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郓城,后以梁山为屏,前以大泽湖为镜,万里黄河天上来,沿县境而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大浪淘沙,沧海桑田,冲积成郓城这方热土,也造就了这里豪放、淳朴的乡风民俗。习武之风,遍及各村,童叟妇孺,各怀绝技,武术精英辈出。陈栈村,处郓城北部,民风纯朴,自古尚武,俗有“喝了陈栈的水,就会伸伸胳膊蹬蹬腿”之说。
二郎拳在传统武术发展史上极具代表性,是我国武术中起源较早的拳术之一,该拳有杰出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据史料记载:郓城县陈栈村陈连田于1922年将二郎拳自安徽传入本村。至解放初期,本村几乎是每个青年男子都学、都练、都会的一个普及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果有谁不会就感到是很大的耻辱。他们于晚饭后,三五成群,你教我学,互教互学,蔚然成风。二郎拳的特点是:动作连贯,变化多样,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有刚有柔,手,眼、身、步法紧密结合,闪、展、腾、挪灵活。练功方法:以站桩为主,兼习手指功、腿功等。套路:拳术36路,器械40套,对练64套。习练地域主要分布在潘渡、侯集、程屯等地。二郎拳的套路基本上由散手组成。在拆拳时,不仅练眼神、身形、步法,而且对拳的内容能够进行理解。所以二郎拳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还能防身护体,有很高的搏击实用价值。
一、勤奋好学,技艺渐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陈安记先生就出生在这一英雄的故里。他自幼酷爱武术,并且聪明过人,虚心好学,学练刻苦。无论寒冬酷暑,每天坚持基本功锻炼,从不懈怠;六岁开始在其父陈景元先生的倾心指教下,习练二郎拳、器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系统掌握了二郎门套路及器械,逐渐掌握其真谛,领会其精义,并能反复琢磨,至融会贯通,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多次。
1991年进入郓城县第二中学,学习之余,随华春太老师习练自选长拳套路和器械;高中期间,还利用寒、暑假时间,为本村郭新安校长创办的“黄河武校”兼任武术教练员,在此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员,他们分别在省、市、县武术比赛中荣获较好的名次;由于自已勤奋好学,刻苦努力,199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系,进入大学后如鱼得水,先后随陈秀英、王俊法、王丽等教授系统学习训练亚运会各项规定套路,以及各种传统套路、太极拳、武术散手等科目。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并组织同学参加公益活动,还连续3年担任曲阜师范大学武术协会会长职务,多次组织并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和武术表演比赛并多次获奖,受到院领导及老师和社会的好评。
二、传道授业,潜心研武。
1998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郓城宋江武校,陈安记先生担任武科教练兼班主任职务,所带专业队成绩优异,多次获奖;在教练学生之余,又潜心钻研了部分传统套路;1998年9月获得“蒙恬杯”全国散手擂台邀请赛65公斤级第二名;为了更好的提高技术和训练水平,于1999年在河南郑州参加了武术教练员培训班学习,学习期间广交武友,探讨传统武术的发展和未来,这次培训使他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技术和理论水平,获益良多。2000年所带训练队中有56人升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高等院校。宋江武校三年的教练工作之余,全副精力潜心研武、读书、寻师、会友,开阔了视野,武艺也日益精进。
为进一步提高武术理论水平,2001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进一步学习研究生课程,期间担任98级本科班的武术普修与专选课程的教学工作;2002年12月组织并参加了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武术专场晚会”的表演,受到院领导以及师生的一致好评;2003年12月在济南参加山东省武术院裁判员晋级培训班,取得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资格,并被评为“优秀学员”;2003年开始在山东省沾化县第一中学担任体育教师,培养并辅导体育专业学生50余名,他们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分别考入浙江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以及曲阜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等院校,其中国家一级运动员1名,国家二级运动员20余名。
2004年,陈安记先生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接轨,为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应用了“成功教学法”,即在各项身体练习中,每位学生通过“成功教学法”练习,都有成功的机会,来满足每位学生对“成功”的渴望,从而向学习目标迈进。“成功教学法”得到了首都体育学院毛振明教授、曲阜师范大学盛绍增教授等专家的赞同和肯定,在山东省骨干教师培训班上公开展示,并且于2004年3月在《体育教学》上发表。
2004年7月,参加山东省武术院在威海举行的武术太极拳裁判员培训班学习,得到中国武术培训中心高级教练、山东省武术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武术八段李恩久先生的悉心指导。2005年参加在泰安举办的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教练员裁判员进修班学习,得到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中国武术九段康戈武教授和中国武术学会常委、中国武术八段李成银教授的指导。2005年5月参加“蒙山杯”全国散手擂台邀请赛(山东·蒙阴),担任副总裁判长。2008年8月在临沂参加山东省首届传统武术演武大会,来自全省四十多代表队,八百余名运动员,参加五个组别的决逐。陈安记先生不畏高手如云,以严谨规范、潇洒自如的动作,一举荣获二郎拳一等奖、双器械一等奖;2010年7月,在莱芜市参加了山东省武术院组织的首届传统武术裁判员培训班,系统学习了《全国传统武术比赛竞赛规则》和太极拳、螳螂拳、形意拳、查拳、八卦掌等拳种、特点及相关技术,进一步提高了传统武术的执裁能力和业务素质。
三、辛勤耕耘,奉献社会。
近几年,陈安记先生在潜心钻研传统武术的同时,笔耕不辍,在武术研究上也是硕果累累。2005年9月获山东省高校教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类);2005年12月被评为第十三次滨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5年4月,作为主要成员的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课题《儒家文化对武术运动的影响》顺利结题;在2006年5月召开的滨州市第三次教科研会议上,获得教科研成果奖。近几年来,科研成果共获市级以上奖励5项;主持、参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等各级课题研究7项;出版著作一部,有20余篇论文发表在《体育科学》、《体育教学》、《精武》、《少林与太极》等国家和省级专业报刊上。
陈安记先生现为山东省沾化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在教学之余还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滨州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滨州市传统拳研究会副会长等诸多社会职务;系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武术散打裁判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郓城二郎拳第五代传人,他认为学练武术不但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更重要的是继承传统,发扬国粹。“拳理技法无优劣,身体素质有高低”,只有博采众长,细心揣摩各门派的技法精华,才能把握其要点,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需要悉心学习,吸收其精华,融会贯通,方能为我所用。
熟悉和了解陈安记先生的人都知道,他为武术事业发展的不遗余力和积极认真工作的态度令人感动。另外,在带好学生的同时,由他本人利用业余时间整理、演练的《二郎拳》拳谱书稿,经康戈武教授、姜周存教授等专家学者的认可和鼓励,即将付梓。他作为二郎拳的传承者,长期不懈对武术钟爱不已,钻而研之,考而证之的精神让人感之。祝愿陈安记先生的新作早日付梓,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郎拳日益繁茂,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