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各地音像城的武术专柜,翻开那琳琅满目集百家之长的各派拳师的拳技碟片不难发现其中大部分竟都出自主编或总策划张大为之手。经与业内人士一打听,各出版社或音像公司之所以都纷纷邀请这位武学名家张大为,并非因其曾是开明音像出版社的社长和总编,主要还因为他是一位与武术界有着浓厚渊源、博学多才的武学大师。在拜读了张先生的众多论著后,我有幸拜访了他。
京韵京味皇城根,学文习武育英苗
每当来到位于皇城根的景山东街,看着景山高高的红樯就会给人一种到了皇城脚下和历史沉淀的感觉。张先生自小便住在对面那条十分著名的胡同三眼井的一个小四合院里。当年毛润之在北大红楼图书馆当管理员时,便住在同巷的大学夹道。难怪看到张先生的不少文章都用了“曾邻之”的笔名,原来还曾是伟人的邻居。
走进张家小院,很快便会把你带到半个世纪前老北京的感觉。张大为出生在河北遵化,也是著名抗日大英雄节振国的老家,祖上是随清军入关的镶黄旗兵,解放初期随祖父迁居进京到了皇城根一直至今。从张先生身上的侠义和豪气便可感到这一环境对人物塑造的功力。
据说那个年代,张家周边一带有不少的武术社。东华门的“健身”,北海后门的“四民”、北新桥的“普育”,还有三眼井后身嵩祝寺后小庙中的“杨家将武术社”。邻居中还住着一位败落的清末武举,由于祖父十分喜爱武术,天天练拳,无疑这对幼年的大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5年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大为在祖父的安排下踏入了武门。启蒙老师是祖父的好友李(瑞东)氏太极、太极五星锤的传人程全宝师傅,随其学习少林拳。数年下来,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功。程师见其十分喜爱长拳,而自己又主传太极。程师不囿于门户之见,亲自引领弟子改投戳脚翻子大师吴斌楼门下,这种高尚的武德在五十年代的武林中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故也使幼小的弟子心中留下了为人要厚道豁达,摒弃门户之见的深刻烙印。
五十年代,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中华武术可谓枯木逢春,全国武术运动会连连举行。在藏龙卧虎的北京城,经常荟聚着全国的老一辈武术家和各地武林高手。少年大为跟随两位老师观摩交流可谓饱足了眼福,开足了眼界。
侍师学艺十八载,十大本宗数大为
张大为自1959年15岁拜在吴斌楼门下,随师学艺,直至1977年师父去世,屈指算来整整十八年。
当年吴老师收徒十分谨慎,一般都要有人介绍。他曾在《寻师访友要言》一文中明确指出对徒弟的要求:“人格正派,品性温柔”;“进门三个月不传技术,因为要看他品性人格。守规法者,传;性情浮者,坏者,除”。对带艺投师者,“先盘问以前学艺根本,如前师开除者,不收留,前师命其寻师者,即可收留”。
张大为由于是带艺投师要求更严,则由前师亲自登门推荐,学校班主任书面认可,家中祖父亲领陪同,方被吴斌楼纳入门下。当年先后入门投师的弟子有十几人,均可谓北京各名校的学生。仅北京四中就有张大为和乔宗淮、于逊、赵东海、张安东五人。据悉吴斌楼当年还在日记中圈点了张大为等10位弟子列入“本宗”。但是令吴老先生遗憾的是,这10位本宗中没有一人从事武术专业。尽管都坚持习武,而在武学方面有所建树的,如今却只有张大为一人。可喜的是,其他人均已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部级、司局级干部和负责人),分别在政府各部门担任要职。一位民间拳师能教出这么一批能文能武的有用之才,实不多见。
由于张大为生性聪慧肯学,深得老师喜爱,故而时常带其走访武林好友,和参加北京的武术观摩表演活动。数年下来,受老一辈武术家的熏陶,使其不仅在技艺上有长足进步,同时在武术方面看了不少书长了不少见识,更对京城的武林轶事、趣闻了如指掌,这为他日后在武学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1972年文革后期,大为大学毕业到部队锻炼回来,又开始协助老师编写《枝子拳谱》和《岳民散手十八式》等资料,并油印成册。过去弟子们只有油印的单页姿式说明,自那以后,带有对各姿式详细说明的讲义手册经师父盖了印章后开始在弟子们手里传阅收藏了。
大为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师父的“秘书”,师徒两人更是情同父子。1977年初冬78岁的吴斌楼凌晨雪地练功,不慎把髋骨摔成粉碎性骨折,卧床不起,也是由大为和几位师弟伺待左右,直至师父去世。
潜心专研成正果,修得武学一奇才
吴斌楼的武功和为人在北京武术界是有口皆碑的,然而吴斌楼真正在武学方面的许多贡献仍是鲜为人知的。吴老曾存留不少古拳经、拳谱,比如《温家教育术》、《技术礼论》、《架子棰谱》、《燕青翻子拳谱》、《连环剑谱》、《锁手棍谱》等等,这些祖辈流传的拳谱虽然有较详细说明,但是也只有门内拳师可懂,更有大量拳械却只有姿式说明。有人曾统计吴老师一生共传了89趟拳械套路,其中仅戳脚翻子门内的拳就传了38趟,更有许多的功法和技术理论则掌握在极少数弟子手中。老师的突然去世,给弟子们带来许多困惑。
如何传承先师留下的宝贵遗产,将其挖掘出来,传授与人,奉献于社会。作为老师“大秘书”的张先生自然率先挑起了此项重任,他一方面携同师弟洪志田、钟海明等人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体育报》、《武林》、《中华武术》、《武术健身》、《武魂》都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大量的专著与文章达数十万字,介绍弘扬这门传统名拳。特别是新近出版的《吴斌楼戳脚翻子全书》首次全面系统地披露了这一传统名拳的技法、拳理与功法,在传统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另一方面他多年来到处搜集武术方面的史料,对其进行潜心研究。在《戳脚翻子源流初探》一文中对这一传统拳种及其在河北、北京、东北等地的流传进行了较深入的考证和研究。此时张先生的视野和足迹已不再局限于本门本派的武学,在多年苦功的基础上,八十年代末他在国内首家编撰了《中国武术名人录》洋洋数十万字,收录了古今众多武林名家,搜集古今武林书籍名录五百余册,期间还搜集整理了近200条武术谚语,出版了《武术谚语释义》一书。由于他的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加之他在其他领域的丰富阅历,使其在武学方面的造诣不断提升。他继承了吴斌 楼提出武术要讲“三术”即“技术、艺术和医术”的思想。不仅在武术史学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他的《试论武术流派的产生、繁衍与发展趋势》在首届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上获优秀奖,更把艺术思想融会贯通于戏曲之中,成为著名的戏曲艺术评论家。
此外在多年从事音像事业的基础上,配合太极拳的推广组织编辑出版了系列太极音乐,配合各出版社、音像公司的需要主持编辑、制作出版了数百套中国民间各武术家的拳术、器械的演练与教学片。为中华武术的展现和民间传统武术的挖掘整理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正是张大为先生在技术、艺术与文字方面深厚功底的原因,致使影视音像界投资人千方百计找到这一武学奇才来主导武术相关项目的制作。
数小时的采访瞬间而过,与张先生一起聊天总是那么令人愉快,给人以豪爽之气,还可学到不少的东西,而他在武学方面的博学却总会给人留下神秘而深不可测的感觉和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