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武术散手之我见/刘立国
·主动制敌“六法”/邓许庚
·举手投足有分寸 称彼来力无
·古本真传锁制降伏秘技/邓付
·实用散手二十四式/张洪国
·武术散推手中拿法类常用技法
·女子防身反击之摔法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实战技击>散手技法> 正文
武术散推手习练要德技双修相辅相成(二)
来源:《搏击》 2009年第9期 作者:王风朝 王凤阳 点击: 发布时间:2009-11-10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四、武技与武德
  
  1、武技基本涵义和内容
  武技是关于搏击交手的具有操作意义上的技艺、技能、技巧、方式、方法和战略战术等,是武术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武术生存发展中最基本的内容,正是由于有了技法才能称其为武“术”。
  远古时代,人们为求得生存,全力学会战胜凶禽猛兽和敌人的方法,掌握了跑、跳、投、闪躲、翻滚、拳打、脚踢、摔倒、擒拿等基本技能;自从人类开始使用武器,便同时产生并不断积累运用武器的经验。经验教训的不断积累与升华,攻防格斗的技击之术也就成型了,并一代代传承下来。武技经过多个朝代的发展,形成了各有侧重、不同门派的技击术,共同遵循制人而不制于人的原则,并以技击得胜为目标。武术中的攻防转化是瞬间、快速、绚丽多彩的,在技击中攻与防阴阳相对,攻能转化为防,防也能转化为攻,“攻不胜防,防不胜攻”,里面充满辨证法的道理。攻是为克人取胜,防是为保护自己,也是为了克人制胜,均以胜利为目的。而攻防、胜败可以相互转化,“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真正体现了武技的奥妙。动与静、刚与柔、内与外、正与奇的矛盾关系,遍寓于武术运动中。“极柔软而后极坚刚”,因为刚中可寓柔、柔中能寓刚,刚柔能相克相生、攻防合一,动静、内外、正奇同样如此,武技的魅力与自身结合的复杂性、多样性分不开。
  “远打、近拿、贴身靠摔,踢、打、摔、拿融为一体,打中带摔,摔中有拿,拿中含打,手中有手,劲后有劲,空灵为首。快打慢;多打少;力大打力小,依力降十会,灵巧能制拙,依巧破千钧;刚极柔不防,柔极能克刚;不伤人而战胜对手”是中华武术技击技法的精华,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代表了武术发展的历史方向,是当代须要继承与发扬的部分。习武者在交手中,双方闪赚腾挪、窜蹦跳跃,忽然远距离攻防,转眼贴身近战,踢打摔拿皆在其中;看似险象环生,但又互不伤害对方,以技术与经验而取胜;以高雅神妙、不伤人战胜对方技艺的画面,展示出高于西方搏击“争凶斗狠、血腥残暴”的中华武术技击魅力与境界,让地球上所有各类搏击爱好者为之倾慕;展现中国武术风采、赏心悦目的“技击艺术”,以具有鲜明中华民族武技特色和风格的徒手竞赛模式,引领世界搏击赛场向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
  2、武德教育与武技精湛
  武德是武技发挥和运用的准则。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谷梁法》中就告戒习武者,必须“德”、“技”兼备,“道”、“术”兼修。武术界历来鄙视不讲武德的恶习者,各门派均有“习武先修德”和“短德者不可与之学,丧理者不可与之教”之说。“崇武尚德”四个字不论在以前和现代,对于习武者而言都必须遵循。“武德高尚、武风正派、武礼谦和、武技精湛”是新时代武者的规格标准。
  武技精湛,重在刻苦用功。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据国家不完全统计,可达129个拳种之多,有单练、对练、又有集体练;有套路演练,又有竞技实战;有对抗较量,又有健身养生;有传统的又有现代创新发展的。古人云:“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又道“场上一分钟,场下百日功”。“要练武、不怕苦”,从站桩、踢腿、翻腰基本功开始,到组合、分段的基本技术练习,直至掌握精湛的技艺。武术练功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九”和“三伏”是一年四季最冷和最热的日子,这是要求习武者不但要练出一个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强健体魄,还要练出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不经严冬冰霜苦,焉得梅花放春香”,这是一切成就者的真理。
  “会、对、好、妙、绝”这五字诀是传统武术品评技术高低的一般标准。说的是:学会了不一定对;练对了未必真是好;练好了还称不上是妙;练到了妙处还未必能称绝。艺无止境、学海无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习武者应当永远保持谦虚好学态度,对技术精益求精,善于博采众家之长,掌握精湛的武技,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施展高超武技见义勇为、保家卫国,“行德”、“立德”,体现一名习武者的人生价值。学习武术要端正学习目的,没有理想和奋斗目标,学无动力、没有毅力学不到真本领。有的人只想会个三招两势,不受别人欺负,没有多大抱负,一旦碰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半途而废;有人是想学点武技,好在人前显威;甚至有人侍武伤人,干些打架斗殴、扰乱社会治安的坏事,这样人会成为社会的败类。
  武技精湛,是习武者武德的反映,也是从武者敬业精神的表现。没有精湛的技艺和渊博的知识,难以达到理想的成效,还可能误业、误人、误己。同样,武技好而武德不正,就会败坏武术门风、成为罪人。只有把武德教育贯穿于技术传承训练的始终,才能收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最佳效果。武技精湛体现在不同方面,在与拳友交流切磋时,不伤其而胜之,使之心服口服,而不应以伤残对手显示自己拳技“高超”,这是不德之行;当国家利益、人民财产生命受到威胁时,需要我们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时,就应当毫不犹豫的运用武技将歹徒制服,此时需要习武者有过人的武德、胆量和高超的武技,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修炼中必须精湛武技。
  
  五、武术交手训练与比赛首要解决的认识问题
  
  1、分清敌我性质是交手的首要问题
  武术徒手搏击术从技术角度看,可以用于正当防卫、敌我搏斗,技术与战术没有限制,为了解除对方战斗力,战胜对方,最好生擒活捉,也可以伤残直至消灭罪犯、敌人。在敌我性质的交手中,如果做不到“一击必杀”、“出手伤敌”,致使敌方丧失战斗力,说明自己“功力不够”、“功夫不到家”。其技术要领在于技法、劲力地使用超过敌人的生理极限。武林前辈在汗与血的积累中,传下了许多在敌我性质格斗中行之有效的警句格言,告诫传人不可心慈手软,如“人无伤虎心,虎有食人意,举手不留情,一狠、二毒、三要命”等。
  武术徒手交手技法也可以用于传承训练和竞技比赛,不伤人而战胜对方,正是由于具备这种功能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在生死格斗或体育性、商业性交手比赛中,双方所运用的“踢、打、摔、拿”技术是相同或相通的,区别在于“量变而质变”、伤人与不伤人的“度”之把握。人体生理极限的临界点,即是我们在习武中所要追求掌握的“度”,当训练与切磋、比赛中就不能超过这个“度”。如果在比赛中求胜心切、“心头渐火”,以致于“杀机顿起”,出重手突破人体生理极限,将对方致伤、致残甚至致死,这就不仅是武德有问题,而是故意犯罪、违犯法律了。
  千百年来武术传承中一直遵循这个客观技击规律,不仅在技术上强调“打着容易摔倒难,摔倒容易制住难,制住不伤人、令人心服为高”的价值观念,在武德上也有明确的要求。习武人要认识到:“让人一拳理不亏”、“绝技只对暴客施”、“天下武林是一家”,所有习武拳友都是“武术”这一同门兄弟姐妹。人在交手中的技术动作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思想意识”、“武德”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必须加强武德宣传教育,分清敌、我、友界限。只有做到“武德为本”才不会去故意伤人;要做到不伤人战胜对手还要刻苦练习提高武技。在武德要求下,苦练“手头有准”、不伤人战胜对手技术是习武者追求的发展方向,让遵守武德的理念在每位习武者心中牢牢扎下根。
  2、捅破意识深处迷惑思想的那张窗户纸
  由于有一些习武者分不清交手性质,误把武林前辈传下的在敌我性质格斗中行之有效的警句格言,当作传承训练和竞技比赛的指导思想、格斗原则,信奉武术交手就是“场上无兄弟、举手不留情”,只是追求拳脚击打发力超过对方生理极限而取胜,采取杀伤性取胜战略,在交手训练与竞赛中奉行“比谁狠”,导致高伤害率、高淘汰率,这是意识深处分不清敌我性质的那张窗户纸迷惑了我们的思想,由于认识错误造成指导思想错误而导致的恶果。

当一个习武者只是在追求练习超过对方生理承受能力极限这个度时,可以练出这个功夫、能力,做到出手就伤人,但却把握不住这个度,因为从一开始练功就没有控制这个度,即“手头没准”。正如媒体报导的某人在与拳友交手切磋交流中,将其打伤,被迫赔偿医疗费5000多元,还洋洋得意炫耀自己功夫“高”时,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愚昧、可悲。由于只是追求突破对方生理极限的度,师兄弟在交手练习中失手致伤,造成终生遗憾,甚至有的反目成仇。
  每个人生来不具备交手技术,在父传子、师教徒的传承训练过程中,只有不受伤才能天天学,只有天天练才能逐步提高,以致达到较高水平,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在更大范围内切磋交流、竞技比赛。武术交手训练与比赛的前提是不伤人战胜对手。
  六、武术散推手训练是修养武德精湛武技的科学方式
  武术散推手训练中运用拳术踢、打、摔、拿各类技术招法,互以对方动作而随机变化进行徒手竞技练习,是双方智力、体力、技术、技巧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较量,能够锻炼人的各类感知觉、反应能力,提高身体灵敏、速度、劲力、柔韧等素质和技术水平。以持续力用劲方式为特征,以柔克技法见长,较有把握做到对抗竞技而无伤害,高雅文明。武术交手从攻防内涵上看,应是“智慧型”运动、是技艺的展示,武术散推手训练达到一定水平时,在一攻一防、虚虚实实中反复练习,在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随机应变,既有对抗性,又有趣味性,把武术的攻防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散推练习中,运用“柔克”打法顺势而为,“借劲”、“巧劲”可以较为省力地战胜对方。学习者训练的积极性高,对技术的掌握也很快,在练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改进、探索、提高。
  1、武术散推手训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武术中踢、打、摔、拿是各拳种共通的几类技术方法,由于在训练实战中为了避免伤害事故,历来大都是做假想性或象征性的点到为止,由于实践不足就难以提高技击水平,而自从祖先发明推手训练方式以来,练习时双方可以运用周身之妙,彼以刚来,我以柔应,柔中有刚,人所难防。即使在不用护具设备的情况下仍可以进行安全的训练,不仅消除了师傅的顾虑之心,也解除了徒弟的心怯之感。由于推手训练较有把握地解决了安全问题,也就可以长期坚持、系统训练徒手技击技术技巧,尽其所能提高交手技术水平,这是我国武术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创造性成就。
  持续力也称“柔劲”、“长劲”。在交手中从身体不接触状态到双方接触时,由于柔克技法本身特点是受力方一般不产生形变,而获得加速度产生位移。在双方较技中一般表现为推动、发出、摔倒、拿住,其运用水平较高后,在打、踢中也可以运用持续力,可见输赢而又可以做到不伤人。通过实践的探索得知,散推手训练能够做到保证对手安全,又达到制胜的目标。经过正确的训练,可以做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可缓随”,刚柔收放自如,不仅可以战胜对方,还可以达到生擒活捉的完胜效果。
  2、武术散推手技术训练途径是提高技击水平的正确道路
  自古以来武术传承中就非常注重不伤人这个问题,不仅在武德上严格要求,在交手切磋和比武中均有要求,技术上也有可行办法,否则武术技击术不会一辈辈传下来,而只能留传空架子。即使你的工作是特种兵、武警、公安干警,将来面对的是敌人、罪犯,可以“出手伤人”,而在你学习训练中也要采取不伤人战胜对手技术训练途径,否则还没有毕业、没出新兵连就因伤残而淘汰。
  当你在交手训练中,从时时注意掌握这个“度”开始,有控制的接近对方生理承受极限这个度,一步步地就可以练出“手头有准”。而手头有准后,遇到歹徒行凶作恶时,需要自己正当防卫,而又不具备生擒活捉条件时,法律允许伤残直至消灭罪犯、敌人;而在武术交手竞赛场上,就很正常地把握住这个度,不伤人而取胜,这是符合双方利益的明智之举。对于这个武术交手训练中的客观规律,认识并遵循它,就可以快速提升到高水平境界。不认识或违背它,只会练成“杀手”,出手伤人招致无穷的后患和难以承受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牢狱之灾。
  在交手训练过程中如果只是主观地从提高杀伤力入手,别说没有人能陪你练,即使是相同认识的练功伙伴愚昧地在一块儿练,不是你伤就是他伤,遗憾的事总是必然发生。客观地看,不是愚蠢的伤人就是被伤,损失极大。一个人很难在多年练功、比武过程中,侥幸遇到的都是低于或不高于自己的对手而处于优势。这次伤了胳膊,下次伤了腿,伤不了几次就不能再练了,不可能练成高水平,伤人取胜训练是错误的习武方法、道路。
  在武术交手技术练功过程中,一步步从不伤人战胜对手的修练中寻求有控制的“手头有准”,功夫提高后就可以同时得到伤人的功夫,因为“控制能力”包含着“突破对方生理极限能力”,可以由“从人”达到“由己”,提高交手中的“自由度”,这是正确的习武练功方法、通路。在与敌相搏的交手中, “一击必杀”、“出手伤敌”、致使敌方丧失战斗力的高超武技,是在不伤人战胜对手的修练中获得的。这与“一枪一个”击毙敌人的神枪手,其绝技是从打纸靶训练得来的道理相似。运用中国武术修炼体系中符合科学训练原理的练功方法,是认识、把握武技劲力的必由之路。正确的习武者每天练功练的就是技法、劲力的运用与把握,找的就是“运用有度”。中国武术在发展中,已经具备不伤人而战胜对方的技法,习武者应当追求、提倡、继承、修炼、发展不伤人而战胜对方的正确方向、技术训练途径。
  3、通过武术散推手训练方式更好的修养武德精湛武技
  武术散推手训练以涵养武德、交流切磋、取长补短为出发点,以相互提高技术为目的,有助于技击水平的稳步提高。散推手训练把“点到为止”发展为“点到不止”,点到为止没有实际结果,不能用于实际训练和比赛;“点到”是不伤人,“不止”是有结果;把踢伤、打伤对方取胜发展为放倒或制住对方取胜,由科学地使用技术手段消除攻防技击伤人的后果,通过提高运用技术的质量来避免伤害。经传承教学实践的统计,在进行散推手训练200--300小时左右,受训者的协调性、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而爆发力也可以基本达到收放自如,在这样的技术水平下进行比赛“实战”,可以较有把握地保全自己、制服对方。
  武术散推手训练选择“武德之圣道”统制“武技之诡道”,突出体现武德与武技完整结合之和谐。许多散推手习练者在训练中,随着水平的提高,体认到要想使一个人致伤、致残是多麽简单的事,意识到了与人交手是伤人还是不伤人,其实是心中人性与兽性究竟谁占上风的问题,而支配二者的就是武德。武术散推手训练方式是科学、系统而且功能完备、经济、高效的交手训练方法,不仅提高习练者的高超技术,又是落实武德修养的具体途径。
  习武之涵养道德可以功夫上进,练拳是否达到大成(高深境界),还是小成(一般境界),道德修养程度是关键因素。武德决定着习武的成败和水平高低,武德决定着习武者的归宿和社会价值,武德指导武技的修习与应用,武德指引习武者的人生正确道路。历代武术宗师之所以有高深的武功,除了勤修苦练,还在于有高层次的武德和心性修养。古人云:“练武不修德,必定要着魔”。明武德者有益于自身,也有益于社会。根据习武者的武德层次,古人曾将习武者分成五种类型,即武痞、武霸、武侠、武师、武圣。武术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工具,有德者用之,保家卫国、护善惩恶,成为英雄义士,众人景仰,流芳百世。无德者用之,作奸犯科,鸡鸣狗盗,沦为歹徒鹰犬,终或丧命辱身。
  德以技显,技以德生。加强武德修养,重在“为德”、“立德”,不能仅仅懂得“武德”是什么,而要怎么样去“为德”、“立德”,达到武德的要求。论武德、明武德是为了做到,不去做、做不到就没有意义,武德是做出来的。武技支撑武德的养成,习武者练到手头有准是技术基础,武德修养是不伤人战胜对手的灵魂。保家卫国、见义勇为需要高超的武技,没有武技水平,不能“行德”、“立德”。武技水平低下,只会伤人滋事,酿成的恶果难咽。
  武德与武技的关系是“红”与“专”的关系,武德和武技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武德与武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武德、武技作为武术的组成部分,是每位习武者毕生的追求。以德促技,把武德与武技这两方面有效的结合起来,就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武术人才。武林人士总是将武技与武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无德无拳”、“文以评心,武以评德”,有道是“功夫有限,仁者无敌”。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古本真传锁制降伏秘技/邓付凤
·武术散推手中拿法类常用技法例解
·武术散推手中摔法类常用技法浅探(一
·散打基本腿法解析及练习方法/刘映海
·散打中的节奏运用技巧/鲁海安
·连削带打---截拳道胜战之道
·清真十趟弹腿攻防实战绝技/张 凯
·截拳道与世界功夫的比较
·传统武术高手打架谈
·连削带打---截拳道胜战之道
·散打基本拳法和摔法/刘映海
·李小龙空手入白刃/张 红
·翻子拳“八快手”实用技击法
·防身自卫技法(阮自芳 高国新 高步新
·散打基本腿法解析及练习方法/刘映海
·武术散推手中摔法类常用技法浅探(一
·研武杂记之——破解篇/程元江
·《孙子兵法》与武术技术之技击/王兆
·街头自卫格斗八大策略/吴东曙
·内家拳搏斗的真正意义/袁康就
·武术散推手中摔法类常用技法浅探(二)
·重量级拳史上最具威力的十大“杀手锏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