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从如何练功开始。
我问太极拳名家马虹先生:“有人练拳三五年就出功夫,有人练拳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看上去身上仍不出功夫,你认为问题在哪?怎样练拳身上才出功夫?”
马虹先生热情健谈,他认为练功的途径很多,从他个人学拳的经历来看,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首先要明理.拳界前辈常说:“文武之道,理明则功进,功进则理更明”。“学拳先明理,理不明终为茫昧”。太极拳理主要是阴阳辩证法,其核心就是一阴一阳;表现在拳架上就是虚实开合及其转换。具体讲包含这么几个方面:
阴阳互为依存,是个整体。太极图形象,直观地表明,阴阳共处于一个圆中,合则为太极,分则为阴阳,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台湾有位学者认为“阴阳即太极”。运用到修炼太极拳上,就要懂得动作的整体性,“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周身有16个部位,包括眼神、手型、手法、手臂、步型,步法,腿的变化、胸背开合.左右臀的翻沉、腰腹(丹田)的变化,呼吸、耳听的方位等等,打拳时都应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比如,陈氏拳的“懒扎衣”接“六封四闭”,右手的旋转动作必须靠全身的整劲配合。力点从左脚跟蹬地,经大腿,腰的旋转,力达脊背,再由肩、肘,小臂,手传到掌,指发力。这个过程就像蚕蛹或毛毛虫的蠕动,节节贯穿,“一节动,节节动”,内外相合。明白这个道理,打拳时就不会顾此失披.不散不懈,时时处处注意一个整劲。
阴阳对称,以求平衡。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太极图中的“阴阳鱼”是对称的。画太极图时也是在外圆内先画两个内圆作为“鱼头”,其余部分又是两个等分的“鱼身”和“鱼尾”.“鱼头”和“鱼头”对称,“鱼身”和“鱼尾”也是两两相对称。人体力学也讲“力的产生是成对的”,其中包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种对称之力,可以使运动趋于平衡。
这个理念用在打拳上,就要做到上下相应,开合相应,虚实相应,“逢上必下”,“欲左先右”,“有刚有柔”,比如“金鸡独立”,左手向前上方托举时,右掌要下按;提左膝时,右胯就要松沉.它是个对应的拉劲,其好处是身体平衡,拳脚稳定,不会别人还没推你,自己就晃悠起来。与人交手时就知道有虚有实,有化有打.有虚无实会浮,有实无虚会僵;有化无打会丢,有打无化会顶。
阴阳消长,圆活应变。我们还是从太极图直观地来谈这个问题。太极图中阴鱼“鱼头”放大的部位,阳鱼恰处于“鱼尾”状,从空间来看,阳鱼在这一方位被“挤”小了.同样的道理,在另一端,阳鱼的“鱼头”放大,而阴鱼在缩小,被“挤”成了“鱼尾”.这是《易经》揭示的另一重要的运动现象,即阴阳共处于一个“圆”时,其运动规律是此消彼长,阴进阳退。阳进阴退。易者,变也,这个变化有章可循。
认清此理,打拳时就可进退自如,顾盼有序。比如推手,就能“因敌而变”,“能吞能吐”;你进我化,边引边进,上引下进,左引右进。正如拳论所言:“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杳,而左已去。”双方交手虽沾连粘随,却不丢不顶,从容应对。
练陈式太极拳的“金刚捣碓”,右拳右膝上提时,左手、左腿则要下沉;同一只手臂,手腕上升时,手指、(臂、肘关节则要下沉。这样可以稳定重心,临危不乱。
我们还可以从虚实转换来看这一变化。比如拳论中说“迈步如猫行”,迈出的前腿是脚后跟先着地,再全脚掌着地、是由虚变实.这个变化犹如“加法”。重心是一点一点“加”进去的。随着重心的前移.后腿由实变虚,就像“减法”,也是一点一点地由实“减”成虚的。两腿重心的转换呈一“加”一“减”之势,这种此消彼长是渐变,才有太极拳神韵的“猫步”。从健身来说,这种重心的渐变可以锻炼支撑腿的耐力,练成金刚不倒之身。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迅速转换重心,从容应对,化险为夷。
阴阳螺旋,“非圆即弧”。阴阳这一运动特征,在太极图中也有反映,太极图中阴阳鱼之间有条s形曲线.这条曲线形象地勾勒出,宇宙之间阴阳的变化呈螺旋式运动,而不是走直线。这一哲理,也是太极拳的拳理依据。拳界先辈陈鑫说:“太极拳,须明缠丝劲,不明此,即不明拳。”又说:“拳者,缠法也。”就连辩证法大师思格斯也认为“由矛盾引起发展,发展呈螺旋形式。”前者讲的是太极拳特有的运动规律,后者讲的是运动的一般规律,可见拳理与哲理相通。
理性认识是为了指导实践.用于打拳,也有诸多体现。比如,我们打太极拳时,就要时时注意开合,蓄发“非圆即弧”,肢体运动,不能直来直去。即使躯干和四肢的协调运动,也有个“自转”与“公转”的问题。就是用胸腰的立体旋转,带动四肢的螺旋运动,或是顺缠,或是逆缠,顺逆之间交替成圆.不仅外形成圆气势饱满,“非圆即弧”;就是内功运行,也应“内气鼓蔼,触处成圆”。有人说“打拳至少三个圆”,这“三个圆”是什么?
一个是手脚运行自身要螺旋式走圆;二是周身其他部位的运行也要协调地走曲线;三是造型态势也要棚圆。总之八门五步,进也螺旋(如野马分鬃),退也螺旋(如倒卷肱),慢也螺旋(如白鹤亮翅),快也螺旋(如连珠炮),用螺旋运动把阴阳之劲合二而一;用螺旋之劲,达到阴阳平衡。螺旋式运动是陈氏太极拳的一大特点,正如《孙子兵法》所说:“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其运动之妙,就像一堆圆形巨石从高山翻滚而下,其惊人之势,所向披靡,锐不可挡。
阴阳变化还有其他一些规律,诸如阴阳折叠、阴阳互根、阴阳相互转化等,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阴阳之变,可以说是拳理的一个源头,它就像一把钥匙,对干学拳者解疑释惑至关重要。听说你对“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等说法,有不同见解,你能开诚布公地谈谈吗?”
马虹说:我对某些拳论是有不同看法。比如对“用意不用力”这个说法,我认为它有些片面性。从我练陈式拳的实践来看,“用意”是对的,“不用力”是不对的。恩格斯说:“从静止到运动,就是力的表现。”这里讲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运动即是力的表现。打太极拳怎能不用力呢?我的老师陈照奎先生针对上述说法就曾说过:“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天下哪里有不用力的武术?”撇开单纯的发力不说,即使是“用意”的意,也是一种力的表现。还有人说:“打拳不许用力,但可以用劲。”《辞海》中说力和劲是同义词,劲也是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并无本质的不同。
我理解当年前辈所说的“用意不用力”的真正内涵,应该指是不用拙力,不用蛮力,不用直力,不用僵力。而是要用巧力,用小力胜大力。我们常说要“四两拨千斤”,这“四两”之力难道不是力吗?
马虹先生接着说,还有种说法叫做“重意不重形”、“要意不要形”。对此我也有不同看祛。我认为这说法的前半句对,后半句不准确。太极拳前辈大师都很重视拳架的锻炼,认为人体精气神的运化、锻炼.都应以拳架为依托,可以说没有拳架,就没有太极拳的一切。怎能说“重意不重形”呢?陈照奎老师就说过练拳要讲究“姿势美,劲道明,感到好像进入了一种艺术境界”。他主张拳架动作要有对称美、节奏美、开合美、螺旋美、轻沉美、气势美。技击时,要打出松活弹抖劲的丰富内涵。总之,在重意的前提下,练拳时一招一式也要有个规矩的外形,形神兼备才是我们学拳者的一种追求。
马虹先生原为一介书生,1948年从华北联大中文系毕业后.当过中学教师,以后主要从事机关文秘编辑工作,勤奋写作,1963年读了《陈式太极拳》一书后,对太极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2年在“文革”的逆境中抽身从石家庄来到北京,拜陈式拳第十代传人陈照奎为师,潜心学习陈式太极拳,历经几十年苦练,学有所成。1981年陈照奎拳师逝世后,他遵师嘱,根据当年从师学拳的笔记和个人的体悟,先后出版了《陈式太极拳体用图解》,《陈式太极拳技击法》,《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等多部著作,并在国内20多个省市和欧、美、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教授陈式太极拳。可以说是个文武双全的拳界名师。他对拳理阐述思路清晰,观点鲜明。
在和马虹先生进行拳理对话后,我说:“拳不练不精,理不点不明。搞明白拳理可以少走弯路,可以在一个高起点上进行体用。然而学拳之路并非平坦。我见有人谈拳也能说出一二,但打起拳来,就满不是那么回事,真正练出功夫就更难了。你看有什么便捷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马虹先生说.明理可以有个正确的方向练习太极拳.明理之后,还要体用。接下来的一个环节就是“知法”。我说的这个“法”是拳理拳法的“法”,即练拳的要领、规矩和技击方法。比如松活弹抖的要领是:全身放松,再以腰脊、丹田的螺旋劲。带动全身之力、节节贯穿,集中到肢体的某个部位作为发射点,在瞬间爆发。便可产生迅雷不及掩耳的威力。这个蓄发过程.就像拧紧的闹钟发条.开关—启,就会全身颤动,铮铮作响。当然这个过程还要有虚实转换、非圆即弧、稳定重心、“一动无有不动”等要领的相互配合。特别要掌握好瞬间发力的“寸劲”,陈家沟的拳师叫“一格灵”。
掌握打拳的要领以后,还要细抠动作的规矩。陈家沟的拳师有个打拳要守“劲走三节’的规矩。上节为头,行拳时不能低头,不摆头,头要端正.“百会”穴上领.两眼平视或随动作“视敌方为主”,嘴要轻合,可自然呼吸、进而练腹式呼吸。脊、胸、腰为中节、即从咽喉至丹田为中节。行拳时不能弯腰、突臀,要含胸塌腰,松肩坠肘,气沉丹田。特别注意腰为主宰.“腰不动,手不发”。下节为大腿根到脚底。腿要虚实分明,不可双重,裆要圆,胯要松,弓步时前腿小腿垂直。脚为根,陈鑫说:“千变万化由我运,下体两足定根基。”
陈式拳讲究“五趾抓地”,“涌泉”穴要虚、形成前后实.中间虚,可既稳又有弹性。三节劲还有上肢、下肢的三节劲,肩,肘、手;胯,膝、脚。如中节开,梢节合;梢节合,中节棚等。
明“三节”规矩后,还要注意“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进而做到“内三合”,即意、气、力相合。此外。还要注意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的规矩。这些动作细节都做到位。打出的太极拳才有神韵。不致把太极拳打成“太极操”。陈鑫说:“始则遵守规矩,继则化乎规矩,终则神乎规矩。”可以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听说你把修炼太极拳常犯的毛病归纳成“练拳诸病50例”,作为纠正不规范动作的一个提示,你能详细谈谈吗?”
马虹先生说,我曾把跟随陈照奎拳师学拳,改拳的体会,归纳成“练拳诸病:50例”。这些“病例”包括僵、飘、散、直、扁、弯腰、突臀、架肘、挺胸、低头、双重、眼呆等。每个“病例”义细分为“病症”所在,和“防治”方法.比如,“散”的“病症”是:有开无合。松懈,动作开展过大不紧凑,敞裆,缺少“内三合”和“外三合”的整劲。开出的“防治”关键是懂劲。王宗岳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武禹襄说:“始而意动、继而劲动。”懂劲身上才能出功夫。与人交手一要听劲,凭触觉,眼神来判断对方的劲路,劲力,劲点。“彼不动,己不动”。二要能引化。要能容,能忍,用“引进落空’来化解对方来力。三要能合。合而后发,合而后拨,融合对方之力,改变方向,用“四两拨千斤”。四要借力。“借力打力”,先给一点小力。逗起对方的反作用力,再用螺旋之力回敬对手。陈照奎老师把借力比作“荡千”,秋千荡到极点要回落。回落时再顺势给它一把力,秋千会荡得更高。
另外,还要弄明白劲力的结构和运行轨迹。人体力学告诉我们、“力的产生是成对的”。这种力还包括力的大小、用力方向.力的作用点。可以说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有几个劲力.比如“倒卷肱”,推掌时要有前推、外列,下塌三个劲;退步时,要有上开、扣膝、腿绊三个劲等。如果敌方突然从身后搂住自己,破解方法要有好几个劲。首先应以丹田之气催动,作螺旋式抖动腰胯劲,继而提腕、撑肘,松肩,松胯,塌腰,下蹲等,抖开敌抱之力,还可乘势用肘靠、跺脚、别腿,扭腰等劲力,反制对方。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要弄清每个动作中的劲点.劲力变化及劲力结构。特别要注意劲力的阴阳变化,王宗岳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关于阴阳的几种变化规律,我在“明理”一节中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王宗岳还说:“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是懂劲的高级阶段。练到这种程度,还应懂内劲,要以意导劲,意领形随,使意,气,力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内外兼修,“打拳无人似有人”,“因敌变化示神奇”。练到化境,至柔至刚,静如山岳,急如闪电,这是修炼太极拳者一辈子的追求。
“听说你有个修炼太极拳要过几关的说法,按照这个说法,现在我们谈过了明理关、知法关、懂劲关,你认为接下来还应闯过哪个关口?”
对话如打拳,在步步深入。
虽已谈了打拳的诸多问题,但马虹先生兴致不减。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他练拳有造诣,有功夫,也有见解。马虹先生接着说.若按闯关来说,再下面的一关就是苦练。陈品三说:“拳打万遍,神理自现。”拳界前辈的功夫都是练出来的,据说吴鉴泉大师敦拳时,要求弟子要在三年之内打满一万遍吴式拳的套路动作,把一招一势练熟、练精。陈发科每天练家传陈式拳30遍,而且练的是吃功夫的“低架子”,可以说是“学海无涯苦作舟”,歌德也说:“痛苦往往是幸福的源泉。”人们常说“一曰三餐”,我给自己加了“一顿饭”,就是每天必须用两个小时去练传统陈式太极拳,久练身上才出功夫。
苦练也有讲究。我的体会是看重练拳架,可以说拳架是太极拳的基础。我的老师陈照奎说:“拳架锻炼,是太极拳最重要的基本功。”拳架是个载体,有了这个载体,才能把各个单势串连起来,在拳架锻炼中,体会各种攻防动作的要领,进而掌握太极拳博大精深的内涵。因此,初学太极拳的人,一定不要贪图省事、贪图快,要一招一式,稳扎稳打,打好基础,一辈子受益。
拳架之外,还要练单势、练推手、练器械以及辅助功力练习。练单势.就是从拳架套路中,抽出来若干个难度较大或在实战中常用的动作,单独练习。比如,“披身锤”有7个分解动作,至少含有18个劲。单势训练时,除拆解这7个分动作外,还可着重训练动作四、五中的“右采左击,右棚左采”;动作七中的“左脚左膝里扣、左肘里合、右手上引、右肩后靠”,四劲合一,并且要把这些动作分解后交替练习,不合规范不练下一个动作。拳架套路是若干个单势的组合,单势动作训练有素,练习拳架就更充实、更有神韵了。
如果说拳架是太极拳的基础,那么推手就是检验拳架是否适合实战的试金石,单势和拳架可以自己单独练习,推手则要与人合练,身上功夫如何一交手就知一二。练推手可通过听劲,化劲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增强攻防意识。陈式太极拳有单推手、双推手,进一退一、大捋、连续进退,进三退三、进五退五以及左右旋转的圆形推手,不定向推手等。各种不同的推手又各有自己的招术、劲别,不苦练是学不到手、上不了身的。
器械及辅助功力训练,包括刀,枪、剑,棍;太极尺、太极大杆,太极球,旋转太极轮等,可借助器械及辅助训练.强化自己的功力和耐力,练成“金刚不倒之身”。苦练虽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但苦练之外,还要有悟性。悟性就是灵性,要抓住重点,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活用拳师的经验。
“今天我们的对话涉及的内容很多,其要点可否概括为明理,知法、懂劲、苦练。接下来你还想讲些什么?”
对话接近尾声。
马虹先生爽快地说,最后我要说的一点,就是“练则有,不练则无”,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