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孙师又来一函,约往四川峨眉山与两位剑侠见面,陈因家难,迟去了两天,未能见面。 1933年,孙师仙逝,陈不胜哀恸。回想自己未能遵师令北上,学习乾坤日月剑、七星杆等器械以及点穴等各种绝技,以致这些绝技失传,实在有负师恩也。即使到晚年,忆及此事,辄怆然而涕下。 [注] ① 陈庆年(1863-1929) 清末民初著名爱国史学家、教育改革家和国家图书馆事业创建者。 字善余,号石城乡人,晚号横山,镇江丹徒人。光绪戊子(1888)科优贡生。早年肄业江阴南菁书院,与唐文治、吴稚晖、丁福保、钮永建同学。院长黄元同认为先生文章"读书有间,有石破天惊之妙"。其后应湖广总督张之洞聘,任武昌译书局总纂兼两湖书院分教,编辑洋务辑要,协助张之洞推进洋务运动,编授《兵法史略学》,编撰《中国历史教科书》,为张之洞极为赞赏,时先生学生有黄兴、宋教仁、曹亚伯等。后应两江总督端方之聘,任湖南全省学务提调、筹建长沙图书馆兼任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之监督(校长),按新式学堂要求,扩建校舍,增加自然科学课程。于1906年建成我国和东亚第一座国家图书馆,即长沙图书馆。1906年后,任江楚编译书局坐办、佐缪荃荪创办我国第二座国家图书馆,即南京江南图书馆。1909年日商强占我东沙岛,清廷应对无策。先生闻后,献出家藏陈伦炯《海国闻见录沿海形势图》证明该岛为我版图,东沙岛遂不致沦入日本。先生晚年致力于乡土学的研究,特别是表彰乡哲的工作。著述主要有《两淮盐法志》,《兵法史略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西石城风俗志》,《杨文襄公年谱》,《横山乡人丛钞》,《横山乡人类稿》;另校刻宋嘉定和元至顺两种《镇江志》,张莱《京口三山志》;刊刻校勘朱元正《江浙沿海图》,欧阳季香《蒙古史》等数十种,约数百万言。对先生光辉的业绩,张之洞评为"才识开通,学问淹博。贯串无遗,洵为杰出";吴稚晖评为"冠民国儒林之军";唐文治誉为"学贯天人";柳诒徵赞为"精博冠时";黄兴赞为"学识优长,士林推服";京师大学堂创办人张冶秋推为"近时江左史家第一"。 ②柳诒徵(1880-1956) 近代著名经史学家。字翼谋,江苏镇江人。优贡生。早年长同学赵声有志革命,并从同乡姻亲陈庆年之教。后由陈庆年介绍拜缪荃孙为师,至南京江楚编译局工作。著有《历代史略》《中国教育史》《中国商业史》《劬堂文录》等。生前和北师大校长陈垣齐名,有"北陈南柳"之称。 ③《陈氏家谱》有关陈健侯先生的记载: [一]健侯(裕业)公,善余公之次子也。大排行居第四,位于姐如辰、兄裕菁、姐琨兰之后。近代著名中医、武术家和易学家。儿时读于私塾,1907年(12岁)毕业于南京思益学校,1911年(辛亥,16岁)毕业于南京江南高等学堂化学系。1912年娶罗氏。此后自学中医。因痛惜首胎慧宝患喉疾而夭,遂力攻喉科,发明特效喉药,自配药以施舍患者,无不一帖而愈。后于内科、小儿科、妇科和疑难杂症无不专研,精通古人医案,多所发明。 1920年其父中风,公为之治病,屡挽危症。1924年,父因久衰之体,险象环生,元气时有不支,公自维识浅,虑或有误病机,力请父和家人另易他医,父毅然对公说:"汝侍疾有年矣,知子者莫若父,我主张坚定,不愿易医,汝但竭力为之,死生有命,无过虑也。"投药百剂,历经两月而康复。终使其父延寿十年,被人叹为奇迹。1929年内务部长张厉生欲废止中医,公挺身而出,在父病值夜时,起草《镇江中医学会宣言》,大义凛然,父阅之,甚为赞许,发表于《苏报》。后集会上海,抗议力争,迫使张收回成命,并在《苏报》公开他对公的复信。1930年,胡汉民病逝,公在《苏报》发表对胡氏病情分析的医学论文,受到医界高度评价。公对疑难杂症,他医不能治者,往往妙手回春,故一时名噪江南。1963年,公总结对脉学的研究,口授其心得于其子登临,对浮、沉、迟、速、宽、窄、长、短八脉、缓、急、断、续、微、甚、兼、独八种脉神和大、细、洪、微、….等42种脉象(含雀琢、屋漏、解索、鱼翔、虾游、弹石、釜沸等七怪脉),分析精微,公曰:"会心者切听六脉,左右寸关尺,绝非一寸,觉有盈尺,脉波、脉浪微细分明,观察其形、相、态,而掌握其神情,参之望、闻、问,百病皆了然。" 1928年,江苏省设国术馆于镇江,武当传人、孙派太极创始人孙禄堂(福全)任副馆长兼教务长,因有为孙师治疗宿疾和研讨易理之缘,公得亲拜门下,师徒情同父子。公悟性远过常人,师传一手,已能悟得第二手。初与师交手,公以所悟之手应之,师异之,仓猝间无以还,忽而,师不见,公大惊,蓦回首,则师正蹲公之背后,莞尔笑曰:"此手我未教汝,何以得之?此手乃小吊掌也。" 又曰:"昔日师传徒,师教一手,得一手,今我教汝一手,汝乃得数手。汝悟性之高,昔未之有也。" 又曰:"徒觅师难,师觅徒更难,得徒如汝者而不授之,无以对吾之师也。" 遂决意授其真传。约法六章:①永不叛师;②不得私传(师傅批准后才能传人);③不准要师傅教(意思是只有师傅想教时,才能教;徒弟不能主动提出要师傅教);④每式所教最多不得超过六遍(六次不会,从此就不教);⑤与师打斗,不要怕伤痛;⑥真传学成后不得随意伤人。三年后,太极、形意、八卦诸内家拳,公尽得之。公曰:"懒扎衣一手,视之简单,而变化无穷,苟得此一手之变化而通其用,神不可测矣。" ,又曰:"内家拳与气功不可分。孙师气功,周身如绵。触此此有,触彼彼有,无往而不在,非如外家气功只在一处也。"1931年,师骤然北上,未及与友人别,独赐函与公曰:"今我北上,尔我师徒之约,虽未全履(指乾坤日月剑、七星杆等),但我之神意,汝已得之矣。江湖人无戏言,非我夸口,汝好自为之,十年后,天下无敌矣。" [二]孙师昔在沪登电梯时,被仇人所买点穴师暗算,伤于内,大吐血,明日《申报》头版大标题曰:太极泰斗孙禄堂死矣。孙师知为人算,闭门谢客调气十余天始能起,但淤血未透,内伤未靖。来镇后,造门访公,谈太极易理。得间,问公曰:"吾闻中医神于脉者,不问而知病,今我不言,任尔试我脉,请言气功如我者有何病焉?"公曰:"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相互证明,可速断病情,今仅靠切脉,虽亦可断,但需倍劳吾之神。请试之。"既毕,公正言曰:"师有内伤,不速治,危矣!"师笑曰:"尔果能指出伤在何处乎?"公曰:"请解衣",师如言。公指背部某处,曰:"此,伤也!" 师乃服。令服煎药十数剂,淤乃外透,紫斑大如盘焉。 在国术馆与人交手,有"泰山压顶"之誉。孙师幼女剑云曾赠公对联一首:"名士多世隐,仙人好楼居。"甚合公意也。1936年冬,公为其姐琨兰在江边旅馆签约向某富商讨回欠债数千元,甫毕, 出门拟乘轿诊病家,遇身着狐裘之彪形大汉,乃码头之恶霸也,口出狂言,拦门不让出,问其故,大汉笑曰:"来得,去不得也。" 公大怒,左手掷雪茄,右手拨其手,恶霸遂踉跄跌十数步外,时正雪后,踉跄间快落泥泞,公箭步跟上,揪其领,令起。恶霸起, 惊汗如珠,大呼汝欺人, 公正言曰:汝果欲再试之乎? 恶霸惧,遂禁口无言矣。
1937年,抗战爆发,镇地学校解散。是年秋,日机空袭镇江, 机枪扫射, 弹落如雨, 举家急藏望益轩避弹小屋, 时公之兄、弟三房已先数日侍奉母携公之子登丰雇船往苏北, 妻罗氏病于床,公以八十元大洋命高仆雇船往追之,在邵北会其子登丰,再避至樊汊镇,遂租屋而居焉。在镇凡四迁。时公之爱女孟孙方18岁,得肺病,公百计治之,奈无特效药,病日益危。二迁时,女已不克行走,略施整容,卧藤椅上,抬往新屋,路人见之,惊问何家美女。濒危时,公嘱妻往东岳庙求佑,是夜也,梦一神立檐下,示一卦,字为"间"。醒后解读为坤上乾下,卦为"明夷",明入地中也。女乳名"明贵",公知终无救矣。后女见无数仙人来接,遂拒不进药而终。两年后,公之长子登华亦病故,登华号耀堂,华者花也,花耀于堂,象为昙花一现,亦明入地中也。公以三年连丧二儿,思子之情,不能自已,乃引苏曼殊诗:"人间花草太匆匆,春未残时花已空,自是上天临小谪,不需惆怅忆芳容。"以自慰。自此子辈皆改从《易经》取名。 公颖悟逾常人,读书得间,对前人注释,常持不同看法。叙事论理,娓娓动听。善为文,下笔如有神,情理并茂,韵律天成。 1929年其父病逝,作《哀启》(1929,34岁),历述得病致因、脉象和诊断用方,章太炎读之,赞曰:"不期横山先生有子如此,其有后矣。"尝试改《聊斋》文,减数字后,果然雅胜于原作。尝受父命,应书院试,屡获前矛。亲友间应酬,公多任之。闲则喜好京剧, 尤善吹箫, 其声哀婉, 檐间鸟为之屏息而倾听。公眼明手快,曾只手擒住穿堂双燕。常人看月为盘形,公看之为球形。喜爱石章、古董,但经历次洗劫,所藏终于荡然无存。所用处方笺,印有一自刻章"有病方知健是仙"盖双关语也。公笃信佛教,终生茹素,慈心不杀,以治病救人为乐。尝语其子:吾家颇有佛缘,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和唐三藏法师,俗家皆陈姓也,且与我家同源于颖川寔公,不可不知也。又曰:设有来生,当仍做医生为吾业。 公于其子女兼慈父而严师。1957年,子登丰被打成"右派",蒙冤含屈三载余,1961年2月"摘帽",4月,归里。方进家门,公下楼迎之,子失声大哭,盖自维有负于双亲养育之恩也。公无责言,百般慰之,日与谈养生之道,惟恐子居家日短而不能尽其所欲语。22日,子将返京,公赠诗曰:"一生哪有真闲日,百岁人多未了缘(时子年34矣,而未成家,公忧之。);但原我儿安且健(子54年得肋骨结核,切除肋骨数根,公为此曾心急如焚。),者番相会岂徒然(此次回家,抓紧分秒与子谈了很多)。" 时值三年灾害,路不靖,适为夜车,公为子背包,健步如飞,护送至站,一路尚为子讲易学。母在家候门,对子曰:"汝父送人行,此平生第一遭也。" 公之晚年,融佛、易、拳、医、儒、气功于一体,在其子登谦、登丰、登豫回家探亲时,往往口述其心得,如源头活水,滚滚而来,体现其晚年之哲学思想、人生观和宇宙观。 [三]公之《语录》甚多,略举一二:"一切数不外增一、减一、倍一、约一。" "精要幽,气要和,神要真。" "天台宗空假中三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空为圣谛、真如;假为俗谛、生灭;中为第一义谛、圆满一心。真如者不变随缘,生灭者体空成事。佛法本体只有真如,本无生灭。借妄显真是佛法慈悲本意。真实义唯证能知,非余所了。" "真实不虚即乾元亨,乾元即中,亨即无边。中者其小无内。无边,大象无象。真实即真如,如者一实也,虚者有边,不虚则无边。要破除边见,边见即邪见。有中无边,无往而不中。" "戒定慧,戒为慈孝敬;定为坚真恒;慧为平直圆。" "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圆满菩提为如,归无所得为真。" "无人相无我相,自他不二也。" "事物之理,千言万语,不出乎一物一太极,信无不在乎中(无往而不中)二语。华严十玄门,最能与一物一太极广大幽深之义吻合。前五个是归纳性的,后五个是分析性的。《中庸》其次致曲(弧形),曲能有诚(中)。形虽曲,意即一周天也。" "道德经三字,走向首为道,直心为德,缘督为经。故道德经者,有的、有形、有路。" "寒山(文殊)诗:益者益其精,可名为有益;易者易其形,是名为有益;能益复能易,当得上仙籍;无益复无易,终不免死厄。由益达中孚而成小畜,与《玄》之养第五爻熟参,为气功之最要命脉。" 1964年,公遭丧偶之痛,1966年文化大革命,红卫兵以破旧为名,将传经楼十万卷藏书毁于一旦(传经楼1918年4月动工,九月落成,举凡料量木石、调度工役、通盘筹划,皆公任之),被困不眠三昼夜,身心交瘁,1969年终因忧伤成疾,饮恨而去。临终叹曰:"自古英雄谁无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而文革中饮恨而吞声者,又何独公也。 公以光绪21年乙未9月8日重阳前一日(公元1895年10月25日)生,卒于己酉年10月12日(公元1969年11月21日),葬于丹徒赵家湖祖坟。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