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印象马雷石先生/李昌
·记陈发科早期弟子杨益臣 领
·悟赵斌先师的“静松正慢匀稳
·香港财爷曾俊华分享武术真谛
·诗化的生命与艺术化的养生
·从病弱\悲戚女子到健武\乐天
·吴秀峰的宿命(一)/韩起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武学研究>人物回忆> 正文
一代太极拳宗师褚桂亭的轶事趣闻
来源: 作者:张庆保口述 唐才良整理 点击: 发布时间:2009-06-23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寂寞的“大内高手”

    近代武术界出过许多杰出的人物,?桂亭就是其中一位。然而有关他的资料却寥若晨星,真是令人感叹,借用苏东坡一句名言叫做:“寂寞无人见”了。现在,恐怕有不少武术爱好者不知道?桂亭是何人,实在是一种遗憾。?桂亭先生是近代武术史,特别是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史上出彩一页,淡忘他是不应该的。

我学练杨式太极拳已有三十多年,对?桂亭先生不仅知之甚少,甚至还带有某种偏见。我学练的是傅传八五式杨式太极拳,有些老师常会这样告诉我们,我们学练的太极拳才是真正的正宗的杨式太极拳,其它人传的拳称不上杨式太极拳。说什么:“在杨澄甫传授太极拳的年代,弟子们多是以技击攻防,克敌制胜为主要目的的,一般不重视苦练功架基础,不追求拳架精确。对于那些练过其它拳种的弟子,常有任意改变拳架的现象,……”。这种视自己为正宗,排斥他人狭窄的门户偏见,阻碍了我们客观正确认识其他传人和他们的武艺,炫耀自己的偏见,将自己的孤陋寡闻与无知引为自豪,现在回想起来真使人汗颜。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太极拳大师张庆保先生,又通过他认识了?桂亭先生的孙子?玉诚先生,使我有缘走近一代太极拳宗师褚桂亭的历史。 

    最近,我将有关?桂亭先生的零零星星资料收集起来,勾画成一幅速写肖像。请看:

  褚桂亭(1892?1977), 字德馨 ,河北任邱县人。自幼受家乡尚武风气的熏陶,立志武术救国,“强国强种”,雪“东亚病夫”之耻。他13岁正式拜师学拳,初习醉八仙等少林拳,练就铁布衫等功夫,曾行走中原数省,寻访名家高手,切磋武艺。又师从李存义、梁振圃习形意、八卦,从郝恩光学三合刀,师从李景林学武当对剑,后拜杨澄甫为师,跟杨澄甫、杨少侯学习杨式太极拳及器械、推手,成为杨门五虎将之一。他精通多门武艺,武功高强,他将太极、形意、八卦融为一体,武林有句俗话:太极形意八卦,三宝合一,天下无敌。他与人比试时,善用连环手法,在武术界享有“快手”等极高美誉。1929年中国第一届武术擂台赛,他任纠察主任委员,并被聘为浙江国术馆教练。以后几十年他多次在国家级武术比赛中担任裁判等职务。之后,又先后担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南京军官学校、金陵警官学校的武术总教官,曾任国民政府警卫队武术教官等职务。解放后,在上海外滩公园、复兴公园、人民公园等处授拳。1956年受上海教育工会等组织委托编写《精简太极拳》。1957年受国家体委邀请,赴北京参加《88式杨式太极拳》的整理编写工作。他门徒众多,有原政府要员,有军队将领,有工农兵大众,遍布海内外。

    ?桂亭成为杨澄甫最得力的弟子之一,在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中,不仅名列传人谱名单之中,而且专门附有照片;在《太极拳体用全书》(见台北 中华武术出版社版本)《本书提要》中,特别提到杨澄甫“弟子武艺较佳者,有武汇川,?桂亭,陈微明,李椿年等。”在钱惕明著《太极拳内功心法全书》也提到剑仙李景林“虽先后收徒二百余人,能成为十一代传人为数不多,仅李公的四大弟子杨奎山等人,以及郝家俊、姜容樵、?桂亭、……等十数人。”这些记载都说明了?桂亭是武林中的俊杰。

  我将?桂亭先生的简介传给几位拳友看,他们开玩笑说:“此人是大内高手也”。是呀,这并不夸张,国民政府侍卫队的武术教官,确实有点相当于封建皇宫里的大内高手,而且他还是大内高手们的拳师,是够威武的了。照理他是不会“寂寞无人见”的,也许应该成为武侠小说家,或影视作家们追捧的对象。可惜,他不是哪个皇上的“大内高手”,他却是国民政府的“大内高手”,而国民政府是一个被我们推翻的政府。他从旧社会过来,虽然他有清白的历史,却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讲政治,讲阶级斗争的年代,他的寂寞是必然的。除非他是个反面的大坏蛋,或者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那才热闹有戏,可惜他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武术大家。他没有接受国民党授于他少将军衔,不跟随去台湾,这是他正确的选择。他没有接受人民政府安排的文史馆职务是很可惜的。他认为他只会弄棒舞刀,不会弄文舞墨,如果拿了文史馆的工资做不好事情,是很对不起人民政府的,不如仍以教拳为生。他没想到在那个年代,一个人不归属于某个单位是不可思议的,是社会的另类,政治上会被视为不可靠人员,受到某种歧视是理所当然。虽然他多次被聘全国武术比赛的裁判,应邀参加24式、88式杨式太极拳的编写,这只是有限的使用而已。虽然他堪称一代宗师,武术比某些人全面,功夫更为上乘,但象代表中国武术出国表演的事就不会挑选到他,他在国内的名气似乎不比人家热闹。虽然,他在国内正在逐渐被人淡忘,但从日本松田隆智著的《中国武术史咯》看,书中提到武林泰斗李存义及其著名弟子,就有?桂亭、尚云祥、孙禄堂等人,说明?桂亭在中国武术界的声望、以及在国外的知名度还是比较高的。

  一个老师如果培养了有出息的徒弟学生,而徒弟社会地位比较高,或者有相当的经济实力,那么,可以把一些活动搞得很热闹,把老师和他们自己的名气都搞得响响的。?老师的学生和弟子,虽然也有不少有头有脸的人物,但是,有的人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国内战争中死去,不少人去了海外,许多人也都销声匿迹了,留下的大都是平民百姓,很少有能力为老师搞有声势的活动,?老师的寂寞也就很自然了。当然,?老师有一些显赫的学生,如担任人大副委员长的胡厥文,因忙于国家政要,未能顾及老师的生活。又如董健吾,是中共中央特科地下党员,“红色牧师”,斯诺的朋友,曾收养毛主席的三个儿子,并护送他们去苏联。解放后,他曾经帮助过?老师。在清查敌特,审查国民党残留不明人员时,董健吾同志为?老师作证,证明?老师在国民政府担任武术教官时,只教拳术不问政治,?的政治历史都是清白的。但后来,董健吾同志陷入潘杨事件的冤案之中,自身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无力对?老师有更多照顾。严重的是,有位弟子为了“创立”自己的门派,干脆把?老师的名号都丢了,这样下去,?老师能不寂寞吗?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武术家生前出版过武术著作,也能随著作的传播而扩大影响。以至现在有些人千方百计想出版可以扬名的著作,甚至,有人自己写不出有内容的东西,也编不了拳,只把名家的拳照弄来翻印出版,好让自己挤入名家行列。在国庆十周年那时,?桂亭老师也曾经热血沸腾,很想为社会作点贡献,把一身的武艺整理出来,贡献给国家和人民。但他没有单位与组织的力量可以依托,只能借助弟子的力量协助他整理。他的计划是文字工作由黄俊文执笔,太极拳术与剑术的部分由张庆保负责整理,王文瀚、刘永溥整理形意拳术,胡毓飞整理八卦掌法。可惜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接下来国家进入了困难时期,人们吃不饱,脸有菜色,?老师看着徒弟们都在挨饿,不忍心再提。当经济形势刚好转,肚子不那么饿了,可以重提旧事的时候,文革暴发了,于是,百兴俱废,整理武术的梦想也就破灭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令人扼腕,叹息不已!这在中国武术史上留下深深的遗憾。最近听说,他的孙子?玉诚和张庆保等弟子,有意将?桂亭老师的武术遗产挖掘整理出来。消息令人欣慰,希望能早日付梓面世。

  ?玉诚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父母是双职工,象那个年代中大多数职工一样是没精力带孩子的。玉诚出世后就交给爷爷抚养。那时候,在复兴公园经常可以看到?老师抱着孙子,教拳时小孩在一旁看着,师徒谈论拳道时,小孩也睁大眼睛听着。张庆保先生常说,玉诚的学武真正是从吃奶就开始了,这孩子从小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打拳,听到的还是打拳,耳濡目染的都是拳。?老师又特别喜欢这个孙子,恨不得把自己全部的功夫全都传给他,每天凌晨三点钟就把小玉诚从床上叫起来练功,孩子想点偷懒都不行,你说玉诚的功夫能差吗?2007年5月,在杭州召开的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会议上,会议主持人康戈武先生对?玉诚的表演,给予了“举足轻灵,落地生根,内功浓厚,舒展大气。”的很高评价。?玉诚打拳时英俊威武颇有祖风,与?桂亭中年时的风格神韵活脱似样,连性格脾气、待人处世也都是祖传的。可惜的是?玉诚为人笃厚、谨慎、低调,不喜张扬,性格内向得近乎木讷,在不太熟悉的人面前,沉默寡言象似哑巴,在熟悉的人面前除了谈论拳道外,也几乎没有其它话题可讲。他与他爷爷?桂亭一样恪遵本分,教拳就是教拳,纯朴而不思名利,而且认为名利心重了,心就不静不松,是练不好功夫的。他不善于交际,更不懂得包装宣传,这在人欲横流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简直是另类,不合乎潮流,寂寞就在所难免。

  1949年,解放军势如破竹横扫千军,国民党节节败退大厦将倾。在南京中央训练团教拳的郑曼青劝?桂亭说:“师哥,南京眼看不保,我们不如早点撤离南京,一同去台湾吧。”?老师回答:“不去!我是个教拳的老百姓,又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共产党是不会为难老百姓的。人故土难离,总是要叶落归根的,省得今后还是要回来,我是不去的。”师弟兄俩人从此别过,郑曼青去了台湾,?桂亭来到上海。这件事,我曾听到有人私下议论说:如果当初?桂亭听从郑曼青的劝告,一起去了台湾,那么?桂亭在国际武术界的名气肯定还要响得多,是不会在郑曼青大师之下的。我不能赞同这种看法。虽然有这种可能,他去台湾比留下来会有更大的发展,至少不会遭受文革的苦难。但这也表明了,当时?老师选择不去海外,留在大陆是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相信人民政府。从中也反映出?老师质朴、忠厚、真诚、善良的可贵品质。可惜的是!当时人们对他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中,再要造就出一个象?桂亭那样一流的武术大家是很困难的了。

  时代在向前发展,现在,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学会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人物,?桂亭先生的故事又会重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人们是不会淡忘他的。

  少年张庆保拜师?桂亭

  一个严寒的冬日,我在襄阳公园看到一位鹤发童颜、脸容慈祥的老人。他在向几位青年作练拳的示范,他举手投足之间透出一股大家风度,他的讲解生动清晰,不由得吸引了我的注意.我曾经听过看过一些拳家的讲演,但能这样吸引我的并不多,所以,我就上前搭识.经过交谈我得知他是张庆保先生.我想起有份资料介绍张庆保先生是太极拳宗师褚桂亭的传人,是桂亭内家拳研究会的副会长.我就尊称他为 “名家”,不料张先生摇摇手笑着说: “名家?出名的名?我不够有名,算不上名家.而且我师傅曾经再三告戒过:‘不要当名师,要当明师’.有的人本事不大,而名气蛮响,名气可以吹出来、捧出来,本事是要靠练才能练出来,吹与捧是吹捧不出本事来的,所以不要当名家,要当明师,明就是明白的明,明白拳理,苦练而成的.?桂亭老师才是真正的明师,我可差得远呐。”.我于是就把话题转到了他的师傅—-褚桂亭先生.

  张庆保先生拍拍胸部问我:“你看我的身体怎么样?”我回答:“很好啊”.张先生说:“我的健康就是师傅给我的。”张庆保先生接着说,我三岁的时候得了百日咳,以后发展成支气管扩张,严重时一咳嗽就吐血,甚至一咳就喷出血来,挺吓人的,连上海有名的肺科医生钱慕寒也摇头了。当时的医疗条件和经济条件都不行,盘尼西林或雷米封一支要卖到一条小黄鱼(小金条),家里那能吃得消.后来按照土方法,用一种名叫金不换的墨,磨成墨汁吃下去,硬是把吐血给压住了,但身体仍然十分羸弱.我是家中的独苗,父亲十分担心我小命不保,听说学拳练武可以强身,尤其是太极拳可以养生疗病,于是要为我寻找一个好的师傅.他几乎走遍当时上海所有的公园拳场,最后目标锁停在外滩公园。1950年的外滩公园教拳的主要有四个场子,靠中间场子是张子扬教太极拳,我父亲已经在跟他学拳;卢嵩高在偏西方向教十大形拳;田兆麟在偏南方向教太极拳;还有一位就是褚桂亭老师,他的场子东临黄浦江,往北一点就是苏州河。我父亲通过反复观察比较,认为褚桂亭老师最适合我,而且一打听?桂亭曾经担任过南京总统府侍卫队的武术教官,本领十分了得。于是我父亲把我领到褚老师面前拜师学拳。就这样,我就跟从?老师学拳,天天跟着练,一跟就是整整十五年。

  1950年夏天的那一日,我父亲把我带到?老师跟前,我有礼貌的向?老师鞠躬敬礼,叫一声“师傅”。褚师傅点了点头看了我一眼,又摸了摸我的后背,说了声可惜.我当时听了心里一热,以为是老师看到我身体羸弱多病而表示同情,后来才知道褚老师说的可惜是指我的骨相不好,我脊柱骨有点横S形,不是学武的好料.他当时并不指望我在武术上能有很高的发展,要看我自己的悟性如何,但他可以让我通过练拳来健康强身。褚老师根据我的情况,给我制定了七分养三分练的方案,把杨式太极拳中主要的一个个动作当作站桩的姿势来练习.当其它师兄弟在练功练套路,而我却一动不动的站着,而且,每一个动作都是要三分钟、五分钟的站下去,站到两腿发酸。?老师看到我累了会招呼我歇歇再练,他逐步增加我的运动量。这样一连站了好几个月,老师看到我能坚持下来就点点头,再教我把三十几个动作组合成完整套路,练了一段时间,我感到腰胯松沉两腿有力,体质也开始强键起来.后来,?老师看到我不但能坚持,肯吃苦,而且还有一点悟性,接受快,很喜欢我,才把功夫一点点教给我,让我在武术上登堂入室,进入到一种愉悦的境界。我那时才十一岁.到现在时间过去快六十年,我身体一直很健康,同我少年时比,真是天壤之别。至今,我的师兄弟们还会提起这件事,说当年他们看到我这个小孩子身体这么差,肯定学不了拳,想不到褚老师真有办法,不但把你调养好了,拳也让你学好,现在你的身体反而比我们都强. 说真的。一开始要不是老师让我三分练七分养的学拳,或者与其它师兄弟一样练,我肯定是吃不消的, 说不定又要吐血生病. 褚老师的高明就是因人施教,对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体质状况制订出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当然学生自己的努力刻苦练习也是不可缺少的。

  褚老师的因人施教还有一个例子,我有两位师兄弟,都是在十六岁那年拜褚老师学太极拳,之前他俩已经学了二年猴拳,有猴拳的一些基础。但是,他俩人站着会不知不觉把两肩前扣,头往外伸,一副猴子相,这个习惯怎么改都改不过来. 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松肩垂肘,他们俩这样的姿势怎么能学得好太极拳呢? 褚老师想了想决定让扣肩略微轻一些的胡毓飞先学八卦掌,因为八卦掌许多基本动作是要扣肩的,原来扣肩的习惯反而成了长处。而另一位王敬萱则教他学形意拳,也有好的效果。褚老师教学就是善于发挥学生各自的特点,扬长避短,因人施教,学生学拳收获得也多,所以学生们对褚老师始终是十分佩服与尊敬. 

  这里插一句,胡毓飞、王敬萱原来学猴拳的师傅是黄胤,人称“歪头黄”(上海话发音"恰头黄"),黄胤在家中养着猴子,他朝夕观察并模仿猴子的一举一动,所以他的猴拳打得出神入化.当年,上海京剧名家王桂卿,有三个儿子,他们演《西游记》中猴子是出了名的,兄弟几个经常向“歪头黄”讨教猴拳招式,模仿猴子动作,并运用到京剧表演中去,在上海滩是红极一时的。

  ?老师教拳确实是很有办法的,教拳之前总是先给你讲明道理,讲明练拳的要领,甚至告诉你一套套口诀,让你去背,再结合动作解释给你听。他当年教一些上层人物,他们都有文化,他就要他们背拳理口诀。然后,结合招式分析解释,再在教招式同时,又把前人怎么从招式中总结出的经验与拳论加以对照。经过反复讲解,学员们很容易掌握拳的要领,学的进度也快。当然,他一直强调刻苦练习的重要,但他从不赞成让学员们机械模仿拳姿拳架。他认为拳的要领、拳的内理,老师一定要讲得清楚明白,当老师就要当明师。教学员要教得明白,明白了拳论内理与要领,这拳才能练得好。老师经常讲太极拳拳论,有杨澄甫宗师的太极拳术十要,太极拳练习谈;李存义等形意、八卦前辈谈的要领口诀等;有他自己总结的经验理论。为了不使大家阅读时感到枯燥,这些文绉绉的东西放在后面专题叙述,这里暂不引用,下面我谈一些?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

  我上面说过,我跟他学拳的时候才11岁,能有多少文化??老师当然不会让我背口诀,老实说背了也不懂,比如练太极拳要沉肩垂肘,节节松的要领,我就不懂。如怎么练才能做到一个松字。?老师就说:“你在面盆里洗手,洗完后手拎起来,两手往下一甩,把手上的水轻轻甩掉,是吗?”我点点头,老师又问:“你甩的时候用不用力?是不是很用力的甩?”我回答:“不用力,这样轻松地一甩就行。”我做了个很自然地甩水的动作。“对了!就这样轻松自然,这时候你的肩与肘都是垂下松开的,都是放松的,只有手腕抖动,手腕松而有弹性,有这种感觉就对了。你再试试故意用力的甩。”我试了试,感到动作很僵硬,便回答说没有这样甩手的。老师又说:“教你练太极拳不要用力气,要放松,就是这个道理,你回去要反复对照,自然轻松的与故意用力的两种甩水感觉,仔细琢磨,会味出太极拳松的道理。”?老师就是能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能用理论指导练功,又能把复杂的东西用简单明了的话点拨清楚。

  ?老师用形象生动的例子来解释松,松与劲,与松散、松懈的复杂关系。他问我:“你有没有用手摸过汤婆子(铜质容器,灌开水取暖),去试试烫不烫?”“试过”,“你的手是怎么伸出去摸的?”我做了一下伸手的动作。?老师又说:“你手伸出去叫做探、探听。这时候你注意点不在手上,而在汤婆子上,手是不用力的,很放松的。当手刚碰到汤婆子就立刻收回,反应极快,但冷热已经知道,很灵。这就是口诀中重要的四个字:‘轻出重收’。如果,手很用力的伸出去,手上的肌肉是紧张的,手的反应反而慢和僵,手的感觉就不灵,手弄不好会烫痛。但是,手懒洋洋的伸出去,虽然手也是松的,但碰到汤婆子后仍慢吞吞收回来,手也会烫痛的。所以,没人会用这两种方法去试。而懒洋洋的松,不是真正的松,是松散、松懈。练拳、尤其是推手,听劲、懂劲,要的是松而灵,不是松懈。”?老师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解决了我的疑惑, 

  一次练完拳天下起雨来了,我没带伞,?老师就叫:“庆保,过来一起合伞。”我们一路走,老师说:“庆保,你看,这伞我不动它,雨水笔直往下落,我将伞柄一转,往左转雨水就往左甩出去,往右转雨水就往右甩,而且这水呈弧线甩出,这跟练拳的道理是一样的。”我想我撑伞的时候也总是东扭西扭,水向两边甩很好玩,但没想过这跟练拳有关。老师接着说:“有人说太极拳是圆的运动,圆的运动可以改变外力来的方向,把外力象雨水一样向旁边甩出去。当外力迎面过来的时候,你不要正面接招,象转伞一样,可以腰一转、手一拨,把外力向旁边甩开。”老师这么一说,我好象懂了许多。

  ?老师对我讲发劲时的“一惊一乍”(练拳不能一惊一乍,动手就得一惊一乍。万籁声大师也说:上乘打法字在惊),他怎么讲我都不懂。一天,?老师叫我,“庆保,你过来,坐。”他手点了点他身旁椅子。我赶紧过去坐下,不料,我一坐下就跳了起来。原来椅子上有一块小小的石子,我屁股正巧坐上去,一楞,我就本能的跳了起来。”?老师就说:“庆保,这就叫做一惊一乍。”他看我还没有完全懂,又对我说:“小保,你家那边有掼炮买吗?有的话,带几个过来。”掼炮是一种鞭炮,内包火药的泥丸,扔在地上会发出啪的响声,冷不防挺吓人的。我心想老师怎么童心大发,想玩小孩玩的东西。过几天,我带了几颗掼炮给老师,老师二话没说拿了往口袋里一放。那天练完拳,我们回家时途经人民广场南边的厕所。厕所环境很幽静,从马路进去有支路。两旁没其它人,我走得快,走在老师前面,突然脚旁边啪啪两响,我吓得往旁边一跳,接着又是啪啪两响,我又往旁边一跳。这时,?老师笑着说:“庆保,一惊一乍就是这个样子的。”原来老师乘我不防备时,把掼炮扔在我旁边,让我再体会一下一惊一乍的感觉。练拳中,有些东西很难用文字语言来表达,而且,有许多东西你刻意的去寻是找不到的,有时却在不经意中反而能够参悟。?老师不愧是明师,他有办法让你参悟。( 张庆保口述     唐才良整理)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记陈发科早期弟子杨益臣 领会先学做
·真实的“燕子李三”
·缅怀一代武派太极拳大师吴海清先生/
·诸葛亮学艺武当山/迟君子
·李景林是蒋介石暗害的吗?/郑志鸿
·29军大刀队传奇(下)/庾莉萍
·29军大刀队传奇(上)/庾莉萍
·纪念形意名家吴殿科诞辰一百周年/吴
·王培生对中华武学的重大贡献(下)
·“鼻子李”李瑞东
·中国历史上最深藏不露的8位绝世高手
·杨澄甫 一段尘封的秘密
·与众多太极大师“亲密接触”
·王培生对中华武学的重大贡献(上)
·中华武林百年英雄榜_金榜第一人:虎
·“铁佛脚”尚云祥
·两年前的一封信[今日回首,感慨良多]
·天童寺的禅缘/蛰龙
·感师恩/张子英
·跟李驻军学拳有感/毛 敏
·最接近陈王廷拳术原貌的“小架”太极
·谢苗,期待再次闪亮/朱家华
·立心立命继绝学,要为万世开太平/陈
·神枪李书文/鞠长辉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