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吴氏八极拳之我见/朱孔党 王
·八极拳与太极拳文化内涵抉微
·韩氏八极小架
·八极拳单打一路/庆 喜 柴宝
·浅谈八极拳套路的“多”与“
·八极拳的“逆思维”格斗训练
·八极拳师李富昌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传统功夫>八极拳系> 正文
“神枪”李书文《八极拳谱》析义
来源: 作者:提供/李书文嫡孙李志成 整理/ 点击: 发布时间:2008-09-04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编者按:近代八极拳人梦寐以求的一代“神枪”李书文主持编写的《八极拳谱》,经过了千呼万唤,终于出世了。此“拳谱”究竟有何“秘要”,“六大开”难道是“乾坤大挪移”?不然,他李书文怎么就能“调教”出走进中南海的八极骁将李健梧,还有台湾号称“大内八极总帅”的刘云樵,以及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的保镖霍殿阁三位绝顶高手来呢?李书文对八极拳的贡献,是不是空前绝后?
  尚请读者诸君注意本刊动向,《精武》将陆续刊发此谱中的拳理功法,甚至也将具有神秘色彩的“六大开”全盘端出,看看“神枪”是怎么说的。
  最后还说一句:此《八极拳谱》是李书文嫡孙李志成先生提供的。
  “神枪”李书文《八极拳谱》析义
  为推进八极拳理论研究和科学教学,使八极拳这一武术精华保持其传统面貌与科学的技术含量,从而使之得到良性、健康发展,现将“神枪李书文”前辈当年组织编写的《八极拳谱》中有关历史及理论、功理、功法等方面的内容分设若干部分,向诸多国内外爱好八极拳者作一较为详细的介绍,目的是让八极学子共同对八极拳诸多史料中所阐述的历史、拳论,演练及技术实用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对比分析与研究,还世人一个八极拳历史的真实性、理论的科学性、技术的纯朴性,将蒙尘的八极拳再现于阳光之下,展示其历史风貌与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众说纷纭的八极拳源流
  
  多年来,诸多国内外武术研究者,就八极拳的源流进行了艰辛的考证、探讨与研究。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各级主管部门、众多的八极拳研究会及一些名家编撰出版的有关八极拳的书籍不下十几种,相关的文章也发表了不少。然而,八极拳的源流问题仍然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依据明代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说,其中戚氏在介绍当时名拳家、名拳法和腿技等内容时提到:“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虽各有所取,然传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依据此说,有的研究者推论“巴子拳棍”即是现在的八极拳之前身。
  已故台湾武术家刘云樵先生曾在所著《中国武术资料集刊》的《八极拳述要》中写道:“八极拳古称‘巴子拳’”。这是最典型的例子。而且,刘先生还解释说,“巴子拳”。这个名称是由“钯子拳”变来的。钯子是农具的一种,是附有几个铁爪的锄镐。这个拳采用的拳型独特,与钯子的铁爪相似,故名为“钯子拳”由于“钯子”或“巴子”这个名称不够文雅,所以,其门派中的文人就把拳名改为“八极拳”。
  其二,清初时,河南境内有一岳山寺(博爱县境内),寺内和尚张岳山创八极拳,属少林外家拳法之流派,后传授给山东海丰庄科村的吴钟,承传至今。
  其三,八极拳原属武当派内家拳法,是武当道士根据前人武技所创,以后演变形成了八极门。
  以上三种说法,对八极拳创于何代、何地,何人所创,无有说服力的史料证实,更不见著承。可见此三种说法只是任意传闻、猜测,进而臆断,不足征信。
  半个多世纪以来,有些研究者依据的史料主要有两种:一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编著的《沧县志》卷八《武术人物》,其中传记中载:“吴钟,北方八门拳术之初祖也,字弘声,孟村镇天方教人。八岁就传,聪慧过人,年甫弱冠,勇力出众,遂弃书学技击,昼夜练习,寒暑无间。一夜,方舞剑庭中,有 然自屋而下者,气象岸然,黄冠羽士也,叩其姓字不答。座谈武术,皆闻所未闻;继演技击,更见所未见,遂师之,授八极拳术。道士留十年,忽曰:‘吾术汝尽得之,吾将逝矣。’钟泣且拜曰:‘十年座下,赐我良多,惟一不知师之姓名为憾。’道士慨然曰:‘凡知‘癞’字者,皆吾徒也。’言罢辞去,不数杳然无踪。逾二年,又一人来谈,次知为‘癞’之弟子,亦秘其姓名,惟曰:‘吾‘癖’字也。’赠八极秘诀一卷。并传授大枪奥妙。”
  二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由孟村人吴会清编著的《河北省沧县孟村镇吴氏八极拳术秘诀之谱》,其中记载道:“吾沧无此拳术’于前清雍正年间,有一南方侠客,云游来孟村,适口渴腹饥,吴公讳钟慨然款待茶饭,谈论投机,推诚相爱。钟公素习武术,言来契合,与之比技,屡试屡北。侠客曰:‘侬素闻燕赵多慷慨之士,故云游来此,以访贤者。今观孺子忠诚可嘉,侬将术遗于此矣。六合大枪之奥妙,俟三年后,汝师兄癖道人再来教汝,以为弟兄识面之余地也。’钟公跪问师之仙乡姓名,侠客曰:‘癞’侬之号也。除孝、悌、忠、信教育外,别无余言,飘然而去……”
  以上两种史料记载中的说法,不难看出皆出一源。其说法虽荒诞,但仍被多数不明八极拳历史真相的人们误认为事实,且流布甚广,长达半个多世纪。
  究竟在八极拳历史上是否有吴钟认“癞”为师的事实,“癞”与“癖”又是何许人也,到目前为止,只是八极拳门部分人的传说而已。这就是八极拳近代形成的所谓几大传系在各个历史时期编写的各种“家族谱”式的所谓《拳谱》所演绎的师承传说。而传说又产生了新的传说,甚至后来还创造了与传说相吻合的记载说法,自圆其说。这些说法无有可信度的史料证实,更不见说服力强的著承。
  把有水分的传说作为历史事实记载,是违背历史记载准则的。人为地编造神秘色彩的情节事故,假托飘然而来的“道士”和来去无踪影的“侠客”作为八极拳流派的开山鼻祖,载入地方史册而盖棺定论,给人一种为确立一家一姓的传承“正宗”历史而永久性地混淆视听、欺世盗名的感觉。自明清以来,中华武林各派都程度不同地把自己的师承神化,甚至吹嘘自己家世姓氏的师承渊源,把不利于自身利益的事实更改或抹掉,人为地编造各种各样子虚乌有的神秘传说故事,或假托“神仙”、“英雄”、“伟人”为其门派的开山鼻祖,这是当时历史背景下封建余毒与某些个人私欲因素所造成的,虽然不断受到猛烈的抨击,并被新发现的历史事实击破,但仍有人至今将这种腐朽的习惯奉若神明。
  既便在今天,在“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今天,历史却又出现了与半个多世纪之前极其惊人相似的一幕。
  1999年10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武术研究院组织编写、审定与颁行的“中国武术系列规定套路”之一的八极拳教材,那本书中的第一章第一节《八极拳源流》中赫然写道:“该拳发源于河北省沧县孟村镇(今孟村回族自治县城关镇)。据《沧县志》载:‘吴钟,北方八门(极)拳术之初祖也,字弘声,孟村镇天方教人。’吴钟(忠)生于康熙五十一年,卒于嘉庆七年(公元1712~1802年)。其籍贯有山东省海丰县和河北省庆云县之说,民族有回、汉两种说法。
  八极拳始于清朝雍正年间,《沧县志》载:‘吴钟(忠)八岁就传、聪慧过人。年甫弱冠,勇力出众,遂弃书学技击……一夜方舞剑庭中,有 然自屋而下者,黄冠羽士也……
  此段文字的说法,在八极拳源流问题上,一口认定其发源地是沧县孟村镇,不由得使人感到字里行间显示出一种霸道之气,接下来两句的内容是从《沧县志》与《吴氏八极拳术秘诀之谱》中拼凑出来的,在吴钟籍贯与民族问题上确又出现了模棱两可的说法。后一段不难看出是照搬《沧县志》曾记载的荒诞神化传说的原文做为依据而形成的结论。
  且不论此书挂着“钦定”的招牌颁行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既然做出霸气十足的结论“八极拳发源于孟村镇”,那么,八极拳始祖又是孟村何许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吴会清编著的《吴氏八极拳术秘诀之谱》记载中,首先在序文中肯定了“吾沧无此拳术”的说法。既然依据《沧县志》中记载是飘然而来的“道士”将八极拳传与孟村人吴钟,又依据《吴氏八极拳术秘诀之谱》中的记载,是一南方云游“侠客”传与孟村人吴钟,现在又说该拳发源于河北省沧县孟村镇,如此前后矛盾,且漏洞百出,说法荒诞,难圆其说,当然无有可信性,依此为据妄下结论,岂不是荒谬的笑话。
  据现存的雍正二年八月谨序的吴钟氏宗族谱记载:“吴钟氏家族,回族,祖籍山西省,后迁居徽州府歙县(今安徽省境内)。于明朝宣德年间迁居河北省沧州。”后来,吴钟的太祖父吴师孟于雍正二年迁居沧州城东南盐山县后庄科村(海丰县即现今山东省无棣县,县境与庆云县比邻交错,后庄科村原属山东海丰县管辖,后划归庆云县管。庆云县1958年还属河北省,其行政区归盐山县管;1961年恢复建制,以后又划归山东省管辖)。吴钟其人在其家族谱中有明晰记载,现山东省庆云县后庄科村吴钟氏家族人丁兴旺,吴钟的坟墓犹存。
  
  李书文《八极拳谱》上的源流
  
  八极拳究竟起源于何时?谁又是八极拳流派体系的创始人?至今仍是一个谜。然而,世间的事物是日新月异的,历史的研究也因古文献的不断发现与文物的相继出土,而解开了不少谜,或者发现了新的事实。就拿最古老的兵书《孙子》的作者孙武和孙膑的关系来说,二千年来一直是个谜,直到1972年4月我国山东省发掘出土了相关文物才得以澄清。对于只有几百年历史的八极拳来说也不例外,近年来不断发现了一些尘封多年的史料,明确了一些八极拳历史事实及理论、技术体系的原始风貌。
  众所周知,在八极拳发展史上,涌现了不少名标方志、功垂拳史的精英人物。尤其是近百年来,八极拳门更是承前启后、名家辈出,其中如黄士海、张景星、曹井田、李贵章、李书文、强瑞清、韩会清、马凤图、马英图、霍殿阁、李树森、李萼堂等,他们的武功学养都是出类拔萃的,他们对八极拳各有贡献。而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都能严守八极正传,努力保持八极拳原有流传有序的技术架构和文化品位。尤其是威名赫赫的“神枪李书文”,他的拳技枪艺得之于吴钟等前辈,保持正传,又融入天下武学之精髓,故而又超过众前辈,一生纵横天下四十载,神功盖世,铸就了八极拳一个历史时期的辉煌。旧《沧县志》曾记载道:“李书文最精之艺为大枪,盖得吴钟之嫡传。”在八极拳数百年历史上,李书文是惟一被称为“盖得吴钟之嫡传”的人物。
  李书文先生于民国初年,曾组织跟随他闯天下的弟子们编著了一部《八极拳谱》。谱中内容丰富,其中有“八极拳源流”、“八极拳精义”、“八极拳基本功”、“八极拳功法”、八极拳八要”、“八忌”、“八极拳之练习”、“八极拳之套路”、“六大开及六大开附属招法”等,共计九章(将陆续在《精武》发表)。此谱中详细记述了吴钟的籍贯是现今的山东省庆云县后庄科村,阐明了八极拳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六合大枪法来源于陕西延安西山梭罗寨名师赖魁元,阐述了八极拳名称的来由,精辟地论述了八极拳“内外兼修,意形俱练”的宗旨,及将“健康与技击溶为一炉”的深刻道理及意义。谱中没有阴阳八卦学说之词,而是从人体生理学、运动学、力学等方面科学地阐述了八极拳理、功理、功法和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系统修炼方法,修炼方向正确,方法既简单又科学,且使修炼者回味无穷,是一部习练八极拳的经典的好教材,展示了八极拳体系完美真实的风貌。
  此谱在第一章《八极拳源流》中开门见山地写道:“八极拳乃河南少林寺(嵩山)所传也。清雍嘉年间,山东海丰庄科村有吴钟者,喜拳术,好交流,凡闻技击过人者,必师事之技击术,因此大进。为访求名师继续深造,乃贴末四方,悬赏求师。有某叟者携其妻来访,钟与其言技,知为高人,随师事之。经叟数年指授,加以昼夜苦功,钟之技击盖加精到。一日,叟外出访友,钟赴叟处谒其师母。叟妻曰:‘尔数年日夜习技,究技至何等曷,演试之。’钟乃演技于庭。演毕,叟妻晒曰:“惜尔数年苦功,命技尚未臻精到,乃辄为指点,其中奥妙。’盖叟妻亦精于技击者也。钟技因多年苦练已有根基,经叟妻随指,遂豁然贯通。叟归又见钟演技,讶其技已大精!叟询其妻,妻具以实告,叟曰:‘钟之技历有根基,经汝倾襄相授,其技已超越我等,此处已不可久留。’遂别去。钟为更求深造,乃携资赴少林寺,拜寺内老禅师为师。师精通气功,于练气、养气造诣颇深。盖练气与养气皆同出一源,实则有虚实、动静之分。盖养气以道为归,以集气静养为宗法,养心、健魄、敛气以归神。练气者以运使为效,以呼吸为功,运动四肢百骸,以意养气,以气促力,气随力走,力由气发。使之去刚换柔,由柔及刚,由刚而柔,待用时则时刚时柔,遇虚则柔,遇实则刚,或也许遇虚则刚,遇实则柔,刚左而柔右,刚右而柔左,气力相随,刚柔相济,虚实同进,意行一致,内外合一,一极动百极响应,八极冶为一气,此八极拳主旨也。
  钟在少林寺随老禅师冶八极拳及气功三年,深得师法奥妙,拳法精湛、艺业过人。后别少林寺到处访友,足迹遍及大江以北各名山都邑。后至陕西延安西山梭罗寨,又拜赖魁元学六合大枪法三年,而大枪法亦大进。吴老先生经数年苦功,遂精八极拳、大枪法及其它器械。时有康德立与李章亦雍乾年间武术之泰斗也。钟与康、李为莫逆之交,康精棍术,钟精大枪法,李精短打,江湖中有‘康德立的棍,吴钟的枪,贴身短打数李章’之谚。
  吴钟归里后,在山东、河北一带以保盐业镖为生,并设场授徒,从学者若鲫,惟学者均不堪其苦,半途而废。后有沧州东南孟村镇吴永者与钟遇,永亦练武多年,与钟言技至为投契,经叙谈宗,永遂尊钟为长辈,并拜钟为师精研武术。吴永学成后,传与本村族人吴坤、吴梅等人。钟之女吴 亦从父习技,精大枪法,亦闻名遐迩,从学者有孟村人王长锡、王世同,著名者有罗疃村李大忠、张克明二人……”
  从以上史料分析:其一,从史学上讲,上述史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当时历史背景下所发生的一切重要事件,不夸大,不缩小,不编造,而且严肃认真地记述了历史人物的人生活动轨迹,展示了当时历史背景下人物的思想、言论和行动,合情合理,从而使人物形象活现于纸上。
  其二,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是讲传授源流和师承渊源的,不然就会视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武术从来都是以言传身教、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授形式,所以,就更加重视传授源流,特别看重师承关系。这是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术界长期以来普遍尊奉的传统和规矩。吴钟是中华民族的一代精英人物,“尊师重道”,必定是他一生为人处世的风范。吴钟在武术实践中,无论是教学还是与诸多名师良友交往中,不可能违背中华民族视如生命的传统礼教和规矩,必然对后人边教学边讲本门的历史、体系和师承渊源。如果吴钟对后人和朋友连教了自己多年的恩师是谁都说不清道不明,这不合乎人之常情,也不能为人师表,更不可能成为创立八极拳流派体系的鼻祖。再说,李大忠是吴钟之女吴 的弟子(旧《沧县志》中有记载),与吴钟隔代相传,且有吴 将其父编著的《拳械谱》传给李大忠的史实为证。而李书文又是李大忠与其弟子黄士海的衣钵传人,上述史料记述的历史应是一个真正的八极拳历史事实。
  其三,从艺业方面讲,理不通则艺不精。李书文当年随师学艺时,与历代学艺者一样,尊奉传统的礼教模式,边学艺边听老师讲本门的源流、理论和技术体系,这是人们普遍明了的道理。李书文之所以“盖得吴钟之嫡传”,大枪技艺精妙绝伦,一方面是他自身的天赋条件极佳,其悟性极高,而且又超常的苦练苦思;另一方面是其师祖李大忠、张克明,师父黄士海等几位当时闻名遐迩的大枪卓著者“喂调”出来的。从而,李书文学艺期间接受的是众多前辈的教育内容,是完整的八极拳体系。再深一步分析,李书文艺成后,挟技游天下四十载,会过无数高手名师、将军政客,在与这些人物交往中,如果对本门的源流、理论和技术体系都说不清道不明,怎能与各派名家名流为友,又怎样能带领本门精英们托起八极拳一个历史时期的辉煌?从这一点上讲,李书文所著《八极拳谱》中记述的八极拳源流是无可非议的。
  其四,据考证的吴钟氏家族谱显示,吴钟其人在家族谱中有明确记载,吴钟的坟墓犹存。吴钟的籍贯是现今山东省庆云县后庄科村,这又充分证明了李书文所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实。
  以上史料的比较与研究,应确立八极拳来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始源于何时何地,风格特点的原始风貌如何,有待考证),六合大枪法来源于陕西省延安西山梭罗寨名师赖魁元。将养气、练气等功法与八极拳六合大枪法融为一体,即将健身与技击熔为一炉,形成内外兼修,意形俱练为宗旨的八极拳流派完整体系的鼻祖是吴钟。吴钟的民族是回族,籍贯是现今山东省庆云县后庄科村,而不是现今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县城关镇。(朱宝德地址:河北沧州市医院东街供电胡同2-3-301 邮编:061000)□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八极拳与太极拳文化内涵抉微/李会宁
·八极拳文化与理论研究之——八极拳的
·八极六合枪精要/李会宁
·中国八极拳第七代掌门人吴连枝
·八极拳二十四翻手
·八极拳老架及图解/提供 朱宝德 整
·八极拳的技术运用
·霍殿阁是怎么死的?/韩起
·中国八极拳第七代掌门人吴连枝
·《易筋经》与八极拳哼哈二气数息法真
·从八极拳架的训练看武术圈的迷失
·霍殿阁托起八极拳的辉煌
·霍殿阁是怎么死的?/韩起
·八极拳哲理与文化内涵探真
·八极拳如何拳腿连发――兼谈八极拳为
·刘百川传技击八捶演练法
·《易筋经》与八极拳哼哈二气数息法真
·冷静看八极/高长旭
·八极六合枪精要/李会宁
·宁津八极拳名招解析之一――悠荡锤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