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默认搜索
仅搜索标题
代言人、技术顾问
-武世俊
大师
最新文章
·
武术入奥目的目光短浅
·
武术背后的江湖
·
门户之见摧毁中国功夫/袁康
·
足球与武术
·
精武释义
·
让我们共同守住中华民族的根
·
古树开新花/乔 熛 乔晓芸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
天下武林
>
武学研究
>
文化丛谈
> 正文
武状元
来源:武当09年7期 作者:龚鹏程 点击: 发布时间:2009-07-20 双击鼠标滚 字体:[
大
中
小
]
我们看戏,戏中常会演谁谁谁是武举人、武状元。看传记,也会有谁谁谁在前清曾考中武举的记载。这武举人、武状元是怎么回事?
科举制度始于隋代,但仅考文章经术。考武艺,始于武则天时。《新唐书·选举制》:“武举,盖其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始置武举。”《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长安二年春正月乙酉,初设武举。”均可证。武则天不但姓武,与武艺还有这段渊源哩! 《唐会要》录其敕曰:“天下诸州,宜教武艺,每年准明经、进士贡举例送。”自此以后,武艺就也有科举了,情况跟文事方面的进士科、明经科一样。
但武举之制,宋朝就已与唐朝不同,原因是宋代又设了武学。什么叫武学?我国的科举,本质上是政府的人事选拔制度。但人才要能成材,让政府有所选擢,须待教育。因此,科举又与教育制度相衔接。政府在中央与地方各设学校以教士。隋唐皆如此。但武举是新增的项目,在唐代就还没有相与衔接的这种教育体系,须迟到宋代才建立。
武学成立于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然只维持了一小段时间,宋神宗熙宁五年才又采王安石建议,设武学于武成王庙。武成王是殷纣王的元帅黄飞虎,纣王无道,乃从周武王征殷,后世供为武神。故以其庙为学宫。在此设武学,犹如设国学于文庙也。
这是中央官学的武学。地方武学则要到宋徽宗崇宁年间,地方诸州才设武学,但政和年间又废。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再恢复。
武人亦须有学,这种武学的制度即显示了宋代对于武举人的要求已不同于唐代。
唐代武举考试,主要是两部分:一、骑射及兵器运用,包括骑射、马枪等:二是步射,负重、材貌、言语等,属于身体条件和基本文化素质。其中面貌长相和言语,大抵类似文科举礼部试时所谓“言身书判”的“身”与“言”,并无具体内容,只是看考生是否能基本应对。宋代则不然,除考武艺外,还须考兵书策议,跟考文科没太大不同。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宋治平元年贾黯奏:“请如明经之制,于《太公韬略》孙、吴、司马诸兵法及经史言兵事者,设为问目。以能用己意或前人注解,辞明理畅,及因所问自陈方略可施行者为通。”事实上,宋代殿试时的武举策问,考的也大抵是这类兵学理论及典籍知识。
看这类的考试,我们就可知道:
(一)像电影中描写之武状元苏乞儿这样的叫化子,在唐代是考不上的。
(二)光会武艺的武夫,到宋代也考不上了。武举要举拔的,是国家在军事国防上能起作用的将领。因此,除了对兵书理论娴熟之外,还要能自陈方略,允文允武。简直比文科还难,或至少不容易。
(三)因武举要考许多经典,所以才须进入武学去学习。
(四)在武艺方面,最重要的武艺是弓马。即射箭和马上的武器使用。与后来武术偏于手搏及短兵者迥异。相较于马上使用之器械,后来武术界视为长兵器的枪与棍,其实都已是短兵器了(如张飞的丈八蛇矛,约长三公尺半,现在武术界用的枪棍一般长不逾二公尺)。
此等武举制度,在金朝也同时举行着,可是元朝没沿续。明朝初年,文科举虽仍实施,武举也一样未开办。直到天顺八年,才“令天下文武官举通晓兵法、谋勇出众者,各省抚、按、三司、直隶巡按御使考试”(《明史·选举制》)。不过,它不像文科那样稳定,有时考有时不考。弘治六年规定六年考一次,弘治十七年又规定三年一试。
虽然如此,武举也还是不如文科,因为基本上只有乡试、会试两级,而没有殿试。没殿试,自然也就没有状元。有武状元是崇祯四年以后的事。《明会要》卷四七载:“崇祯四年,武会试,时帝意重武,举子运百斤大刀者,只王来聘及徐彦琦二人。……武榜有状元,自来聘始也。”这时,距明亡已经只有十几年了。
那么,武举都考些什么呢?
正德年间颁布了一份《武乡试条格》,载明三场考试,一、二场考射箭,第三场笔试。第一场试马上箭,以三十五步为准;第二场试步下箭,以八十步为准;第三场试策一通,“或问古兵法,或问时务”。看来十分简明,武艺唯取弓射一项,马上器械也省了。
如此考试,也很实际。因为古代作战,弓射本来就是最具杀伤力,也最难防备的,八十步以外,一箭射去,效果与现在用枪差不多。现在的士兵,最重要的武技不就是练习射击打靶吗?刺刀术或徒手搏击之训练,均不如射击重要。毕竟战场上能用得上刺刀肉搏或徒手格斗的情况太少了。真用上时,恐怕胜负亦已差不多底定啦!
但如此取士,途径似乎又太窄,因此武举制度还有些变通。《续文献通考》卷四七载:“穆宗隆庆二年……武举仍遵照旧规外……自今年始,但有智通兵机,或力胜二百斤以上,或善射,或善枪,或善刀弩,或善火器等各项艺能之人,每年通以春季为期,不必拘定名数,许令自投到官。州县官取具里老甘结,严加考校。要见某人有何机智可以出奇,某人有何勇力足以任重,某人善射,果否巧力俱优。……选中,量授衣巾,充为武生,免其杂泛差役。候至开科年分……除精通仑策者照旧随武举入场外,其余俱候武举场事毕日,御史公开考试,将智勇俱优者列为一等,精通一艺者定为二等,各照武举优待。”
这种办法,乃是对武举的调节或补充。因为武举考试,只以射箭为主,擅长射箭以外的才艺,可能根本无法晋升。故此法把善刀枪火器乃至有气力的都纳了进来。
其次,武举考试真正的关键,其实不在武艺而在文才。考试虽分三场,但“以策论定去取,以弓马定高下”(郑纪《东园文集》卷四《奏设武举以培养将才疏》),策论不好,弓马再精也无用。而一般武人,抡枪使棒不是问题,叫他拈起一管小小的毛笔来刺绣出锦缎文章,却往往要窘杀他也。上述办法,就是一种变通,让不精文墨的武人也有上进的机会。
此等人,先是经选拔充为武生,再是陪同武举考试,进行试后赛。考好了,便可获得比照武举的待遇。这好比文科举也有一种“视同进士出身”的制度。如左宗棠即是这种出身。国家用人之际,不拘一格见人才,既有文才武略,自不妨都视同一例。但“进士”与“同进士”毕竟还不是同一回事,比照武举优待者,地位自然也还低于武举。
而武举之地位则又低于文举。与文举相比,武举中式后,没有文举那般正规的观政进士制度、国子监历事制度、庶吉土制度等职前培训办法。而且武举乡试后并不授官,即使会试中第而授官了,大概也只能获授低级武官,品级不高,多数是到地方军队去当参谋一类的闲职,与文科进士大大不同。因而民间对武举也不热衷,不艳羡。
武举人在明代文学中也很少出现,不过到清代就多了,是现代小说戏曲或电影电视之先声。
可是,在清人笔记中,武举人常扮演较负面的角色,看来并不太吃得开。如《萤窗异草·姜千里》说姜氏是闽之武孝廉,亦即武举人,本来在乡里颇为宵小所忌惮,但后被人设局陷害,群斗受伤,逃到一处草堂,逢一少女,少女看他受了伤,又问知为武举人,大笑曰:“以武科而不克弭盗,其如搦管者何?”孝廉大惭。该女乃替他出面,摆平了盗贼。据后文之叙述看,女子乃剑仙之流。与剑仙相比,武举人的武艺当然就显得稀松平常了。
《凉棚夜话》载一事与之略同。谓武举人纪某,善技击,慷慨任侠,喜接四方宾客。门客中有一少年,看不出有什么本领。后来一客来访,“于衣底出剑二口,盘旋霍跃,初如雪滚花翻,闪倏不定,以后但觉白光周身,旋转如月”,直击少年。少年也出二剑相迎。原来两人竟是师兄弟,屡次较量。看了两人这种剑侠手段,武举人任侠之心自然也就冷了。
这是武举吃瘪故事的一种类型,另一种是武举遇盗。如宋永岳《亦复如是》响马盗条:“昔有武举上京会试者,结伴五之人,各以膂力自矜,谓遇盗可必胜”,结果当然是很惨。《翼嗣稗编》女盗认年伯条,也是如此。云湖州孝廉沈金彪,善骑射,精拳勇。人都会试时,逢一少年打劫,与之斗。少年不敌,走后找了妹妹来,把他的刀子与铁鞭都打折了。抢走行李后,发现两家有旧,才又把行李送回。
武举遇盗跟武举遇仙一样,都是在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武举不可自恃武勇,否则就不免吃亏。正面讲这个道理的是《虞初支志》的《书毛大相公》。本文说长沙武生杨先和武术精湛,但“与人交,恂恂若儒生,口不齿及拳勇。或求与角,非迫不已,不肯登场,故终其身无少挫”。把他写成一位正面的典范,要说的无非是这类道理。
武生武举之技到底如何呢?俞蛟《梦庵杂著·颜呜皋传》云:“武场故事,先试马,步射及刀石为外场。艺力出众者为双好,次则单好。单好入选而难于中式。不与双单之列者,并不得入内场。”内场是考策对的。先考外场,考中了再考内场。外场看艺与力,力主要表现为举石,艺就是弓马与刀术。弓马仍是最主要的。
小说中描写武举之艺,也常以弓为重点。如《客窗闲话》难女条说:“有武举能开十四石弓者,以拳霸一方,纵淫,无敢与较”,后逢一绳伎,才受到教训。《淞隐漫录》女侠条则说,有一位武进士,因与营员不睦,罢官居家,其妹“生四五岁,即喜操弓矢、弄弹丸,于百步外悬物为的,每发必中”。此类故事,无论武人之角色为正面或负面,都显示了武举武进士之才艺主要表现在弓上,或射箭或弹丸。清代小说叙武术事,也以丸箭为最多,远多于手搏。可惜如今弓道仅存于日本,弹丸之技亦绝迹于中土。
武举或武进士武状元有弓马刀石之勇,在官场上未必得意,未来的出路,大抵还是保镖,否则就如《淞隐漫录》所说那位武进士那样去隐居。保镖之例,须方岳《聊摄丛谈》所载窦小姑事最为典型。窦小姑之父是武举,开镖局为客商保镖,以红三角旗为记,三子一女皆传家业。武举考试中隽不易,而出路仅如此,实堪浩叹!
此武举之大略也,它跟我们现在的武术传统没啥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上一篇:
冬病夏治四则等/程元江
下一篇:
武术新定义诞生 融入中华文化内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
新注册
) 密码:
匿名评论 [
所有评论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
武术背后的江湖
·
门户之见摧毁中国功夫/袁康就
·
关于阴阳五行学的问答/张 睿 刘玉珍
·
缅怀先人不能编造历史/郭贵增
·
武术入门讲座(一)至(九)
·
邓小平题词的由来
·
武术入门讲座(一)至(九)
·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20部经典动作片
·
少林寺易筋经:总义――真实原文
·
问君三语为谁开――评金庸武侠小说的
·
谈中国武术与文化
·
太极阴阳鱼 太极两仪图 阴阳之气的动
·
析中华武术之民族传统文化底蕴
·
中国武术的发展现状及战略/李应臭
·
真正的中华武术/裘建华
·
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及其古为
·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审视中华武
·
示人小镜
·
人生的意义/张世普
·
武术乃有机构成/程大力
·
承传传统武术不能脱离传统文化氛围和
·
文艺作品中关于武术的谬误/程大力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33493757(服装器械)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
谢栋兴
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
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
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