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社会,高科技的发展使素有养生文化意识的中国人越来越关注起自己的生命症候。“养生”内涵大至优化生存环境,小至每餐饮食等改善生命质量的一切内容。太极拳原是一门技术,人们习惯将指导其运动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俗称谓技艺、方法或窍门。可以说,太极拳创始初衷是凝聚在所谓舍己从人的“诸靠缠绕”论高低之“武艺”上(见陈王廷的《拳经总歌》)。然而,养生却又是亘古而常新的话题。曾几何时人们拿起了“太极拳养生”这个武器?一个是专攻推手较技难免损伤的武术太极拳,一个是始终重视营卫摄养身心,追求健康长寿之道,为什么两者可以结合?它们是怎样结合的?这种结合意味着什么?考释回答这些问题,归纳无条理之文思,形成有系统之学理,昭苏人们对“太极拳养生”之正确认识,正是本文立意之所在。本文主要借助于历史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即运用文献法获取养生和太极拳的相关资料和论据;在考量、论证中采用交参文化比较法、同异交比法和因素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在发阐论点时以现实的评述与历史的解释相结合;以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及其逻辑方法解读“太极拳养生”的时代价值和学术意义。
1、典无出处
重要文献典籍中养生延寿跨越古今时空。我国丰富的传统养生内容散见于众多文献典籍中,综括起来大致有以动养生:摇筋骨动身体的引舞宣导之类,如阴康氏之舞、陶唐氏之舞、百兽率舞等;食气养生:食气盈腹,善行腹中元气之类,如仿蛇吐吸、效龟鼻息、鹿运尾闾,无骨子食气、饮露吸气、鼓腹而游(淘气)等;导引养生: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行气炼形之类,如三步作一闭气的禹步、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出土马王堆帛书导引图、华佗五禽戏等:自然养生:道法自然,自然适意,顺四时适寒暑之类,如长于水而安于水的“游水之道”、水泽野鸡虽野外觅食艰难却不愿困于笼中等;习静养生:致虚守静,无视无听,必清必静之类,如坐忘、心斋等;以德养生:“大德必得其寿”之类,如仁者寿、善养浩然之气、存心养性、修身积德等;饮膳养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烹调饮食类,如熟食“失饪不食”、蔬食“不时不食”、“不多食”、“食不语”、彭祖好和滋味,善调鼎,常喝雉羹等;药食养生:凡药五味,滋补筋骨,濡养气脉之类,如皆有大验的黄精,华佗以为佳,授樊阿食之,阿寿百余岁,又如孙思邀善以医药拯天枉求长生等;按摩养生:摩搦肢体之类,如医典《内经》所谓的“按跷”、《千金方》中的“老子按摩法”、白居易的“食饱摩挲腹”、陆游的“身衰赖按摩”等;房事养生:知七损八益阴阳可调的房中术之类,如《天下至道谈》、《合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用《千金翼方》语总结:“故其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日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同感,浏览中国古典群书,我们未见传统养生文论中有“太极拳养生”一类的记载。
2、养生高寿
人物中彭祖、姜太公、老子、乐师窦公、高僧佛图澄、名医孙思邈等都是越百岁而享尽天年的人物,他们生活的时代各不相同,养生延年的方法也各不一样,但历史都未记载他们中有人是通过太极拳养生获得长寿的。即使是得益于五禽戏而九十岁耳不聋眼不花的吴普,或者是对刀楣、单刀双戟等口诀要素、秘法均有了解,又精于养生术的道林人物葛洪,还有精武功兼养生,经常“不动成罴卧,微劳学鸟伸”的陆游,他们都年过八旬,也没有一位是由太极拳养生获古稀之年。清康、乾年间举办过多次“千叟宴”。康熙庆六十设宴招待1900多名老人。乾隆庆五十赴宴者越七十岁的达3900余人。乾隆八十寿辰时,特选一位一百六十一岁的老人为他举觥贺寿。但没有任何资料证明这些寿星之所以高寿是得益于太极拳养生。因为陈王廷创太极拳约在明亡后三十年,时值康熙在位,初创的太极拳源自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式》,技击性强,养生还不是它的主要功能,并且它的传人体系尚未形成,所以不可能在宫庭或更广大的区域传播。到乾隆故去那年,杨露禅出生,杨氏是变革太极拳和将太极拳传入北京的重要人物,然而享年八十八岁的乾隆也未能赶上“太极拳养生这件新事儿。清史稿有云:嘉庆时年有八十的曹竹斋在分析“气浮于上而立脚虚”与“静定之气”的区别时说,精其术者,无虚嚣之气,精神贯注,气体健举,内充实而外和平。他认为这种被称为古先舞蹈之遗的拳棒功夫,君子习之,即可调血脉养寿命,又应手自然,以接四面。而今看来,这就是武术的多元功能。然而当时的太极拳还在发展之中,它的拳架结构,即老架、新架、大架和小架的变化过程还没有完成,虽然乾隆年间有了《太极拳论》,但它在当时并未象后来的理论发展将太极拳带入健身养生的境界。
3、始源技击
从陈王廷《拳经总歌》所录的方法:“纵放屈伸”、“诸靠缠绕”、“劈打推压”、“搬撂横采”、“钩绷逼揽”、“滚拴搭扫”、“截进遮拦”、“攒心剁胁”等可以看到七言22句歌诀中有20句是完全写攻防技战术,其中“穿心肘”、“红炮捶”、“挂面脚”、“庄跟腿”等动作继承了中国武术“宁挨十手,不挨一肘”、“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的传统,技击性非常强。而且歌诀中没有一句涉及养生。歌诀最后2句是“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纯属谈术论道。陈王廷造拳路,《拳经总歌》是其概括性拳论。由此可知太极拳的原始技理中并无“养生”内容可考。逮乎咸丰,武禹襄得见王宗岳《太极拳论》,后人辗转传抄,被各流派奉为经典沿用。《太极拳论》是推手佳作,也是我国武术文明“反应堆”中最具哲理能量的代表作之一。从这篇太极文章中,我们发现“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与人们理解的“养生”有了一定的联系。但就其通篇而言,指导推手技艺是其要旨,精、气、神之类远末登堂入室。益寿之说自武禹襄四字密诀披露,其敷、盖、对、吞皆为一个“气”字,且他的《打手要言》以论“气”为要,可见太极拳理论到了武氏一辈,对“气”在太极拳中的应用已有深入研究,而“气”恰恰又是传统养生中千古不朽的话题。继之,李亦畲集前人论著,抄录传世。其中《十三势行工歌诀》第一次揭示了太极拳养生的新概念:“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说明意与气合,以意导气是太极拳养生的真谛。这段历史至今大致一百三十多年。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太极拳没有“养生”的明确概念和具体指南。
4、略难易套
太极拳在短短一百多年里,从豫北乡村传入北京,广播各地,走向世界,应变、创新始终是它的不竭动力。陈王廷选择戚继光建立在十六家拳法基础上的《拳经三十二式》为动作源泉,首先树立了在创造之上的再创造的“造拳”意识。如果把陈氏太极拳喻之为“陈王廷的衣服戚继光的身体”也不为过,陈王廷是站在戚继光的肩膀上创造了陈氏太极拳,那么这个起点无疑是一个高起点。在陈氏太极拳的再传过程中,为了适应传习的需要,产生了老架和新架,后又在新架中稍略难度,增加了“圈”的练法,架式趋小,动作变缓,遂派生出赵堡架。到了杨露禅进京授艺,适应习拳者的保健需要,在大架基础上开始改编套路,形成了有别于陈氏拳系的杨式太极拳流派。后来杨式太极拳为适应老年人练习,逐渐又有了中架、小架之分。考察太极拳的演变发展,武式、吴式、孙式又都是分别继承了陈氏、杨式小架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流派。这些流派的共同特点是在不同程度上扬弃了窜蹦跳跃、震足发劲、刚猛快速的旧有动作,如吴式的不纵不跳,孙式的开合活步都很典型,没有这些“略难易套”的改造,太极拳不可能有广泛的适应性。正因为这些流派的创始人顺时应人,摆脱了局限于乡里人家、宗族门户的藩篱,顺应社会保健疗病的希求,不断改造创新才逐渐形成“太极拳有益于健康”的广泛认同。
5、简化普及
太极拳的发展不仅得益于“略难易套”的奠基,更重要的是“去繁从简”的推广普及。20世纪下半叶,太极拳在传统套路的基础上向简化方向发展,从50年代中的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70年代末的四十八式太极拳,80年代的四十二式等竞赛套路到90年代的八式、十六式太极拳等,一个简化太极拳系列逐步形成。它与各流派的传统太极拳共同构成有利于当代“全民健身”的运动体系。这个体系已突破过去的“适应性”,它即适合中老年人,体弱病患者,上班族,也适合运动员竞赛和青少年锻炼。太极拳适合不同人群需求,已成为人民大众共识的“国宝”。这一发展过程不能不归功于“简化普及”。
6、文化根脉
太极拳的产生意味着给了我们第一个法宝:“创新”。同时在“诸靠缠绕我皆依”中又给了第二个法宝:“舍己从人”。这就是它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持续至今。早先体现在推手“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后来长期体现在适应中老年人运动。太极拳始终围绕“从人”而变化创造着,它象流动着的活水,给人生命力。《黄帝内经》说:天地万物“莫贵于人”。但,人生苦短,多少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太极拳始创有一百零八势,谓之“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似乎早就预示我命在我不在天,太极拳养生可以延年!太极拳“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和“不丢不顶中讨消息”的特点,始终使其与时俱进紧紧顺应人的需求而变化。它贡献的第三个法宝是将切入点定位在亘古话题“养生”之上,契合现时代最广大人群的愿望。太极拳养生具有底蕴深厚的文化根脉,由此我们从它的养生文化举隅中可见一斑。传统养生思想,它的流派分支所形成的“要慢不要快”的套路节奏,奠定了太极拳运动普遍适合人体延年益寿的基本生理需求。太极拳发展中产生的要领要点,许多都有利于人体的健康,然而<静、柔、意、气、缓则是与传统养生联系最紧密的。有了这些相通的要素,太极拳才会由技击发展为健身,进而迈入养生领域。
7、理论发展
太极拳理论的发展丰富了它的养生延年内容。最初的太极拳歌诀、拳论中没有脚步之类的提法,《太极拳论》也只有从推手角度而论的“走”与“双重”。俗话说:“人老先老腿”,步履蹒跚,拐棍助行,是人衰老的明显特征。而太极拳“上虚下实”的练法中包含有承载着人体运动负荷的步法锻炼。到了武禹襄时,他在《打手要言》中形象地总结为“迈步如临渊”和“迈步如猫行”,认为太极拳运动“其根在脚”。这与佛家、道家的养生格言有异曲同工之妙。《摩得勒伽论》中说:“比丘径行时,不得摇身行”,“不得大低头”,“当正直行”。而道家则比喻为:“行作鹅王步”(《备急千金要方.养性》),要求象鹅踱步,脚不交叉,颈项昂起,目视前方。李亦畲又进一步发挥了“走”和“脚”的理论:“劲起于脚跟,变换在腿”,“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走架打手行工要言》)。陈氏太极拳的大理论家陈鑫更有发展,他说:“上虽凭手,下尤凭足”,他还将“两腿之劲,皆由足大拇指领起”与“涌泉”等人体穴位联系起来论其劲法和经络运行(顾留馨:《太极拳术》)。后来各派太极拳对“迈步”又有许多新的阐述。杨澄甫“以分虚实为第一要义”,认为虚实“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还编成口诀:“两腿弯曲分虚实”,也认为“太极要义在里边”(《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在姿势上提出指导迈步行走的“溜臀裹裆,叠胯屈膝,折踝展趾”等要领(《吴式太极拳拳械述真》)。人从婴孩到老年是用脚“走”完人生之路的,可见脚对每天的行走是多么重要而太极拳在它的特殊的行步规律下产生发展的理论已介入人们的生活,指导着人们的养生活动。气,是人生存必不可缺的,而养生莫不谈“气”。陈王廷《拳经总歌》没有一个“气”字,王宗岳《太极拳论》有了第一个“气”字,但只点到关键的“气沉”问题就一带而过,下无旁文。《十三势行工歌诀》有了“气遍身躯”、“气腾然”、“意气”三处关于“气”的不同说法,一是讲周身之气,二是讲腹中之气,三是讲意与气的关系。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提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气宜鼓荡”、“气如车轮”、“气敛入骨”、“气以直养而无害”、“意气须换得灵”、“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等十多条有关“气”的要言。他的“四字不传密诀”:运气敷布,以气盖彼,以气对彼和以气全吞深化了“气”的运用。后人李亦畲较为准确地提出了“以意运气”的概念,并指出“炼气归神(《五字诀》)这样一个更多地可被养生所用而不是仅对“彼”所言的用语。从“以心行气”发展到“以意运气”,太极拳理论家开始注意起气的运行。李亦畲解释“气沉”时说:“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到陈鑫论太极之气就更具体了,什么“清气”、“浊气”、“中气”、“横气”、“元气”、“浩然之气都用上了。但“此言任督之升降顺逆,佐中气以成功”(顾留馨:《太极拳术》)却是他的最具体地对太极拳养生的贡献,而且是别人没有这么深刻认识和论及过的。陈鑫将心、意、气、经络联系在一起融入拳理,丰富和发展了“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形成了有利于太极拳向养生方向发展的理论雏形。
8、边缘学问
冯伯英著《中国医学文化史》认为,中国人发明的武术功夫等都有益于健身祛病,其中包括太极拳。他说:“作为一般拳法,锻炼、运动身体而已”,但究其根柢,“其内里功夫,则在经络气运行”。由于人们的普遍认同,《现代汉语词典》的“太极拳”词条的注释是“动作柔和缓慢,既可用于技击,又有增强体质和防治疾病的作用”。《长寿精要》一书的运动健身篇列入了太极拳治疗关节炎的有关文章。近年出版的养生保健要诀丛书之一《抗衰老要诀》,在“抗衰老的运动疗法”一节中介绍了太极拳。也许太极拳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养生文化果实必然会凸现出来而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现代医学理念、科学革命、教育改革、市场需求等的发展,社会体育、休闲体育、老年体育、康复体育应运而生,设置《传统养生学》成为这些学科的必修课程,而太极拳是这门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于是产生了“太极拳养生”的新理念。太极拳是一门学问,属于武术;养生也是一门学问,它们的共通之处构建了一个交叉边缘带,而这个交叉边缘带是可以继续扩展的。这似乎给我们昭示一条门津:发掘太极拳的潜能,创建“太极拳养生学”为当代养生服务,必将水到渠成。我国的导引养生源远流长,但它的运动方式不外乎单式的用意、运气、活动肢体;另一种则是按摩,主要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它也是分动进行,如搓手浴面、按摩涌泉等一个一个动作分开来做。而太极拳不仅具有用意、运气、活动肢体等传统导引术的优点,还有势势相承,绵绵不断,贯通一气的特点。这一特点有利于人的精神和气息较长时间集中在自身体内按套路规律运行,这是单个动作所不具备的。以信息论机制来理解太极拳柔和缓慢、绵绵不断的弱而持久的刺激,能使脑电基本节律同步,这种维持较长时间的正常有规律的脑电波,显然是有益于人的大脑皮层及各受支配的器官系统的健康的。就其这一点,太极拳的导引养生功效就别具一格。其二,太极拳是一项“动中求静”的运动,它对坐忘、心斋、心养、坐禅、面壁、静坐等几千年来以“静”为主的静功养生是一种挑战。那种择居地、遁山林的修身养性方式,对现时代闹市喧嚣、车水马龙氛围中的大众健身养生显然和高曲寡,干扰甚多,效仿甚少。太极拳则不然,它有闹中取静、足径通幽之功能,因此在城乡各地都普遍受欢迎,推广到国外也是如此。这就是现时有人称太极拳是“黄金项目”的重要原因。其三,太极拳养生是发挥太极拳养生内涵,指导人们养生活动的一个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太极拳文化具有多元性,其中的养生文化道理深邃,是许多人结合我国传统养生长期实践体悟得来的,它的技理主要为拳术服务,以如何制胜对手为出发点。从“凡经络皆益于拳”可以看出,太极拳吸取、融入经络等养生内容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打好拳,而不是以养生为主。现在人们把“太极拳养生”单独从太极拳的多元文化中提挈出来,试图弘扬其精髓,那么势必会突出太极拳的养生文化,发展、发挥其养生内涵。作为一种技艺到形成为一种文化,作为文化发展为一门学问,作为学问开设了课程,乃至可望拓展为专业,“太极拳养生”的前景将比上世纪更明晰,它将在新世纪集中国传统养生之大成于太极拳的特殊运动形式中,给人类贡献一份养生文化之精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