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轨迹拳创始人李紫剑拳照欣赏
·孙禄堂三显真功/尤志心
·抗战时期布学宽先生二三事/
·海纳百川成其大 拳融千家铸
·洪拳名家诗赞/吴宪民
·吴图南出身清武将世家 曾拜
·出人颖悟 凌云志气/曾凡鑫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名家专栏>名家风采> 正文
承前启后为明志 继往开来续新篇--姚宗勋
来源:《精武》 作者:姚宗勋 点击: 发布时间:2010-10-26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姚宗勋先生1917年生于浙江,早年毕业于中国大学文学系。少年喜武,16岁拜于北京著名武术家洪绪如先生门下,苦练经年,登堂入室。1937年,归宗芗斋门下。姚先生精研拳理,刻苦练功,仅三年时间就成芗老门中之佼佼者。1940年夏,芗老在北平登报交流武学,以武会友,众多来访者皆由姚先生代师比武,未曾一负。后追随芗老学拳者,亦由姚先生代师授艺。先生功力深厚,拳理精深,深为同门师兄弟所敬仰。1941年芗老赐名姚先生“继芗”,示为己之衣钵传人,并题诗赠扇曰:“老夫授受有宗勋,当知吾道不全沦。”而姚先生更是不负恩师厚望,继承芗斋先生“不拘门派、学以致用”的拳学思想,毕生谨遵师教,致力于拳学研究。
  姚宗勋先生的青年时期正是西方文化传人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对接的年代。他早年就读于中国大学中文系,特殊的年代以及大学新思潮环境的影响,使姚宗勋先生在学习传统武术的同时,对西方体育如篮球、田径等都接触和学习。这为姚先生以后对意拳体系的彻底改革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王芗斋先生的意拳体系是一副写意山水画,那么姚宗勋先生的意拳体系则可以说是一副工笔仕女图。由于历史的原因,王芗斋先生未能对意拳的教学与训练体系进行系统的量化,致使一些没有基础的人很难入门。这就为意拳的普及和推广增加了难度。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武术的教学和训练也需要量化。姚宗勋先生勇于接受现代意识的挑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唯物辩证的法则和精湛深厚的功底,对意拳体系进行了新的审视和定位。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尝试用科学系统的训练理论和严谨规范的教学术语,把意拳站桩、试力等基本功以及推手、散手中的距离感、反应训练等各个环节和要点尽量科学化、系统化。他将中国传统武术训练、西方搏击训练以及现代运动训练三者合而为一,将中国传统搏击技法融入现代擂台实战中,不断提炼与整合,开拓出现代搏击与中国传统武术相结合的训练方法,使传统技法与现代擂台搏击相结合,并把意拳的训练方法巧妙地运用到现代竞技体育训练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姚宗勋先生对意拳的研究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意拳训练的核心——站桩求取浑圆力的方法分解。使桩法摸劲有迹可循
  
  当年芗老教技击桩时,一上来就让学生体会摸索“整体浑圆力”,这是非常困难的。姚宗勋先生认为自己很笨,这样做根本体会不到,于是就偷偷地将整体浑圆力拆开来一个劲一个劲去找,先前后,再上下,再开合(左右),单劲找齐了,再将前后、上下、左右的程序打乱,最后达到六面力同时摸劲儿,即芗老所要求的整体浑圆力。这种分对组合的摸劲方法使姚先生的劲儿找得最快最整,大大提高了意拳站桩摸劲的质量,也充分体现了姚先生的开拓创新的精神,可以说这是意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将基本功训练与实战结合,使二者相互促进
  
  姚先生当年刚拜在芗老门下时,虽然有一定的功夫,但是同师兄弟们实战时并不占上风。师兄弟当中论推手数杨德茂先生为先,论实战数卜恩富先生为上。姚先生分析自己的情况,关键还是基本功差,导致一些技法在实战中发挥不出来。于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姚先生早上背上干粮和水,到北京公主坟小树林一练就是一天。三个月后,再和师兄弟推手,对方就感到吃力了。半年后,双方能推个平手;一年后,别的师兄弟同姚先生推手就感到很吃力了。当然姚先生并不是天天一个人练习基本功,而是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还积极地同师兄弟进行对抗练习。为了提高自己的推手水平,姚先生曾和卜恩富先生摸过三个月的“泥鳅”(意思就是两人天天纠缠在一起对抗)。如此训练仅三年时间,姚先生已成为芗老门下之佼佼者。后来,卜先生常说“有宗勋在场我不谈拳”。
  为什么姚先生进步这么快呢?关键还是训练方法的问题。很多人误认为,实战是放在最后练习的。所以,他们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基本功训练上,对于对抗在感觉基本功不扎实时是不敢越“雷池”的。可基本功怎么才算扎实,没有一个评判的标准。而姚先生先进之处在于他在训练基本功的同时,就积极训练对抗,在对抗中发现基本功的漏洞,下来再去补充了基本功之不足,反过来又提高了对抗的水平。如此使基本功与实战同步进行,二者可以相互补充促进。这种方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训练水平。
  
  三、将西方搏击技术与训练方法融入意拳,提高了训练效率
  
  继芗老之后,姚先生对拳击以及其他的国外武技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这一点笔者亲眼所见。因为我帮姚承光老师整理姚先生遗物时,看到姚先生当年的一些笔记本,上面摘录的都是现代体育知识以及西方搏击训练的一些资料。可见当年在信息闭塞、资料匮乏的情况下,姚先生对现代体育知识研究之细致与深入。
  姚先生当年就意识到,意拳要发展,必须跟上世界搏击的潮流。而今后世界搏击的重点是擂台实战,需要你具备良好的体能、灵活的步法、犀利的拳脚、合理的技战术和稳定的心理素质。针对这些擂台元素,姚先生对意拳体系又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1.在功力的求取上,站桩已不是唯一的途径
  应是将体能训练融入其中。站桩作为内练,体能素质作为外练,一个能有效增强神经肌肉的协调性,使神经反应更加灵敏;一个可提高心血管和心肺功能,增强耐力以适应擂台竞技的激烈强度。上世纪80年代在先农坛体育场进行强化训练时,姚先生就运用了这种内外合一的方法,在站桩、试力的同时加入了跑步、跳绳等各种素质练习,使受训者的体能素质得到了整体提高。
  2.在拳法的定型上,更似拳击般简捷凌厉
  现在很多人都在议论,姚先生的意拳就是“站桩加拳击”,实际上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姚先生在对拳击深入研究之后,发现拳击是所有武技中最为直接有效的技法,于是他将意拳的拳法与拳击技法结合,将拳击组合拳法、连续击打、迅猛爆发的特点结合意拳浑圆力,并在外型间架上更有利于防守反击,从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现代意拳拳法技术体系。这种改良后的拳法在实战中更加注重出拳的频率、速度和爆发力。这种频率训练在站桩松紧转换中就已经开始了。
  后来,姚先生分析当年代芗老同某拳师比武一事,当时姚先生的训练方法已经改进了,而某拳师还是传统意义的打法。一交手,可以感到其出拳的力道十足,可速度很慢,而当时自己的速度和频率都在其之上,并且击打的力量也毫不逊色。结果可想而知。
  意拳拳法离不开意拳站桩、试力、发力等基本功的训练,虽然它融合了拳击的技术,但在击打时“形曲力直、顺力逆行、螺旋爆发”的原则与拳击的击打截然不同。例如直拳,向前的同时还包括左、右、上、下的力量,不管是前手还是后手,碰到哪儿都会有强大的打击

力。这种打击力就是浑圆力“整”的体现。所以意拳出拳的击打特点是包含有上下、左右、前后的争力呼应,即浑圆力蕴含其中。姚先生曾说:“上乘的拳法要求在极短的距离内,用很小的动作、很整的力量、很快的速度来完成最有效的打击。除此之外,还应该认识到真正决定胜负的一击,除了你本身发力之整,还要有对手在被击时一瞬间的整。也就是说两个高速相对运动着的物体之碰撞。”所以说意拳的拳法发力能在瞬间将力量集中到一点,爆发力极强;并能在瞬间改变力的方向,变化极快。
  3.在击打的方式上,更加突出了活步的作用
  当年张中先生看到姚先生让学生在步法移动中推手,很不解地问道:“师兄,当年老师(指王芗斋先生)可不是这么教我们啊,在步法移动中推手怎么发力呢?”姚先生分析说,在运动中发力,这正是意拳要突破的一个关键地方。以前前辈们在切磋交流时,往往一搭手将对方放出去就算胜了。这种交流不用动步。可技术都在发展,当今世界搏击要求的是上擂台打回合制,实战双方都是在运动的,而且反应都很灵敏,定步搭手发力似乎不太可能。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移动中发力。所以现在打破了原来定步推手习惯,将步法的移动融入其中,目的就是现在的训练要跟上趋势的发展。
  4.在辅助功力训练上,融进了西方搏击的方法
  姚先生在当时众议纷纭的情况下,勇敢地扬弃一些所谓“正宗”传统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意拳的实效性,他大胆地将沙袋、拳靶、护具、拳套等现代搏击训练用具引入到意拳训练中来,并佩戴秒表卡着时间打沙袋和进行回合制的实战训练,较好地将西方搏击训练中先进合理的方法与意拳相融合。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姚先生在跨车胡同14号带领师兄弟训练时,就已经将防护用具和手靶、脚靶等器材科学合理地运用于意拳实战的训练之中。上个世纪80年代,姚先生在先农坛体育场进行意拳的强化训练时,同样运用这种方法,在保持意拳传统训练方法的同时,要求学生围绕体育场外的环形马路进行中长跑训练,并要求一边跑步一边做类似汽车刹车的传统惯性发力。他要求学生带上护具进行真实搏斗,并卡着时间打回合制对抗,可见其难得的超前意识和可贵的创新精神。
  
  四、把传统武术技法移植到现代擂台搏击体系中,使传统武术与世界搏击接轨
  
  1981年,姚宗勋先生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精心挑选了一批有相当基础的年轻人,组建了一支意拳集训队。主要包括姚承光、姚承荣、崔瑞斌、刘普雷、武小南等人。在当时那种信息闭塞的年代,姚先生就敏锐地察觉到,意拳要有更大的发展,必须要走职业化的道路,而未来国际武坛风云争霸也必定是在职业搏击擂台上的一争高下。所以姚先生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培养一批能够运用中国传统武学技法同国内外搏击高手进行擂台对抗,并能发挥出中国传统武术技法特色的实战高手。他尝试把传统武术技法移植到现代搏击擂台上,与世界搏击接轨,把具有中国传统武学特色的意拳功夫展示于世界。姚宗勋先生认为,在擂台上的拳技文化交流不仅具有很高的竞技性,能够深层次开发运动员的潜力,同时也具有一定观赏、娱乐作用,还有能更好地普及发展拳学文化的价值,相对来说比民间私下切磋交流更有说服力。如今,姚先生的预言已被验证。当今世界武坛,MMA、K-1、泰拳等世界武技无不是在擂台上一决雌雄。如果我们现在回顾姚先生的作为,在当时虽不被理解,可现在人们会逐渐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在那种落后的年代就想到了中国武术未来的发展,这种超前的意识、开拓的精神怎不让人敬佩?
  
  五、用现代运动学和生理学来解释意拳,使意拳的理论更加的科学化
  
  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很多老拳术家无法对练功中出现的各种功感现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一些老拳论把武学境界写得神秘莫测,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所谓的“神乎”、“微乎”等玄妙之词。这不仅不利于传统武术的推广,更有甚者还为传统武术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让很多人感到高山仰止,望而却步。
  姚先生既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不仅对儒、释、道内涵了如指掌,同时对现代运动学、生理学、运动力学、神经医学等也颇有研究,加之自己本身武学功夫已人化境,所以对传统武术训练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皆能进行合理的阐释,并运用科学的方法予以验证。如拳论中所说“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的武学化境,很多人认为这是很神秘的东西,而姚先生解释道:“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机制是建立在正确的条件反射上的,而条件反射首先需要一个健全的中枢神经系统,只有不断地强化正确的条件反射之,最终进入到自动化阶段,才算掌握了一项运动技能。《拳论》中所说的高级化境阶段,其实质就是自动化阶段。因此,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不能只凭肌肉的运动,而更应该注意神经意念的支配,从而达到与肢体运动的高度协调,即拳术上的‘整’。而化境的实质就是精神、意念、肢体内外的高度协调,在拳术运动中随心所欲,即所谓的‘拳拳服膺’,这就是科学地阐明了拳术化境的形成机制。”
  拳劲是拳术的灵魂,当今很多人练习意拳的主要动机便是迷恋于意拳搭手飞人、一触即发的拳劲儿,遗憾的是今人很难达到芗斋先生“周身鼓荡,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争力适中”的境界。芗斋先生解释这种劲力为:“心到、意到、气到、力到。”其训练方法就是精神假借,意念诱导。而姚宗勋先生对此的解释为:“拳劲的本质是由神经支配肌肉纤维能力的大小所决定的。其支配能力越强,越完善,爆发的力量也就越大,拳劲也就越饱满。因为任何肌肉的活动都是靠神经支配的,而神经又是直接受精神意念影响的。因此,精神、意念的控制是首要的。”
  意拳在拳劲的训练中,早已从传统套路的训练中解脱出来,而采用站桩、试力、发力等简洁系统的训练,使周身整体在“精神假借,意念诱导”之下,通过在不动、微动、大动的运动轨迹中,摸索和培养周身整体神经肌肉的协调均整之力。由于用此种方法训练拳劲儿,目的明确、动作清晰,方法合理,所以训练效果要优于套路招法的训练。正因为意拳在训练方法上的遵循科学、合理、系统之原则,所以诸多前辈们才达到了“一法不利,无法不容”的拳术化境。
  
  六、把意拳的训练方法巧妙地运用到现代竞技体育训练之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上世纪80年代初,姚宗勋先生与北京市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合作,成立了意拳研究组,系统地研究意拳及其训练方法和思想体系,并把意拳的训练方法广泛地应用到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当中。姚先生多次进行意念对人体生理影响以及练功态下人体脑电、心电、肌电、皮肤电等生理指标测试的实验,从而为现代体育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做了一番科学探索,并尝试将意拳训练方法的核心,具体而巧妙地运用到游泳、举重、田径、射击、足球等现代体育运动的训练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比如,训练射击运动员时,运用意拳的“精神杠杆放大”的训练原理,就是使运动员手中的枪杆与靶心直接瞄准,提高了命中率,使几名运动员成绩大幅度提高,在一次全国运动会上名列前茅。
  总结姚宗勋先生的意拳体系,其主要特点是:理论科学系统,技法简洁实用,拳劲浑厚细腻,身法灵活稳健,拳(腿)法精湛犀利。并且教学上,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避免了出现公式化的弊端;训练上,中西合璧,内外结合。在继承和发展王芗斋先生意拳体系的基础上,科学地吸收中外拳术之精华融入意拳体系,如拳劲的松紧与虚实变化,在打沙袋和打棉球等训练中具体巧妙地得到体现;在基本功训练中将浑圆力结合体能素质的全方位整体提高,在推手、散手中运用步法时刻调整重心稳定,而且步无定位,与对手的距离调整恰到好处,一旦得手就要强调快速、迅猛、连续打击;最重要的是突出了身体综合体能素质在意拳实战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姚宗勋先生是当之无愧的意拳体系系统化科学研究的奠基者,是把意拳理论和训练方法科学运用到现代体育及其他领域的第一人,是名副其实的具有超前意识、开拓精神的武学大家,是具有远见卓识和非凡成就的拳学理论家、改革家和教育家。从姚宗勋先生的身上我们可以解读什么是实事求是,什么是科学发展,什么是与时俱进。姚先生的成就也许我们无法超越,可是他的精神却能薪火相传!
  意拳发展到今天,通过王芗斋、姚宗勋以及诸位前辈的不懈努力,在总结出来的拳术精华与当代科学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吐故纳新。无论是理论与技术还是教学与训练,都已逐步形成一门比较完善的拳学体系。但意拳在当代的发展要辩证地看待自己,不能固步自封。因为当今时代各种技术都在发展,意拳如果在原有的基础上停滞不前,就是退步。如今,意拳第三代以及第四代传人都在为意拳的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轨迹拳创始人李紫剑拳照欣赏
·功高德厚 言正行端--臧学范
·陈小旺:“变”与“不变”之间情结依
·著名近代武术家一代宗师李瑞东先生轶
·太极武者-记太极名家张东武(全)
·孙存周先生传(二)/童旭东
·孙禄堂与孙存周父子推手照
·陈氏太极拳名师--乔坤老师习武简介
·陈氏太极拳名师于新华
·黑龙江省铁力市大成拳武术馆馆长--王
·洪式太极拳的主要传承人----王忠宪老
·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生平
·孙禄堂被点穴暗算的真相/童旭东
·永春白鹤拳---苏瀛汉老师
·郭云琛的半步崩拳
·陈小旺大师精美拳照欣赏(23张)
·海纳百川成其大 拳融千家铸其魂/谢永
·抗战时期布学宽先生二三事/布秉全
·孙禄堂三显真功/尤志心
·轨迹拳创始人李紫剑拳照欣赏
·陈氏太极拳名师于新华
·陈骁伍老师收徒
·洪式太极拳的主要传承人----王忠宪老
·永春白鹤拳---苏瀛汉老师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