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和之美
“谐和“是社会发展之要素。没有谐和社会就不稳定;没有谐和人类就不会发展。同样,“谐和”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的追求目标。没有谐和太极拳将是僵硬断续、支离破碎的机械运动,没有谐和太极拳之美感将无从谈起。
纵观陈正雷先生之拳艺,“谐和”二字贯穿始终。不仅招招谐和、式式谐和,而且套套谐和。“老架一路”有纯正含蓄之谐和;“老架二路”有刚猛快捷之谐和;“新架一路”有缠绕弹抖之谐和;“新架二路”有窜蹦跳跃之谐和;“陈氏春秋大刀”展示了威武凛冽之谐和;“陈氏太极枪”展示了势如游龙之谐和。总之,在陈正雷先生的拳艺中,无不谐和顺畅,神形兼备。
陈正雷先生拳艺之谐和是太极原理充分理解融化的表现;是“功到自然成”的结果。先生的一举手投足,已是心意在先,然后为丹田之气,再后为腰肩肘手四梢,节节贯穿。“一动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皆静。”这个原理看似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实为不易,没有多年的刻苦练习是做不到的。仅一举手投足已是如此不易,而一个招式的组合,招式与招式间的连接,以及整个套路的完成更谈何容易。如果加之“太极推手”人与人之间的谐和避让,沾粘连随,更是神鬼莫测、难上加难,但由先生做来却是随心所欲、自然通神。
太极宗师陈鑫曾云:“合者合其全体之神,不单合其四肢。” “非但合之以势,宜先合之以神。”可见谐和不仅有肢体的合劲,更有神形的结合。首先有神的统领,其次为势的驾驭,后为四肢的配合。唯当此时,我们才可以说太极拳的“整身劲”、“协调性”、“谐和之美”已经产生。陈正雷先生做到了这点。
韵律之美
所谓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的情调和韵味,是一种富有感情色彩的节奏。韵律突出的是生动。韵律存在于任何艺术中。在书法界有:“晋尚韵”之说,就是说晋代书法的绝妙之处在于“崇尚气韵”。尚韵是书法审美的最高境界,尚韵是书法评价的最高标准,尚韵更是历代书法家们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
太极拳也和其它艺术一样,韵律美是高境界的追求。试想,如果只是简单的肢体机械运动,舍弃了阴阳平衡、刚柔并济、快慢相间、动静相合等博大精髓,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太极拳”吗?笔者以为:太极拳练到最后,就是练气韵。衡量功夫的高下,也在气韵。表现在外形上的动作、套路,神韵为上;用于技击的内在方法,同样气韵为上。正所谓:“刚柔俱泯,一片神行” ,“学到有形归无迹,方知玄妙在天工”。说到底是一个“神”字。
陈正雷先生的拳艺已不仅是一招一式之美,而是一个整体的韵律美。细观其动作你会发现,他对每一个招式都赋予了一定的“性格”。有的舒缓、有的迅速、有的紧凑、有的张扬、有的高展、有的低趋……如“云手”就行云流水,舒缓大方;“伏虎”就紧凑低势、咄咄逼人;“左右二肱”就快速勇猛,不可抵挡。这些具体动作的个性就避免了千人一面、百拳同风、无波无澜的运动局面,而附之于生动起伏、快慢相间、情趣横生之美感。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在这具体“性格”的基础上,他对整个套路又赋予了总的基调风格,就像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有序幕,有过渡,有低潮,高潮突起,全剧结束。象“起势”缓慢悠长似序幕;“单鞭”、“白鹅亮翅”、“倒卷肱”等似剧情发展;“双摆莲”、“当头炮”、“金刚捣碓”一个接一个高潮迭起;最后“收势”闭幕。一整套下来轻重缓急,喜怒哀乐都充分的表现出来,给人以生动起伏,意味无穷之美感。
虽说太极动作能赋予个性,整体套路也能创造风格,但也不是每个太极人都能演练好的。就像同一个作品,不是每一个演员都能演好一样。而陈先生凭借多年的深厚功夫,生活积淀、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把中华民族的太极瑰宝演练的炉火纯青、至纯至美。
“美”的创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审美理念、审美趣味、文化意识融合的结晶。
陈正雷先生的拳艺之美是多种因素构成的。
一、功夫深厚。
看陈先生的演练总觉得不费劲,很是轻松。不要说一般的动作,即使是高难动作由他做来也是轻松自如。象“旋风脚”、“双摆莲”甚至下大身法的“摆脚跌岔”、“扫堂腿”等做得既到位又轻松,而且姿势优美。试想如果没有深厚的基本功,想柔而柔不下来,想刚而发劲无力,想跃而不能腾空,怎么能做到美呢?所以,陈先生的深厚基本功为其拳术之美奠定了基础。
说到功力,我们从套路之外也可以得到印证。“千斤坠”是陈先生的绝技,独自一人弓步向前,多人推而不能动。突然放松顺手牵羊众人纷纷倒地。此招绝非一般人所能为。“武林风”现场切磋交手,小伙子高大强壮,浑身肌肉,一个饿虎扑食抢上前来,陈先生一招迎上,不知怎的,眨眼间小伙子已翻身倒地。可见陈先生的功夫何等深厚。
二、人生阅历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在武术界我们说“拳如其人”也是非常恰当的。其实,拳风如何,正是人生阅历的体现。陈先生有过坎坷的青少年时代,吃过苦,受过累,历经磨难。正是这苦难人生使他懂得了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当苦难来临时他渴望善良,当黑暗降临时他渴望光明。“以善为本”是他做人的标准,“以美为荣”是他追求的目标。他厌恶丑恶,喜欢美好。所以,自觉不自觉中“美”的意识渗入了自己的言行中,影响到自己拳艺的创造。
他的拳正如他人一样纯正实在,端庄大方;他的拳像他的人一样立身中正、一身正气,没有东倒西歪,没有扭曲变形;他的拳更像他的人一样刚柔相济,阴阳相合,没有偏颇失衡,没有狡诈迂腐。凡接触过他的人无不对其实在正直、谦和平易的人格和舒展大方、刚柔相济的拳风所折服。
三、审美意识
人类的审美意识是随着人类的劳动实践逐渐产生,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审美意识特别是其中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文化意识作为一种“内在的尺度”,对人们美的创造活动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不同个体的审美意识会有一定的差别,个人的爱好兴趣都有所不同。这与主体的独特的思考、性格、气质、体质甚至特定的心境都有密切的联系。笔者以为,陈正雷先生形成的自己的拳术风格是与其审美意识分不开的。从社会环境讲,他生长在中原大地,中原大地丰沃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使他从小就有了良好的土壤;武术世家使他得天独厚地接受了家传的武功武德教育;陈家沟太极发源地的太极传统氛围,促进了他的太极趣味和追求。从家庭环境讲,小时艰苦生活的磨难激起他对生活的奋争和对太极拳的希冀。纯朴的家风蕴育了他正直、朴实的性格。所以在他的拳术中,表现出了艰苦修炼的过硬基本功,大方舒展、朴实无华的拳架结构以及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完美结合的拳艺风格。笔者还以为,陈先生在传统的基础上吸纳了些许现代武术优秀的艺术元素,使之既不脱离传统太极拳的本质,又增强了观赏性,符合事物不断发展的规律,独树一帜,开一代之先河。
陈正雷先生的太极拳艺堪称美轮美奂,无愧于“太极金刚“之美称,无愧于“登峰造极”、“太极泰斗”之赞誉。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