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我是如何练发力的/侯效民
·行窍行气与“六球”/翁心诚
·武学与唯识学/张 方
·李氏查拳无“旋风脚”之探析
·反过头来学初步/李 虎
·解析“穿裆靠”/郭宝洪
·关于内家拳的意念运用/张方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武学研究>拳理拳法> 正文
《内功四经》对传统武术的指导意义/车星辰
来源: 作者:车星辰 点击: 发布时间:2010-05-11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在武术界,由宋氏形意拳开派宗师宋世荣先生首传于世的武学秘典——《内功四经》。曾使多少武林人士无限神往而遐思联翩……
  《内功四经》共四部,由《内功经》、《纳卦经》、《神运经》、《地龙经》共同组成。在宋世荣先生《内功四经》手抄本之最后云有“此书自初得者言,清初总宪王公得之于水底石函中,上卷名《剑丹》,下卷名《内功》。百年之后,南溪子悟透玄机,方知是宝传,付与知己宗景房”等语。宋世荣先生得于燕都刘晓棠,刘晓棠得于沈阳工部库中。据说《剑丹》已亡佚,仅遗《内功》传世。有关《内功四经》的来源与历史,目前我们也就仅知有上述这些零星记载了。至于有人说《内功四经》为宋世荣先生首次创著,我认为尚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不宜定论过早而贻误后人。
  人尽皆知,由宋世荣、宋世德昆仲创传的宋氏形意拳,除将家传《易筋》、《洗髓》二经灌注于整个形意拳的修炼中外,尤重《内功四经》。以《内功四经》为灵魂和主线将宋氏形意拳的所有功法、拳械贯穿起来,指导和规范宋氏形意拳的全部修炼过程,遂形成了古朴雄浑、工整遒放、内功精专、发劲独特的宋氏形意拳。宋氏形意拳极重脉络、格式、气路、劲诀,以瞬间骤然鼓荡爆发出寸绝滚颤、惊弹抖擞的弹性爆炸力而明显有别于他派形意拳。宋氏形意拳发劲极速极整、极刚极爆,观之浑身俱颤,内力激荡回旋,震颤不已。这正是以《内功四经》为指导的先松后紧、紧而速松、随松随紧、贴背转斗、松肩出劲的独门内功发劲法。
  那么,以造就宋氏形意拳而享誉武林的《内功四经》,难道就只能指导和适应宋氏形意拳了吗?非也!余以为,《内功四经》不仅适合于宋氏形意拳,照样适合于别派形意拳和太极拳、八卦掌,甚至适合于心意、少林、八极、炮捶、翻子、戳脚等各派武术,能直接指导各派武术的修习体用,使之在功架和劲力上更趋科学和完美,而直达目标。
  武术是以人体为载体的一种运动艺术,所以自古至今,习武者大都熟知人体结构而通晓医术。《内功经》开篇即云:“内功真传,脉络甚真”,并言:“内功之要,第一要知脉络,脉络不知,勉强用之,无益有损。”习武者练习内功,若不明脉络气路而盲修瞎练,只能“引火烧身”而自讨苦吃。《内功经》云:“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井池双穴,发劲循循。”任督二脉,总司人体阴阳诸经,任脉位于体前正中线,督脉位于体后正中线,两脉交通,即形成“气行滚滚”的道家小周天内功效验。任督二脉气路通畅,则能以气催力而充分爆发内劲。发劲之要,首在肩肘关节的松活,即肩井穴(肩头分中)与曲池穴(肘头分中)处须“软意松开”,此二穴乃“周身发劲之所也”。任督二脉之劲,在武术上简言之其实就是胸肋之劲(阴劲)和肩背之劲(阳劲)。任何武术,都离不开这种起自胸肋的阴劲(任脉劲)和起自后背的阳劲(督脉劲),而且在发劲时都必须要着意放松肩肘关节(肩井穴与曲池穴),这样才会使劲力通畅而直灌于手(即《内功经》所云:“贴背以转斗,松肩以出劲。”)有关这种阴阳劲的发放形式,笔者试以八极拳中之“单手爬山”与“撑捶”二势略作阐释。“单手爬山”右手掌心朝上、掌跟用力往上托打,下颏提起,目注手掌。属明显的胸肋任脉劲(阴劲);“撑捶”右拳拳服朝上、拳面朝前直腕往前冲击,下颏微收而目注于拳,属明显的肩背督脉劲(阳劲),八极拳谓之“督透劲”。若以《内功经》之格式“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背平而正”(上身格式)、“足坚而稳,膝曲而伸,裆深而藏,肋开而张”(下身格式)来规范八极拳“单手爬山”与“撑捶”,我们将会感到功架更为饱满而支撑八面;若以《内功经》劲诀“按肩以练步,逼臀以坚膝,圆裆以坚胯,提胸以下腰”、“提颏以正项,贴背以转斗,松肩以出劲”来指导八极拳“单手爬山”与“撑捶”的发劲,我们会感到劲力更为通透和刚猛。
  《内功经》在对武术劲力松紧、刚柔的论述上尤为精妙,可指导任何拳种的求劲发劲功夫。经云:“气调而匀,劲松而紧;出气莫令耳闻,劲必先松而后紧,缓缓行之,久久功成。”又云:“曰松,劲之渔也。曰悍,劲之萃也。松渔者,柔之极也,养精蓄锐之意也;悍萃者,刚之极也,气血结聚之谓也。松如绳之系,悍如水之清。”任何拳术,若要打出高质量的爆发劲,首先必须要从“松柔”二字上去找,在发劲前身心皆须极度放松而“松如绳之系”,发劲瞬间由松到紧、浑身紧缩而使劲力骤然爆发出来,如雷炸冰裂般清脆果断,干净利索而“悍如水之清”。这种“先松后紧,紧而速松,随松随紧”的发劲方式,是极其科学而适于天下任何武术的,希望广大武林同仁能破除门户之见,依《内功经》照经发劲而体悟劲道,定会有所突破和顿悟而步入另一重境界。
  《内功经》极重培养内气、敛神修心的“静功”练习。有“五气朝元”与“调气”的专门练法。经云:“每日清晨,静坐盘膝,闭目钳口,细调呼吸,一出一入,皆从鼻孔。”只有长期不懈地静坐养气,才能“天地交泰,水升火降,头足上下。交接如神”而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阴平阳秘,百病不生。也只有长期地敛神聚气,才能三宝充盛、正气浩然而“气下于海,光聚天心”,气充于内而形光于外,从“额上正中”之“天心”透出“至大至刚”之凛然正气而使对手心胆俱寒。余以为,习拳者必当兼修静功,以宁神安心,积精累气而壮内坚外。若一味练拳而不修静功,将会无休止地透支生命能量而短寿天亡。须知天地之道与万物之道,皆乃阴阳平衡之道,偏阴偏阳皆是病。《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所以我们习武(动,属阳)必须辅以静功(静,属阴),这样才能动静结合而使人体阴阳平衡,健康长寿。否则阴阳分家而成“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之势,最终势必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之恶果。
  《纳卦经》将人体各部位与八卦相配。以乾坤、巽兑、艮震、坎离这八种卦象来分别规范和说明头项(乾)、足膝(坤)、肩背(巽)、裆胯(兑)、胸肋(艮震)、心肾(坎离)部位与劲节气路的配合及行功过程中全身各部的协调要领。《纳卦经》在格式、脉络、气路、劲节上皆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可操作性极强,对各派武术的形、意、气、劲皆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尤在“求取内劲”方面启发性更大。经云:“头项效法乎乾,取其刚健纯粹;足膝效法乎地,取其镇静厚载;若夫肩背宜于松活,是乃巽顺之意;裆胯又宜靠紧,须玩兑泽之情。”任何武术,都可以此经文指导和规范。先抛开脉络、气路和内劲不谈,光从外形间架上来说,头项之“刚健纯粹”、足膝之“镇静厚载”、肩背之“松活”、裆胯之“靠紧”各项要求就足以规范各派武术的“外形”,只有“外形”标准,才能进一步谈到“气路劲节”的运用。所谓“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劲不畅”是也。
  《神运经》从体、式、用、义四个方面说明武术在实战应用中的进退、动静、起伏、纵横及击敌时之用形、用气、用神之区别与丹田气之飞腾变化等。经文中字字珠玑的精妙论述,各门武术皆可奉为圭臬而勤行之。如“第一章神运之体”中云:“先明进退之势,复究动静之根。进先伏而后起,退方一合而即动。以静为本,故身虽疾,而心自暇。静之妙,当明内外呼吸之间”;“第二章神运之式”中云:“击敌者,有用形、用气、用神之迟速;被攻者,有仆也、怯也、索也之深浅。以形击形,自到后而乃胜;以气击气,手方动而不畏;以神击神,身未动而得人。形受形攻,形伤而仆于地;气受气攻,气伤而怯于心;神受神攻,神伤而索于胆。”这里充分说明武术技击中“以形击形、以气击气、以神击神”的三种层次和后果。一个内功深厚、正气浩然的武术高手若与比自己相差甚远的普通武人较技,便可“以神击神,身未动而得人”,以神气击退对方而“隔空索胆”,达到“不战而曲”之目的。这种情况,在古时战将关羽、张飞、岳飞等身上皆出现过。武术前辈董海川、杨露禅、宋世荣、宋世德、杜心五等先生亦皆臻此境。无论内家外家,长拳短打,只要注重内功修炼而“善养吾浩然正气”,皆有望达到此境界;“第三章言神运之用”中云:“进退随手之出入,来去任气之自然。气欲露而神欲敛,身宜稳而步宜坚。既不失之于轻,复不失之于重。探如鹰隼之飞,疾若虎豹之强。”对技击中之进退、神气、身步、轻重、缓急皆做了精辟的论述,堪为指导各派武术技击的“金玉良言”;“第四章言神用之意”中云:“欲善用劲,须动步不动心,动身不动气,心静而步坚,气静而身稳,由静而精。自得飞腾变化矣。盖知静之为静,静亦动也;知动之为动,动亦静也。是以善于神运者,神缓而眼疾,心缓而手疾,气缓而步疾。盖因外疾而内缓,外柔而内刚,知体用之妙也。所贵者,以柔用刚方是真刚,以柔用疾方是真疾。”在技击的心神、意气、动静、内外、刚柔、缓急、手眼、身步上之绝妙论述,亦可作为各派武术实战技击之“金科玉律”。尤其是“以柔用刚方是真刚,以柔用疾方是真疾”之句,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堪称经典中之经典。内行皆知,武术中的“真刚”必自“真柔中来”,“真疾”也同样自“真柔”中来。没有真正的“柔”,也就无从谈起真正的“刚”与“疾”。
  《地龙经》是《内功四经》中的最后一部经典,也是功夫达到最上乘后“浑身无处不拳”的表现。《内功四经》“原跋”中有云:“学者用此,必须从内功起手,纳卦次之,神运又次之,地龙收功。久而久之,无敌于天下矣。”《地龙经》重在底盘功夫和浑身关节的伸缩起伏应用,经日:“地龙真经,利在底功;全身练地,强固精明;伸可成曲,住亦能行;屈如伏虎,伸比腾龙;行住无迹,伸曲潜踪;身坚似铁,法密如龙;翻猛虎豹,转疾隼鹰”,又日:“大胯着地,侧身成局;仰倒若坐,尻尾单凭;高低任意,远近纵横。”总之,《地龙经》一旦练成,则“气血劲神练成一团随意用,伸曲自由任我,蜿蜒起立如常,上下伸缩,变化莫测”,达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神明境界。惟惜此功难度太大,练成者极少。我们仅将其作为各派武术追求攀登的一座“高峰”可也。
  总之,《内功四经》是极为符合医理、拳理的珍贵武学宝典,它可以指导和规范我国各门各派的传统武术。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行窍行气与“六球”/翁心诚
·李氏查拳无“旋风脚”之探析/宗锡元
·反过头来学初步/李 虎
·关于内家拳的意念运用/张方
·武学修炼的流弊与疾患/张 方
·宝鼎前辈的心意内功十三段(全)
·对“内三合”中“心\意\气\力”的异
·读《令人万端感动的民间传统武术》有
·站桩――武术之精华/吴志勇
·内家筋骨训练与筋骨现象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武术内函的
·如何尽快练出丹田内气/黄剑斌
·真气运行法 打通任督两脉
·内家拳述真/陈登科 马文星 陈维刚
·气沉丹田实解/燕长风
·开合虚实与呼吸/顾留馨
·妙用太平气/袁康就
·《道德经》之站桩求物/于冠英
·关于内家拳的意念运用/张方
·解析“穿裆靠”/郭宝洪
·反过头来学初步/李 虎
·李氏查拳无“旋风脚”之探析/宗锡元
·武学与唯识学/张 方
·行窍行气与“六球”/翁心诚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