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八卦弟子怀念恩师张极甫 精
·八卦“治”中言:下盘功夫最
·八极拳小架
·解读开门八极拳之“开门”二
·解读开门八极拳的核心之“六
·解读开门八极拳之“八大招”
·林朝珍谈习练太极拳和八卦掌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传统功夫>八极拳系> 正文
八极门“把棍头”兼枪带棒 演练别具一格引关注
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1-05-09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浅说八极门的“把棍头”

  文/袁守瑞

  八极门的棍法有两套,一是“行者棒”,二是“把棍头”。行者棒是单练套路,把棍头是对练套路。行者棒来回五趟,把棍头前后三番(就是说有三个相对独立的段落)。前两番短,以基本动作为主;第三番长,内容比较丰富。

  要说八极棍法的渊源,根据八极门内的谚语:“康大力的棍,吴钟的枪,短打擒拿数李章,刘三闪的八极天下扬。”那么八极棍法应该源自康大力。但吴钟毕竟是一位武学大家,他和康大力、李章、刘三闪三位武林高人结交换艺以后,将四家技艺综合升华,对拳、械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正因为如此,吴钟才被公认为是八极门的开山鼻祖。

  有人讲八极棍法源自少林,但具体是如何传到康大力或其他人,又演变为八极门的棍法,恐无从考。尽管没见有人拿出八极棍法源自少林的具体证据,但我感觉还是有点靠谱。说到棍法,精通者首推明朝抗倭名将,曾是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1528——1588)上司的俞大猷(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1503-1579曾任福建总兵官)。他行军路过少林寺,特入寺考察少林棍法,发觉少林棍法尚有瑕疵,当时的方丈也认可俞大猷的看法,故特派两名寺僧随军向俞大猷学习深造,以丰富、完善少林棍法。俞大猷著有《剑经》,虽名《剑经》,皆谈棍法,不可不知。在戚继光的名著《纪效新书•短兵长用说》中,将棍归为短兵,是因为“一棍不过六七尺,又欲两头双使,而两手握开,所剩棍头不过尺余。”戚继光重视棍法,认为“用棍如读《四书》,钩、刀、枪、钯如各习一经,《四书》既明,《六经》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则各利器之法从此得矣。”故一谈讲棍法,戚继光不惜篇幅,在《纪效新书》中附图并全文引用了俞大猷的《剑经》。可见戚继光对俞氏棍法的珍视。还有一部讲棍法的著作就是程宗猷(字冲斗,1561——1636)的《耕余剩技•少林棍法阐宗》。

  早年曾见先师手抄《剑经》,可惜先师早逝,未及对棍法追根穷源。由于上面介绍的两篇棍法文献专业词汇太多,我水平有限,看不太明白,可看图感觉还是和八极棍法很是接近(见图1与图2的对比),固有此推测。此论仅是笔者感觉,八极棍到底是不是出自少林,还俟武学的专门研究者考察印证。

  先师讲八极棍法讲八个字:碰、砸、劐、挑、滚、翻、挤、塞。《罗疃谱》写作:粘、捻、挤、靠、擭、挑、掤、闸。大同小异,比如滚翻即是粘捻,挤塞如同挤靠。其他大约是方言口语和白字的原因而略有出入。

  “把棍头”的特点我认为有四。

  其一,兼枪带棒。八极棍法不像现在那种抡起来呜呜生风的花架子 “棍术”。不论是行者棒、把棍头,还是八极枪,其中横抡都只有一势,也就是说不排除用横抡之法,但绝不以横扫为主。余者都是或螺旋而入,或直出直入,或上挑下砸,所谓里占外拿,棍走立圆。这样的招法比横抡路线近,从而速度快。彼棍迎面而来,你防且不及,哪有时间将棒抡起!那怎么对付对方的横扫呢?首先是近身,一旦靠近,抡棍基本就不起作用了,何况还有抱棍、戳棍等防守方法。进身以后兼用枪法,以“点”进攻,距离短,速度快,面积小,压强大,防范也就有难度了。程宗猷在《少林棍法阐宗》中写道:“谚云:打人千下,不如一劄(劄同扎)”,“不能受劄者:咽喉、鼻、心、胁、腹、虎口、膝臁;不能受打劈者:太阳、脑、头、耳、手指。究其用,劄打其手者,使难持棍;劄打其臁膝者,使难出入;劄其心胁者,使难遮拦,大抵上下易遮,而心手难架也。”

  其二,贴身挨靠。八极拳讲的是挨傍挤靠、粘连黏随,八极棍法也不例外。对棍时,两人的棍多是黏着走,见缝插针,挤步逼近,马步吃人。因为是粘黏着走,不像一般的对棍,光听当当响。八极对棍即便响,也因为是插花滚翻的招法,出声也和其他的对棍声音不一样。当然,虽说此棍是走粘连黏随,但也不时断开,攻其不备。

  其三、攻防一体。拳谚说“打人必露空(音:kòng)”。所以八极拳对练,一只手进攻的同时另一只手防守。八极棍法理念相同,进攻方进攻时要防好自己的漏洞,防守方守护时见对方破绽同时进攻。单纯防御,总是被动,积极的进攻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其四,不丢不顶,后发先至。就是说八极劲包含了太极拳的听劲。其实万事一理,殊途同归,什么拳不讲究听劲呢?两人的棍一搭上,就要坚守中道。“丢”了敌方就进来了,而“过”了犹如不及。听劲就是彼不动我不动,彼一动我先动。双手阴把将棍抱定,即是用一根棍护住了全身。先师讲,你不要把棍简单地看成就是一根棍,要把这根棍看成是一堵墙。你看这古老的理念是不是听着挺新颖呢?我理解:棍虽是一条线,但在接触点这里形成了一个把两人隔开的平面,而且是一个随时能变化方向和角度的平面。两人持棍对峙时,你在墙这面,敌在墙那面,应该是彼此都很安全的。只是等待对方“丢”了、 “顶”了,或者是你设法让对方“丢”了、“顶”了,然后抓住时机,到墙对面去袭击敌人。而遇到高手呢,你感觉不出他“丢”或“顶”,他一样能深入对方领地袭击。

  把棍头具体的招势很多,诸如:花子寻门、插花、劈砸、滴水、轧棍、填棍、点棍、跨马棍,砸跪膝、白猿托刀、白马回头、花郎寻梅等。还有先师讲的“涮”棍,《罗疃谱》写作“顺”棍,我觉得写作“甩”棍也很形象。因为方言口语的原因,我不确定是哪个字。这是一种迅速以两手握住棍的一端,将另一端直线或斜线击出,力在彼端的招法。你看,握住棍的一头,顺达地将力贯到另一头,是不是写成顺、涮、甩都有道理呢。

  把棍头演练不仅实用性很强,也具有不错的观赏性。如果二人动作熟练,步法灵活,那种迅速的贴近严丝合缝,敏捷的进退脚下生风,行云流水般的粘黏柔和而巧妙,风驰电掣般的袭击顺达而刚猛的演练,具有一种韵律感,对比其他的棍法自是别有一种风格。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我有幸向先师王金声先生学习了行者棒和把棍头。当时我十六七岁。后来因去插队,田间劳作十分辛苦,又没有人和我对练,就放下了。1973年底先师病重,我赶回京看望,探病购药之余,和先师之子王京雨练起“把棍头”来,还是相当熟练。可是因为师兄弟们在一起都是以练拳和散手为主,于器械上重视程度差些,竟至前些年大家凑在一起想整理先师留下的东西时,复习起把棍头来竟有几处卡壳了。请教了几名练过把棍头的师兄,也都记不起来了,几年苦思冥想,也理不出头绪。谁知去年和京雨师弟不经意地边回忆边比划,倒把套路给顺下来了。前不久和罗疃李氏民国九年的老谱校对,竟是毫厘不爽,实是幸事。由此一例推测:由于种种原因,各门各派武林前辈留下的技艺很多已经散佚,比如我门的把棍头,已是谈者寥寥,现在是急需抢救这些文化遗产的时候了。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八卦“治”中言:下盘功夫最重要 劲
·解读开门八极拳之“八大招”/黄玉柱
·中央国术馆韩传八极拳/李会宁
·八极拳与太极拳文化内涵抉微/李会宁
·八极拳文化与理论研究之——八极拳的
·八极六合枪精要/李会宁
·中国八极拳第七代掌门人吴连枝
·八极拳二十四翻手
·八极拳老架及图解/提供 朱宝德 整
·“神枪”李书文《八极拳谱》析义
·八极拳的技术运用
·霍殿阁是怎么死的?/韩起
·从八极拳架的训练看武术圈的迷失
·中国八极拳第七代掌门人吴连枝
·《易筋经》与八极拳哼哈二气数息法真
·八极拳老架及图解/提供 朱宝德 整
·八极拳二十四翻手
·八极拳的技术运用
·中国八极拳第七代掌门人吴连枝
·霍殿阁托起八极拳的辉煌
·从八极拳架的训练看武术圈的迷失
·八极拳哲理与文化内涵探真
·八极拳的“逆思维”格斗训练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淘宝旺旺: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咨询电话: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传真:0371-86127866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