英雄” “武林宗?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33493757(服装器械)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
谢栋兴
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
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
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