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默认搜索
仅搜索标题
代言人、技术顾问
-武世俊
大师
最新文章
·
印象马雷石先生/李昌
·
记陈发科早期弟子杨益臣 领
·
悟赵斌先师的“静松正慢匀稳
·
香港财爷曾俊华分享武术真谛
·
诗化的生命与艺术化的养生
·
从病弱\悲戚女子到健武\乐天
·
吴秀峰的宿命(一)/韩起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
天下武林
>
武学研究
>
人物回忆
> 正文
对张景岩“声明”的剖析/马广成
来源:《精武》 2009年第11期 作者:马广成 点击: 发布时间:2009-12-04 双击鼠标滚 字体:[
大
中
小
]
近读张景岩在《精武》2009年第7期发表的《对<有关合一通背拳的声明>的回应》(以下简称张文)一文后,令人愤懑至极!作为一名传统武术的研究者和继承者,在中国武术这个青黄不接的非常时期,我们理应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还中国传统武术以本来面目,而不是在此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地恶意攻击诽谤他人,误导读者,贻害后世。我随车星辰师父(简称车师)习艺多年,情如父子,在其谆谆教诲与影响之下,我于武术和做人方面都受益匪浅,对于车师的为人品质,我再清楚不过。为了使广大读者朋友不继续蒙在鼓里,下面就让我一一剖析张文中的错讹与荒谬之处。
张文一开始就写道“就车星辰的个人品质,本人不予评价”,而在后面却又对车师以“常戚戚”之人视之(其他评价之词我就不一一罗列了),请读者诸君明鉴,这是不是对车师个人品质的评价呢?试问张景岩,你前后矛盾,出尔反尔,这是不是在抽自己的嘴巴呢?再说,你跟车师见过几面?在静海你和车师真正相处的时间全部加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时?你对他又知道和了解多少?你又有什么资格来评价他呢?
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张景岩,你既然承认帮助了车师,为何不能承认“一再动员”呢?车师既然“没有被邀请来静的资格”,那你为什么又要帮助他呢?如果这只是为了尽地主之谊,那么你一再撺掇他跟别人“跑手”并要为其录像,这又是何用意呢?张景岩既然能够如此“热情”地招呼车师,那么“一再动员”自然也属实情了。张文中还有…盛情邀请’却变成了‘一再动员’了”这样的句子,既然车师“没有被邀请来静的资格”,张景岩却又“盛情相邀”,似此出尔反尔,实非君子所为也。在接触静海合一通背拳之前,车师早就随沧州武术明师姚德文先生习得刘玉春大师一系之合一通背拳了。我常听车师说:“得其一,则万事毕也。武之一道,只要你抱住根本,其他都是枝梢末节。我国武术,虽流派繁杂而练法各异,但内中之理则一也。此即形殊理一、万法归宗之理也。”车师既然对合一通背拳已“得其一”(此“一”,即合一通背之根本也),又何必再去接触过多的合一通背支系呢?作为他的学生,我也听车师说过,他不想再接触过多的合一通背支系了。如此来看,张所谓“来静是车求之不得的事”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车师其实是看到张景岩在《精武》杂志上发表的有关霍元甲一文后与张写信联系的(该文后来又在2006年第4期《武林》杂志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霍元甲》为题发表),并问他能否提供霍公照片,张满口应承,时隔半年左右后提供了一张霍公的画像翻拍照(头像),这张照片在外经常公开(无论是在电影电视还是书刊杂志上都能看到)。其间,张也向车师索要任向荣(任向荣系郭长生师叔)等前辈之珍贵史料照片,于是为人厚道的车师便很痛快很及时地给张提供了任向荣、郭长生、曹晏海等前辈的原版真实照片的翻拍照。此为两位武术爱好者相互交流资料信息而互通有无,并没什么不妥。而张文却写道“2007年2月4日,车在笔者嫌其麻烦不愿理他的情况下再次写信。”试问张景岩,这是“嫌其麻烦”还是言而无信的自我解嘲?你所承诺的事情为何不予以兑现呢?张景岩还说他后来将霍公其它照片以“电子版发至其提供的朋友信箱中”,车师在接到张景岩电话通知后便及时从朋友信箱中查看,但信箱中并无任何霍公照片等资料,于是车师便将此事告知张景岩,张很热情地说将再次发送,可是事后却杳无音讯,后来车师对此事亦未再过问。这就是此事的真实原委。
张文提到“车发短信很快,笔者有时简短地回复或善意地说出不同意见,他便会有很大的不快,满版的‘圣人云’之类的”。张似乎对“圣人云”很敏感,这假如是在文革时期,你扣这么一顶帽子给车师,肯定可以将他打倒,但现在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腾飞的21世纪,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儒家文化沐浴全球人民,而你张景岩却以此种鄙视圣人的口气撰写文章,你还是炎黄子孙吗?你还是中国人吗?我们都是习武之人,关帝武穆,难道我们也要排斥鄙视吗?更何况孔圣精“六艺”,尤以武艺方面的“御”、“射”二艺为最。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武术跟儒、释、道三教文化息息相关,对此,作为一个传统武术的爱好者与探索者,你张景岩不会不知道吧?在当今正挖掘和抢救中国传统文化之际,张景岩却在文章之中如此排斥“圣人云”,请问张景岩你意欲何为?车师研究学习儒、释、道文化近二十载。孜孜不倦,常以圣人之言约束自己,教导门人弟子也常如此,我们众弟子人手一本《弟子规》,供早晚诵读,并以身践之。车师常教诲我们“武以德立”。试拿车师与张景岩做比较,一个是对“圣人云”身体力行,而另一个却是嗤之以鼻,二人之人品差别,实是天上地下、云里泥里!
张文中提到“既然不需要你写文章进行宣传,那笔者‘一再动员’你来静有什么意义”,言外之意,张是允许车师写有关合一通背拳和霍元甲故居的文章的,但在后面却又提到:“嘱车回去不要再写有关合一通背与霍元甲这方面的文章……笔者说:‘不用宣传了。’”这里又说不允许车师写。这么一篇文章当中,类似的前矛后盾、自己打自己耳光的事就如此之多,试想其为人也必当是一个矛盾重重、反复无常如魏延般之人(“文如其人”嘛),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就毫不稀奇了,而其并不是“反复叮嘱”车师的谎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其实我听车师说过,张景岩曾反复叮嘱他回兰后不可写合一通背拳与霍元甲故居的文章,这是铁的事实。张是否如此,愿上苍明鉴,说谎者与出尔反尔者必遭天谴!张文说车师“只写些没有新意的见闻、感受,然后在杂志上反复刊登,既浪费杂志的有限版面,也无疑对读者是谋财害命”。敢问张景岩,你写的文章就全有新意?而车师写的文章又如何没有新意了?至于浪不浪费杂志的版面,好像还轮不到你张景岩来管吧?要说浪费版面,就张景岩你的这篇《对<有关合一通背拳的声明>的回应》一文,难道字字为珠玑之语?在我看来好像是废话谎话连篇。张文中说车师“把反复咀嚼过的‘鸡肋’再嚼一遍后,为出新意把一些笔者及其他笔者早就舍弃的,只能作为茶余饭后谈资的东西和至少是不宜公开宣传的内容提上书面,以增加噱头”。读者诸君明鉴,关于车师发表于《武魂》杂志2008年第10期的《参观霍元甲故居》、《精武》杂志2008年第11期的《我所接触到的几支合一通背拳》和以往的一些文章,大家一看便知是否真如张景岩所说“毫无新意”、全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再说,什么事情“不宜公开”?车师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公开一些史实,张景岩居然就不高兴了,看来作假是张景岩之一贯作风了。
车师是于2008年4月底从兰州出发去的保定。据车师当时说,是保定的一位朋友邀他去帮忙录制光盘,因那位友人年纪较大,是叫车师代其演练录制(张文提到“笔者自带相机为其拍摄,至今疑惑连相机、摄像机都没有,车如何为人家制作光盘”。这是张景岩不了解实情的瞎猜),录制完毕后所得的一万元版费每人五千。录制光盘期间,车师正好可以随河北蠡县戳脚传人学习戳脚,然后再到河北沧州跟姚德文老师更加系统全面地继承学习劈挂、合一通背拳(系郭燕子所传)及其它拳械技艺。因车师之友曾多次答应给车师提供食宿与来往路费及其它一切费用,车师很信任友人,故从兰州出发去保定时并没有带多少钱在身(钱乃身外之物,车师因师承道家全真教龙门派丹功之传,深受全真教苦己炼性、去除物累、降伏心火、清静孤修传统教义之影响而视金钱为粪土,至今连一张储蓄卡也没办过,钱物平日全由家人代管,免经己手而平添杂念)。后来,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录成光盘,此事责任完全不在车师(内中详情,在此不必离题赘述)。于是,车师便利用这个机会踏下心来在保定跟蠡县戳脚嫡系传人杜吉顺老师专心学习戳脚拳法。因我们都知道车师临走时没带多少钱,而车师因不想让家人担心,故未向家里要钱(车师极重孝道)。我们作为车师的学生,在听到这件事后,就纷纷凑钱。最后寄给了车师。张景岩却说车师被“困在保定”,此说实在欠妥,顶多也只能算是拖困。
2008年5月初,张景岩邀车师去永年一起参加一个太极拳活动,车师当时根本就不想去,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太极拳活动,已经很难看到名副其实的真正太极拳功夫了,而车师身怀的太极拳功夫又恰恰是以真功夫享誉武林的李派太极拳。所以张景岩所说“车虽然很想去”,这必定是其会错了车师的原意。行家皆知,近些年来,形形色色的各种武术活动,都是商家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运作,参赛人员多系毫无武术根基的“半路出家”者,真正有功夫者一般都很少去这种场合凑热闹,车师向来对此种活动不屑一顾。车师随杜吉顺老师学习戳脚期间,张景岩发短信问车师在保定做什么,车师当时的确没有提及杜老师的名讳,只是说在随当地拳师学习戳脚,而张景岩却回短信很轻蔑地说“那些东西有用吗?还是来静海看看合一通背拳的打手吧。”车师看到此信后,因嫌张太幼稚而仅发一笑,根本未予理会。张文中却说“笔者发短信说他学那么多有什么用啊,要不就到静海来吧,从静海坐车返兰也很方便”(其实静海根本就没有直达兰州的列车,妄语满日的张景岩真会自我解嘲啊),真是自食其言、胡搅蛮缠,睁着眼睛说瞎话!至于车师在写文章时提到杜吉顺老师的名讳,那也是出于对授业恩师的尊重,绝非挑拨“杜吉顺老师们”来教训张景岩。退一万步讲,就你张景岩那点“真传”,恐怕还远远不够被“杜吉顺老师们”去教训的资格吧。张还说车师在收到他上述那条短信(即“那些东西有用吗?还是来静海看看合一通背拳的打手吧”)后,“他(指车师)当时不仅不反驳,还流露出对当地拳师保守的不满情绪”。其实,车师当时根本就没给他回短信。天可怜见,世间竟有如此卑鄙无耻之小人。这不是明摆着在挑拨车师与杜吉顺老师们的关系吗?据我所知,车师与自己尚健在的十几位授业恩师皆情如父子,相处甚洽。我们作为车师的弟子,经常随车师一起探望师爷,对此了如指掌。车师向来侍师至孝,回兰后还经常与杜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张景岩那样做难道就能破坏车师与其授业恩师们的关系?!
说到2006年第4期的《武林》杂志,张景岩问车师是否能帮他找一本,车师说他那正好有一本,给张景岩邮过去就是了。后来,因听说车师要去保定,张便叫车师顺便给他捎过去(因怕邮丢了)。张景岩自称对车师“出于关切的角度。也关心他捎来的那本《武林》”其为人可想而知,若非那本《武林》,恐怕就没有“关切的角度”了。张文中还说“看其能否就近去永年见面,顺便捎去《武林》杂志”。其张口闭口不离《武林》杂志的事,看来他所关心的还是那本《武林》杂志罢了,而邀车师来静最大的意义就是给要将那本《武林》杂志捎过去。因张反复来电来短信力邀车师前往静海,出于此因,车师确实问过张景岩能否解决住宿问题,张景岩满口答应说没问题,而张在文章中却认为车师“可能已真的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他向笔者提出到静后要给他解决吃住问题”。这也太荒谬了!我们师兄弟几十个,会看着车师在异乡受人歧视(特指张景岩)、挨饿而什么都不做吗?车师去静又不是跟你张景岩讨饭的!困难肯定有,但真要到张景岩所说的那步田地,恐怕难副其实。再说车师从小学医,而后又就读中医专业,现为国家正规中医师,在兰州有固定的工作,平日诊务繁忙,根本就不以武为生,即便沦落至张所说的那步田地,也不至于向张景岩讨饭吧?张文中说“直到在车星辰上了保定至静(其实车师是从沧州去静海的)的长途车后,他又再一次发短信提到食宿问题”,张还大言不惭地说“至于吃的问题,有时间就陪着你吃,没时间你自己花上几元钱就能吃饱,也不必弄那么复杂”,好像车师到静海是专门向他张景岩讨吃去的。
至于张文中“而车却把来静的日期正好定在了高考那两天”一事,其实实情是车师正好打算那两天离开沧州前往霸州,之后便返回兰州。为此,车师还专门向张说明:一则自己即将返兰,二则实在有些不想去静海了,更何况张之千金即将高考,前去打扰于情于理皆为不合,将那本《武林》杂志从沧州直接寄给他就得了,而张景岩却仍然一再盛情邀请,并说先将车师安排到陈树祯先生处。当时,姚德文老师与其弟子亦在车师旁边(车师当时正在沧州姚德文老师家),姚师也不赞成车师去静海,想让车师早日返兰回家。可张之盛情实难推却,所以车师便勉强应承了下来,并于6月6日清晨离沧赴静。此中原委如此,绝不是有意难为张景岩。车师在陈树祯先生那儿,曾与陈先生及其弟子进行过交流(在张未到之前),但都是礼节性的交流,点到为止。车师在回兰后也曾跟我们说过,他在这次河北、静海之行中,与人实战切磋只败在了静海陈树祯先生手里。另外,在他与陈树祯先生的一个弟子交手时输了一手,但并不像张文所说的那么不堪一击。在车师与陈树祯众弟子交流中,双方互有胜负,但在陈树祯面前,车师唯一输得心服口服,这才是实情。不知道张景岩一再撺掇车师与陈树祯先生“跑手”并为其录像的目的何在呢?是真“作为其来趟静海的留念”还是别有他意?是不是张景岩正想借此机会大肆宣传静海合一通背拳呢?
关于拜访丰华春先生之时,张一再要求车师跟丰试手,车师却不愿与他试手,只是支架子让丰说了说手(具体为什么不愿意试,由于我不想让更多的人被牵扯到里面,也就不在此赘述了,请各位读者见谅)。关于丰华春先生之英姿各位读者可在《武魂》杂志2009年第1期的《静海的合一通背拳——由<我所接触到的几支合一通背拳>一文谈起》(文,张景岩)的插图中看到,关于车师的各类武术照片,想必各位读者近年来在各武术杂志上都有所见,大家将车师与丰先生及张景岩的拳照对比一下,孰优孰劣、谁真谁假,便可一目了然。西北乃棍术之乡,张一再要车师演练鞭杆,应在情理之中(不管出于好奇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在丰华春那里,车师在张一再要求之下用小竹棍代替鞭杆演练了几下鞭杆(丰华春那儿没有鞭杆),丰先生也练了几下单式,说到“用法”就更谈不上了。试想,一个连鞭杆都没有的“武术家”,就连练好都是问题,又怎么谈到“用法”呢?至于张所说的那套“秘不外传的鞭杆”也的确是从西北传过去的,车师在跟陈树祯先生学习交流过程中也曾说过那套鞭杆是“五阴手”中的几个动作,练法上也“大多走样”,可为什么在张景岩跟前就不敢说了呢?张景岩“为的是维护静海合一通背拳家和大多民间武人的尊严,即便吃亏,也敢领教车先生的‘真正’鞭杆,这丝毫不关什么‘西北鞭杆的声誉的问题’,按车星辰的品质,他也绝代表不了西北鞭杆”。车师说过,他确实代表不了西北鞭杆的整体水平,但“以我(笔者)的品质和功夫”,我“很屑于”跟你交流,我首先需要声明的是,你可以代表“静海合一拳家和大多民间武人”,也可以代表其他任何人或你自己,我只代表车师接受你的挑战,在交流时不拘一格,拳种器械都不限种类。如果张景岩嫌我以小欺大,我可以只用两只手迎战而不用腿法,不知张景岩意下如何?你不是自认为合一通背拳在“手法”上尤其狠毒霸道吗?
前面已经提到过,车师本系中医师,在中医上有极深的幼功,后又攻读中医专业,并师承当今国内赫赫有名的老一辈中医临床大家多人,还在弱冠之年随兰州著名道医、全真教龙门派二十四代玄裔陈涵谷道长潜心学习独特的道家医药学。当时与耄耋之年的陈道长在道观食则同桌,寝则同榻,情同父子,获益尤多。因而车师在中医上有极高的起点与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当今青年中、医师中学识广博的佼佼者,平日患者颇多,诊务颇繁。我们在随车师学艺时,常见来找车师求诊者络绎不绝,车师对患者无论贫富贵贱,皆一视同仁,悉心诊治,所愈沉疴甚多。尤为可贵的是。车师常为贫苦患者免费诊疗,经常送医送药而悲心救苦,济危解困,其慈悲为怀、普救含灵的高尚医德在当地有口皆碑。张文中说车师“为谋取些许少得可怜的稿费”,真是荒谬至极,可笑至极!“此地无银三百两”,看来,张景岩真是太幼稚、太不了解车师了,也许张景岩写文章除了蛊惑世人外,便恰恰是为了谋取那千字仅二三十元的可怜稿费吧。其实,车师写文章纯粹是出于对传统武术文化痴迷至深的一种爱好,也是对没落已久的传统武术真功抢救继承的一种呼吁、一种责任,与赚取稿费根本就风马牛不相及。
张文中说车师“用5000至12000元不菲价格在全国公开招徒敛财”。请问张景岩,你是不是管得有点太宽了?你张景岩自己大可用五万六万的价格“在全国公开招徒敛财”,我们绝对会支持你的。为什么不呢?是没有那个能力还是其他原因?我要告诉张景岩的是,车师的一身真功夫绝对不是像你张景岩一样,半辈子都窝在静海方寸之地“闭门造车”造出来的,而是游历大江南北、广访隐士高手。用苦心、血汗和金钱铸就的。在这个一切以钱为宗的商品社会,好多传授武术者都在收费(甚至高收费而不传真功或根本就没真功可传),而车师授武收费又有何不可呢?你张景岩眼红什么?我们经常见到有全国各地的武术爱好者来兰州随车师学艺,往往因感佩车师的人品功夫而成千上万地硬给车师塞钱,而车师只按规定收取相应的学费。对此,张景岩是否又要因妒火烧心而“自燃”了呢?
车师说过,他在静海期间,陈树祯先生为他提供了住宿,至于吃的问题全靠自己,张景岩却说“车恼羞成怒地对热情款待其吃住的静海拳家和笔者做出如此恶毒的攻击和污蔑”。可见,张之胡编乱造和挑拨离间的功夫实属登峰造极、炉火纯青而无人企及也。事实上,“吃”是车师自己解决的,“住”是陈树祯先生提供的,并且陈树祯先生对车师有授艺之恩,而他俩关系一直很好,岂可“恶毒的攻击和污蔑”呢?张景岩竟将自己和“静海拳家”粉饰得跟救世主一样,真是无耻到了极点!孔子曰:“知耻近乎勇”,试想一个连羞耻都不知的人,他会说出怎样的话和做出怎样的事?!我倒要请教张景岩,车师他又是如何“恶毒的攻击和污蔑”静海拳家和你的?张文中说“笔者撰写商榷文章时,不仅征得了树祯的同意,而且将《声明》内容转述树祯后,树祯直骂车是个说谎小人,因为自车走后陈先生一直也未跟车联系过”,真是可笑至极!荒唐至极!事实上,自从2008年6月车师和陈树祯先生分别后,陈树祯先生经常隔三差五地给车师来电话,密切关注着车师的练功效果、指导着车师的练功方法,令车师感激涕零!在我们跟车师习武的过程中,经常见陈树祯先生给车师打电话,并且一聊便是一二十分钟,二人相谈甚欢,接完电话后车师便给我们津津有味地讲述陈树祯先生的过人功夫和高尚人品,敬佩之情常溢于言表。就在近期,我们都见他们通过好几次电话,张景岩却说“陈先生一直也未跟车联系过”,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也!陈先生和车师之间的关系,是你张景岩能挑拨得了的吗?!各位读者朋友。关于这件事我不想多辩,大家可直接跟陈树祯先生联系,真伪自会大白于天下,看看到底谁是“说谎小人”。
车师由霸州返回保定时,霸州李世军(系自然门传人,为人慷慨仗义)主动热情地给车师300元钱,绝非“车让霸州的武友给了他300元钱”。车师与李世军先生兄弟相称,交情甚深,至今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且互有帮助。张却说:“‘常戚戚’的车发短信说霸州的武友‘脑子有问题,这又从何说起呢?张景岩的卑鄙行为,由此可见一斑。张如此挑拨离间他人关系,非小人而何?
张景岩说:“评判拳术优劣的唯一标准就是看能不能动手。”练了多半辈子套路武术的张景岩,在年近半百时,突然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因为发现合一通背拳而如获至宝,欣喜若狂,妄语满篇地大吹特吹合一通背拳,颇有些合一通背拳天下无敌、舍我其谁的得意忘形之态。看来张景岩确实是被套路武术“忽悠”怕了,一见以单操散手为主的实战拳法,便大惊小怪喜不自胜,真是可怜可叹又可悲啊!当年近半百的张景岩正在为他发现的“合一通背拳”这块“新大陆”而手舞足蹈的时候,年届而立的车师早已遍访国内名师,练就了超人的实战拳法(劈挂、八极、翻子、戳脚等)而享誉武林了。经常拿别人当“挡箭牌”的张景岩(而车师曾公开在文章与交友启示中坦然欢迎全国各地的武林豪杰与他切磋交流)动辄在文章中让各路练家到静海跟陈树祯等老拳师切磋而“看看武术的真玩意”,这次又故伎重演,说什么“陈树祯、丰华春愿领教车先生的‘真正’鞭杆”等。事实上陈树祯先生就从来没有这个意思,陈先生还给车师特意来电说明此事,并对张景岩未征得他的同意而拿他说事深表愤慨。经常躲在陈树祯先生这棵大树下乘凉而狐假虎威的张景岩,在《精武》2009年第8期文章中,因实在碍于颜面,最终怯生生地说:“除陈、丰二先生与其(指车师)比试器械外,本人与车徒手切磋”,还说出“陈树祯先生与丰华春先生主动放弃用车星辰先生引以为荣的鞭杆与其争锋……”等底气极为不足的一些话,令人哭笑不得。张景岩不是以静海合一通背拳中有一套“秘不外传的鞭杆”而沾沾自喜吗?怎么在要真正切磋时却要放弃鞭杆呢?你不是在《武魂》杂志上振振有词地说你们“愿意用‘一鳞半爪’的合一鞭杆领教车先生的‘真正鞭杆…吗?看来你这套“秘不外传”的“合一鞭杆”也并不怎么样吧?要不你怎么会这么心虚呢?张景岩,你今生若无胆来兰,我一定去静海找你,看看你到底“能不能动手”?到底是个“嘴把式”还是个实干家?到底是“纸上谈兵”者还是“以身证道”者?到底有半斤还是有八两功夫?
车师天生嗜武,自七八岁开始习武后更加痴迷武术而心无旁骛,除学习学校规定课程与师传中医外便专事武术修炼。少年时期的车师,已开始正式投师修习道家内功,成年后又走遍大江南北,四处访师求艺,参玄问道。因而在实修功夫和对红尘世事的认识上也是高屋建瓴而远超常人。车师在二十三四岁时。为了专事道功修炼而长跪于陈涵谷道长面前泪请出家修行,陈道长念其年纪尚轻,且他又是家中唯一的儿子,故陈道长坚决未允。但是,车师因长期浸淫于玄门丹功与佛道思想,所以思想淡泊,念头清净,远离尘缘,超然物外,至今未婚。试想古今多少武术名家或晚婚或终身不娶,张景岩却挖苦车师说车师“直至三十大几还练着‘童子功’”。这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车师完婚与否,这是他的个人私事,也是他的人生自由抉择,还用不着你张景岩来管!从这一点上,更进一步地反映出张景岩的人格与行为,想必广大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也可能正是张景岩视“童子功”等内功修行为笑话的缘故吧,所以车师说年仅四十余岁的他便白发满头,目光暗淡,眼圈发青,思维迟缓,行动如牛,正如《黄帝内经》所说:“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人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而车师却因深通医理又勤修内功,故百病不侵,身轻体健,神清气朗,二目明澈,气足神旺,有时为我等传拳授艺,频频施放爆炸力与示范矮身贴地的底盘拳架,整日不知疲倦,而我等一个个早已累得筋骨散架了。车师有时遇到特殊事情,可熬夜数日而毫无倦容,此皆内功深厚之表现也。一脸病人模样的张景岩,不为自己的生死大事着急,却为车师的终身大事焦虑,真是悲天悯人、菩萨心肠啊!而年已六十六岁的陈树祯先生,却皮肤细嫩,牙齿完好,满头乌发。腰板笔挺,行走如风,了无老态,其体态匀称,筋骨如铁,双掌尚可轻易断砖,臂腿能将拇指粗细的小铁棍击弯又磕直,这便是勤修通背特殊内功又践行传统养生之道的良好结果。与张景岩相比,年长张景岩二十岁的陈树祯先生,倒显得比张年轻了许多,真是奇哉怪也!
年方三十出头的车师内功外功皆臻佳境,他浑身有时坚硬如铁,有时柔若无骨,已练成极柔极软、极坚极刚之术。车师浑身上下均可承受重力击打,拳击其身,如中轮胎。车师因长期习练劈挂拳与翻子拳(劈挂、翻子尤其注重双臂之功),加上深厚的内功,他的两臂力大无比,坚硬如铁。车师的脚功腿功也非常了得,戳脚功夫可断砖裂石。车师内劲极足,其双掌沉重无比,轻触人身,劲透骨髓,穿胸洞肺,摄人魂魄。车师实战技击时尤以身灵、步疾、手快、拳重著称,其手法快如闪电,拳密如雨,常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车师汲汲践行三教文化,孜孜不倦,身体力行,二十余年如一日,并与很多三教文化著名学者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探玄索幽。张不仅不为此自惭不如,还大肆从这方面做文章对车师进行诽谤攻击至于张景岩所谓的“我们的武术家若都沦落到靠发豆腐块大的消息招学生谋生的地步,不能不说是我国传统武术的悲哀”纯属井底之蛙之见。我们的武术家发“交友启示”有什么错了,开武馆的目的就是:招收学员,收取学费,在此基础上更好的教授学员,以弘扬我国的传统武术。再说车师为陈树祯先生等人发表的那些“交友启示”,都是经过他们同意或请求才这样做的,这怎么会是“多事”呢?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苏门早功》的补充及其它/陈平秋
下一篇:
WMA前程似锦及其隐忧/翁心诚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
新注册
) 密码:
匿名评论 [
所有评论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
记陈发科早期弟子杨益臣 领会先学做
·
真实的“燕子李三”
·
缅怀一代武派太极拳大师吴海清先生/
·
诸葛亮学艺武当山/迟君子
·
李景林是蒋介石暗害的吗?/郑志鸿
·
29军大刀队传奇(下)/庾莉萍
·
29军大刀队传奇(上)/庾莉萍
·
纪念形意名家吴殿科诞辰一百周年/吴
·
王培生对中华武学的重大贡献(下)
·
“鼻子李”李瑞东
·
中国历史上最深藏不露的8位绝世高手
·
杨澄甫 一段尘封的秘密
·
与众多太极大师“亲密接触”
·
王培生对中华武学的重大贡献(上)
·
中华武林百年英雄榜_金榜第一人:虎
·
“铁佛脚”尚云祥
·
武术改变了我的人生/王书智
·
练习形意拳的体会/杜福
·
我的习武经历/李祯
·
云中武林风云人物/付喜
·
参观梁赞故居有感
·
拳师言行录之尚义篇
·
缅怀刘景云先生/闫永发
·
永年学拳琐记/王桂庆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33493757(服装器械)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
谢栋兴
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
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
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