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封面!
书中内容
书中图片拳架内容扫描,本版印刷 清晰!
简介:
洪均生,河南禹县人,自幼随父在京,少年因体弱多病而辍学,唯每日散步,见北京《小实报》刊登名武生杨小楼从陈家沟陈发科拳师学拳后身体转健,能演重头戏的消息,遂拜陈发科为师。
洪均生自幼聪颖过人,善于思索,博览强记,通音律,工诗词,文武兼修,随陈发科习拳不久,即对太极拳的缠丝劲颇有心得。为使习拳者走上便捷之路,洪均生将拳的奥妙及多年的心得著成通俗易懂的歌诀,对太极的缠法、眼、手、身、步、双重、推手等内容作了详尽的解说,习者容易诵记并得到完整明确的概念。
洪均生为人忠厚诚实,视师如亲,随师十五年,师徒感情深厚。时隔六十年每每提及恩师,言情间溢于崇敬之情。洪均生在太极理法上,主张讨论实验,对有些著作及观点,坦率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对那些弄虚作假的现象毫不客气的提出批评,他提出教学相长的原则,并指出“人有品,拳亦有品,拳品高低实以人品为主。”
洪均生技高艺纯,发人腾空丈外而感觉不到疼痛,快拳进攻,略一抬手,来人便跌于丈外,屡试屡爽,被人誉为神技。日本的曾吾忠弘写道:“观看了洪老师的师范表演,真正看到了我们所倾慕的东西,感到在他身上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极高雅的武术气质,而他就象一位杰出的哲人,蕴藏着人类的奥秘....洪老师具有天才般的反应、速度和精确度,有人曾试图推动他的身体,但在欲推的瞬间,突然力量好象被什么东西给带走了,自己反而被弹出甚远。洪老师的身体就象装有机械装置,在本人尚未意识到的一刹那,就自动作出反应。再者,洪老师在击溃对方中心时,其手的精确度可以毫米计,我们称他的手为“魔手”,在我与洪老师门下的学生练习推手时,无论我使出什么招术他们都纹丝不动,洪老师见状走来,只轻轻地将其手放在我的手上,我的对手就被弹出,令我惊奇不已。我这才亲身体会到内家拳的功夫是日积月累、不懈努力得来的.....”
洪均生一生坎坷,毕生追求太极真谛,少年多病,幸遇明师,身体转健,但中年丧偶,子女又多,生活条件艰难,最初由学生门资助,原住济南东巷一陋室。至八十年代初,因日本学生来济南学拳,政府安排到济南菜市新村一两居室的房子,此时才得以安居。
1961年,正值自然灾害,生活极苦,几乎难以支持,幸受著名学者刘子衡的鼓励,洪均生决心整理太极拳及自己的心得,《陈式太极实用拳法》三易其稿,都是在多年居住的陋室里写成的,一直到1989年七次易稿,由学生资助才得以出版。洪均生一生著作颇丰,著有《陈式太极实用拳法》、《陈式太极拳》、《十三势心解》、《太极拳式名考释》及诸多论文,并编有三路剑法,一路游龙,二路翔风,三路飞虎。
洪均生几十年如一日,积极传播太极,弟子及再传弟子遍及世界各地,前几年,其再传弟子在全国太极推手赛上几乎囊括全部金牌。其关门弟子张联恩(第十九代传人),在济南建立了“陈式太极实用拳法协会”,继续为传播太极拳作出贡献。
洪均生在太极拳理上首次提出手法的公转与自转,公转的正旋、反旋;自转的顺逆以及腿部缠法的具体要求;根据“腰为车轴,立如平准”的原则,提出太极拳要求随遇平衡;首次提出眼法上也有虚实顺逆之分;他特别强调,“太极是绷(此字为一个提手一个朋友的朋字)劲,动作走螺旋”,对绷劲作出了更具体的说明,对螺旋缠丝进行了详尽的探讨,这些理论都是创造性的见解,对后学研练太极指明了方向。
洪均生于1996年1月23日在济南逝世,享年90岁
第二版 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 - 作者简介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作者洪均生先生,系河南禹县入,自幼随父在京。一九三零年因病于京从陈发科先生习拳,随师十五载不辍,身体强健,功底深厚。松圆缠绵、缜密雄浑,颇具师风。一九五六年春,自济南赴京进一步深求陈式技法,蒙师一一试验指点,尽得要旨。洪均生先生问师能否按此法演练,答之日:“可”。是已,他返济后即据师试验每一动作之多种技击用法,揣摩其奥妙,复与学生、拳友一一交手试验,深悟其理精法密,遂将师授之实用技法,融贯于套路之中,在济南传授,从学者日众。洪均生先生颖悟过人,博览强记,通音律,懂诗词,文武兼备,善予思考,对陈式太极拳研究既细且深。教拳则循循善诱,能阐明哲学啄理,讲求科学方法,结合劳动习惯动作,就近取譬、他学肯易领悟:又现身说法,亲与学生试验,使学者如步八一座取之下竭的宝库之中,越学越深,越学越爱,有欲罢不能之感,确是一位难得的名师。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 - 与其他同类著述的对比
陈式太极拳学深学细十分不易。其原因之一是有关此拳的理论著述太多,学者不得门径。陈式十六世陈鑫先生毕生所著《陈式太极拳图说》是陈式拳理法经典性著作,然较深奥,非一般所能领悟。此后陈子明著有《陈式太极拳》,陈绩甫(照丕)写有《陈式太极拳汇宗》。
六十年代初,沈家桢、顾留馨二人合著《陈式太极拳》,近年,陈小旺编著《世传陈式太极拳》,都有助于陈式太极拳的推广。陈鑫先生文武全才,在阐述陈式拳的理法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指出:“太极拳,缠法也”。一语道破太极拳的螺旋运动形式,为后学指明了演练陈式拳的正确途径。但限于社会条件,不可能用现代科学知识去解释缠法的力学原理。至于缠法为何分顺逆,眼、身、步、手应怎样配合旋转,以及螺旋角度之大小都未具体说明,仍使学者茫然不知要领。
陈子明、陈绩甫的拳书对缠法虽有叙述,但语焉欠详。《陈式太极拳》主张重心前后左右移动,有悖于“腰为车轴”、“立如平准”的原则;误解了陈子明所说全套路中快慢相间为一式中“有快有慢”,破坏了动作的匀称;二路拳收式与起式不在原处。《世传陈式太极拳》式名将“裹身鞭”误为,“里变”,“倒插花”误为“捣岔”等等,均易使学者迷惑。
洪均生先生秉承师训,为继承发展陈式太极拳法,纠正流传中的讹误,三十年心血写成《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书,对弘扬武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 -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的特点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有以下特点:
1、 所讲理法,完全遵照陈发科先生讲解试验的动作及实用技法,并以陈鑫指出的缠法即螺旋运动的力学原理为依据,对每一动作 均作详细解说。
2、 因每一动作都有规范,“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必须做到 “无过不及”,是以将每一动作在公转上的正旋、反旋,上、下肢的 顺、逆缠法,足的步法,手的位置,手指手心的方向都作了解释,使 学者一目了然。
3、 注重技击实用,不空谈意、气。因每一动作都是攻防着法,为“知己知彼”,故将对方的位置、着法也一一介绍,以便学者练拳做到“无人若有人”。
4、 拳式与原学不同处,系尊师所试验着法变化而改动,亦有个别吸收他拳着法者。
5、 对陈式式名作了详细考释,写成专文,纠正了流传中的讹误。洪均生先生继陈鑫之后,在阐述陈式太极拳理法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根据陈鑫缠法理论及师授实用技法,通过教学实践,结合对立统一法则、力学原理,进一步阐述了陈式太极拳理论,例如:
6、根据“腰为车轴”、‘‘立如平准’’的原则,他提出陈式太极拳要求随遇平衡,步法不变,重心不能前后移动、摇摆,只能乏益无穷。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 - 总结
洪均生先生站在陈鑫“太极拳,缠法也” 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螺旋运动原理阐明了太极拳的基本规律,进一步具体的诠释了螺旋运动的方法,使学者一目了然。洪均生先生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具有历史的先进性、广泛性、实用性、思想性,对陈式太极拳的贡献突出。先进性,纠正了太极拳历史上的种种讹误,用现代科学原理阐明了太极拳的基本规律,为后世学拳者指明了方向;广泛性,目前,国内外学者日众;实用性,该拳具有显著的技击特点,没有一个动作是虚的;思想性,在高度放松的要求下,全身按照规矩放松螺旋,全面促进全身部位的循环及新陈代谢,延年益寿;思想性,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不仅锻练了身体,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思想,力求达到不卑不亢的思想境界。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 -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目录
一、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概论 二、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路详解 三、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二路(炮捶)详释 四、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式名考释、动作、着法要领说明 五、陈发科怎样教拳及推手 六、陈式太极拳之推手 七、陈式太极拳基本规律——缠法答问 八、陈式太极拳基本规律——明三节 九、陈式太极拳的步型 十、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三字经 十一、陈式太极拳品并序 十二、王宗岳《太极拳论》臆解
附录
1、学拳回忆录 洪均生 2、跟洪老师学拳 (日本)曾我忠弘 武林商城在线购买请点击:/wlshop/goods.php?id=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