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再谈“走圈转掌能出什么样的
·八卦鸡爪鸳鸯钺/史 明
·八卦掌技击法初探/刘敬尧
·八卦掌乃“道法自然”之功/
·古传八卦掌行功法诀秘钥全谱
·八卦门六把总拿技法剖析/史
·杨氏八卦掌之钻穿掌技击法/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传统功夫>八卦拳系> 正文
初步八卦/王炳寰
来源: 作者:王炳寰 点击: 发布时间:2009-07-15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引子
  先前,在部队,发现四川兵穿胶鞋,大多鞋子前面空一截,觉得好笑。后来我的一个通讯兵给我“摆龙门阵”, 才知道背后的一些故事。他说:“在家时,下水田,定要十个脚趾张开,才站得稳。做活噜,经常走田埂,打赤脚,根本就没得鞋子穿,有鞋子也不得穿,日子久了,脚趾都张开,两只脚杆像个蒲扇样。”大多四川兵因为脚短而宽,只好领大两号的鞋子,于是,鞋子前面就空了一截。四十多年过去了,人也早就没了联系。如今,“走八卦”突然想起这段往事,也是笑谈。我想,假如他也“走八卦”,“打赤脚”或者“穿鞋子”体会“十趾抓地”的感觉该是什么样呢?
  清朝年间,百姓有“在旗”(旗人),“在民”(汉人)之说。“在旗”,女人“天足”,其脚自由生长,不受限制,其后代脚趾也会自然分开。“脚趾抓地”也未必产生许多想法。“在民”,则宋朝以后,女人缠足,“民国”以后才得“解放”,但见小脚趾甲上有“残记”者便是“在民”的后代,这也是遗传信息。看看我的小脚趾,终于知道,我家先人是“在民”的,如今这也算不得什么,只是这“顺民脚”五个脚趾总是服服帖帖的并拢在一起,“十趾抓地”觉得没有一点活动气儿。为此,妻子常常举起她的“满族脚”,张开五个脚趾,在我面前炫耀。
我想,八卦走转,个中滋味不尽相同,还是走走再说吧。

正文
  初,始,初级也;步,走,步入也。此系解题,亦为定位,当然更是习练八卦掌以来交给老师的一份作业,谓之《初步八卦》。
初学八卦掌的人,都要按着老师的教导,按着功法的规矩、要求自己不间断的习练。因为热爱八卦掌也一定会认真去练,然而,越是认真,越是觉得力不从心,顾此失彼。尽管老师一再提醒“不要着急”,但是,我相信,但凡热爱八卦掌的,开始习练,绝对没有不着急的。急也罢,不急也罢,关键的是要不停地走转,经历了很长一段困惑之后,总算能说出点东西来。而今,写出来算作“立此存照”,以验真伪,求得指正,以免自误。

一、走转体会
  1、“脚跟下委”,开始很难做到,觉得气往上浮,身体摇晃。想按照老师说的“肚脐找尾闾”,把气沉下去,但是,还是做不到位。急也没用,只好慢慢地走下去,后来,腿部力量逐渐增长了,才好一些,脚跟有了些踏实感,“气沉丹田”也感觉到了,或者可以说,做到了“气沉丹田”,才容易“脚跟下委”。有“脚跟下委”才能感觉“顶头拔背”,也容易体会太极拳里讲的“顶头悬”。
  但是,所谓“脚跟下委”,并非把脚跟作为“根”(重心),就是说“脚跟”不能意念过重。如果把脚跟作为“根”,则其后患无穷,对于习练八卦掌、太极拳都非常不利。 
  2、“十趾抓地”,最初很不容易找到要领,后来“虎口张开,手指第一节内扣”脚下开始有了感觉。这是左、右手指,与右、左脚趾间交感神经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我一向并拢的脚趾开始有松动感。“手指第一节内扣”,脚趾产生了“抓地感”,“手心空”、“脚心空”也有了,并且,还体会到了“气贯指稍”的感觉。“步若?泥”,“双脚平起平落”走到顺遂、舒畅时,脚下也很舒服,“十趾抓地”的感觉更清晰。
  但是,所谓“十趾抓地牢”,也是一种形象性的意念,并非要脚趾死死地、牢牢地抓到什么程度,不过是达到脚心(涌泉)空,下盘稳固罢了。
  3、“身如柠绳”,不应单纯只转“腰”(腰椎部分),而是要从胯就开始有转动意思,左右两肩要到达对应的位置。假如,把人的躯干部分比作一片长方形的麻糖,用手捏住上面(两肩),下面(两胯)两头一拧,就可以均匀受力,成为“麻花型”。头的位置与两肩是相对固定的,不能因为其自有的灵活优势随意转动,不能形成队列中的“向左看”或“向右看”那样子摆头。头要和脊柱转动相应,所谓“顶头顺项”是也。
  “身如?绳”做好了,走起来轻松自如,会产生类似“永动机”的自动感。同时,“顶头顺项”,“气沉丹田”,“曲腿坐胯”,脊柱“对拉拔长”等效果,也都容易体现。“走转”到这个时侯,可以说进入了状态,胸中渐渐有“气满寰宇”之势在升腾。
   4、“定势八掌”的习练,每一掌都有同一的基本要求,用哪一掌走转,下盘要求都是一致的,但是,每一掌也有不同的要求,走起来感觉也各不相同。从双塌掌、平推掌、撑天掌、托天掌、托抢掌、指天划地掌、阴阳鱼掌依次走下来直到到转身掌,有个适应过程,身体逐渐顺遂,兴趣逐渐浓厚,最后,才能走出“鸿雁出群”那种扶摇、飘逸的快感。
  就每一次走转而言,不管走几个势子,走多长时间,中间不能停顿,不然又得重新找感觉,重新进入状态,事倍功半。每次走转都是逐渐进入佳境,走得浑身出汗,走得津液满口(不急下咽,令其滋润。功毕,分三口以意念缓缓送入丹田)走得心情愉悦……总之,越到最后兴味越浓,真有欲罢不能的感觉。
  5、“里脚直出”是“身如?绳”的关键,如不认真,即达不到要求,当然,就不可能有预期效果,达不到锻炼的目的,万不可忽视。在八卦走转中“里脚直出”同时,要有更清晰地转胯意念;眼神向着“圆心”, 意念“外肩合里胯”,即能顺利做到“身如拧绳”。
  八卦掌与敌交手大多是转到敌背后攻击,可以说这是彻底的“我顺人背”,这也是“左旋右旋”走转训练的目的所在。“里脚直出”能使腰背“中正安舒”,也是保持“步弯身正”的关键。
  6、“拉肩”、“撑掌根”,能使气势饱满,同时有促进“沉肩坠肘”、“顶头悬”,神意充足等作用。不少人练太极拳多年,肩不一定能松下来,有时是假松,自我感觉良好,其实,经不起检验,一伸手,就知道“气”到不了自己手上,“劲”当然不会作用到对方身上。太极拳讲“起跟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习练八卦掌“功夫都在脚下”,而且对于胯、膝、足、头、肩、肘、手等都有明确要求,也就是说都有明确的锻炼指标。所以在不停地走转中加以意念,比起练太极拳“松”的要快些。“拉肩”“撑掌根”,还能使自己较快把肩松下来。八卦掌、太极拳参练,其妙处于此可见一斑。
  7、“抱膝磨胫”,实战应用是避免敌人踏我中门。“抱膝磨胫”,在八卦走转时只有胯、膝、足松下来才能做到。反过来说,“抱膝磨胫”也有利于腿部放松。所以,走转时注意胯部以下的放松至关重要。胯松、膝松,脚腕松,步子就能稳下来。关于“松”的道理谁都知道,但只有在实际走转中慢慢摸索,才能做到。另外,肩与胯从“外三合”讲,是“对应”的,肩不松,胯就难松。实践中是做好“腋如夹球”,“抱膝磨胫”就非常顺遂、自然。
  8、“稳如坐轿,步若?泥。”“双脚平起平落”等,都要在不停地走转中慢慢地、渐渐地体会,只有走到顺遂时,才会显现效果。如果开始就急于求成,自己把目标定的太死,刻意追求,每每摆好架子,想把功法中的规定一步落实到位,无形中造成自身精神、形体紧张,任凭你再认真、再努力,其结果却适得其反,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可以说,八卦掌的具体的诸多要求、规矩、姿势是走出来的,不是硬摆出来的。尽管在习练八卦掌三个步骤中,第一步为“定架子”,但那也是要在走的过程中完成。

二、走转体悟
  1、关于姿势
  八卦掌有好多具体要求、规矩,要做到姿势正确很不容易。在习练中,不是先摆好正确姿势才走,而是先走起来再逐步达到姿势正确。“八卦走转”,越走越顺,越走越松,越走越和,也可以说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渐悟到顿悟的过程。如“稳如坐轿”,“步若?泥”,“双脚平起平落”“不翻蹄,不亮掌”等等,是要在不断的走转中慢慢的达到。
  八卦掌走转时对脚、胯、腰、肩、掌等等诸多要求,或者说八卦门的许多规矩,是初学必须遵守的规则,但也是高级阶段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可以说,这些规矩即是初级阶段具体规定,也是高级阶段终极目标。如同学生们学习拼音一样,小学开始学,大学还得用,而且还要用得更熟、更准、更精。这些规定、要求,不是负担,恰恰是这些规矩塑造了八卦掌有别于其他武功的特色。规矩、姿势是入门的基础,是进步的阶梯,通过认真的训练,最终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由,从心所欲。另一条也非常重要,八卦走转练功要用八卦掌的规矩时时“照镜子”,保持良好的传承,不至于走失了原样,并使之成为发扬光大的根基。
  2、关于虚实
  虚实,即阴阳。阴阳学说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太极拳讲“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八卦掌,作为与太极拳同根同源的内家姊妹拳种,同样遵循阴阳理论,也是处处有虚实。如,其一,“身如拧绳”,实中求虚。“身如?绳”是实,求得身形旋转为虚,主要作用、功效也在于此。正是“虚”才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如浪潮、如漩涡,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其二,“稳如坐轿”,稳中有起伏、有荡漾、有暗流涌动,看似平稳,遇阻则顿起波澜。是虚中有实,柔中寓刚。其三,“虎口张开”、“十指第一节内扣”,也是实中求虚。有“虎口张开”、“十指第一节指内扣”之实,求手心“空”之虚。其四,“掌根前撑”,“拉肩”,使双肩抱拢,则紧背空胸,是为中心空,也是实中求虚,如此等等,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虚实,贯穿于八卦掌所有功法之中。
  3、关于三合
  武术练功都讲“外三合”、“内三合”,尤其是内家功夫,更是注重“内、外三合”的修炼。在八卦走转中,如果加进“手找脚,肘找膝,肩找胯”,或者可以反过来“脚找手,膝找肘,跨找肩”(意念具体穴位),不仅走转效果显著,并有疏通经络,增强肢体灵活性等多种意想不到的作用。太极拳和八卦掌都讲虚实,讲“内、外三合”。
  太极拳是意念拳,可以促使人们浮想联篇,但没有明师指点,有时会胡思乱想,自以为是,还没有摸不到太极拳的真谛,就夸夸其谈,误入歧途。在实践中,如果自己用清醒的头脑,时时检查自己,那将难以自拔,贻误宝贵时间,影响太极拳功夫长进。但是,如果太极拳、八卦掌参练、同修,有好多东西很容易得到互相验证;太极拳、八卦掌功夫都可以快速长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证明,张全亮老师提倡的“太极”、“八卦”参练、同修非常正确。通过“八卦”“太极”参练、同修,内家功夫会发展地更快、更好、更妙。
  4、关于效果
  八卦走转,对于我来说还是初学。譬如飞行员,只要看飞行时数就知道他的程度、资格如何,一点也不能掺假。现在谈效果,我自己也知道是闭目塞,自不量力,为时尚早。因为时间短,老师的传授,先辈的教诲,包括书本知识在内学得还很少,敢奢谈效果,深恐贻笑大方。但是,毕竟走了一阵子,走了就不白走,走了就有效果。好多书上理论说的比较多,体会说的少,即使说体会,那也是别人的,唯有自己的感觉才最直接,最真实,最能感动自己,最能引起自己习练八卦掌的兴趣。
  前一段,我在走转时,出现过口干、口苦、目赤,耳鸣,眼皮水肿等现象。忽一日,想起张全亮老师所赠《八卦掌答疑》,立即找来翻看。在383页第406条清楚写到:“练八卦走圈‘上火’是意念过重,形体不松,气不下沉,神不轻舒造成的。”于是,我在走转时注意胯部以下的放松;胯松、腿松,步子也稳了许多。很快奇迹出现了,只两三天功夫,那些症状全都消失了。其实,这些症状已经困扰了我十多年,只要动念就有心火、肝火、无名火;口干、口苦,是经常现象。那时,因为眼睛干涩、羞明,怕强光刺激,不停地眨眼,行拳练功时,也无法控制,根本做不到“神意贯注”。不知起于何年,我的白眼球混黄,医生说是血脂高的明显征兆,但检查结果又不支持医生的说法。其实,也是一个不大、不小,挥之不去的困惑。通过“八卦走转”我的白眼球明显的清白,而且,眼睛也格外有神。困扰我多年的疾患一一得到解决,而且,至今没有反复;从而,增强了我习练八卦掌的信心。
  “减肥”,是当今最摩登、最热门的公众话题,也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多年来,因工作关系,少动常坐,大腹便便。包括节食、辟谷、加大运动量等减肥办法都曾经尝试过,全然无效。在八卦走转中,“身如?绳”对腹腔产生挤压。“步若?泥”,双脚“平起平落”腹肌收缩力度明显增强,所有这些都对腹部脂肪的转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在,尽管我“八卦走转”只是初步,但是,减肥、瘦身已初见端倪。我坚信,只要坚持“八卦走转”,一定会有理想的效果。我以为,在健身、强体方面,八卦掌具有别的功法所不具备的优势。
  5、关于合道
  大道至简,大道至深。八卦掌对“道”的体现实在是太多、太深。习练八卦掌对于“道”的探索有助于加深理解八卦掌功法,从而培养习练八卦掌的浓厚兴趣,增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感。
  其一、近些年,人们对太极拳的名字比较熟悉,其实“太极”、“八卦”不能分开谈,它们都是“道”的体现。王宗岳《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即虚实。“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浑然一无极,动则分阴阳,即为太极,即为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相生相克,错综复杂,因常被人们用来解读人生,而被称之为“无字天书”。君不见,促进现代科技发展,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程的计算机,就是利用“八卦”的阴爻、阳爻,二进位原理创造出来的。以此可见,“八卦” 对于人类可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其二、“八卦掌效法‘简易’之理的阴阳,用以规范自己的拳法和技法,把千变万化的拳法,简易为左旋右转的走圈”(见张全亮先生《八卦掌答疑》18页),因而也被称之为“简易之拳”。为达到至精、至简、至妙的技击和健身效果,必须左旋右转,朝夕不停、风雨无阻、寒暑不辍。威震武林的八卦掌就是基于这些理论和实践修练出来的。功法简易,修炼艰难。
  大约三十年前,当我看到关于“左旋和右旋”的理论时,只是感到大自然的奥秘无穷,并没引起重视。习练八卦掌之后,发现世间好多事都可以用“左旋和右旋”理论解释。譬如牵牛花的藤是向右缠绕向上的,植物的叶片中的叶脉两侧并不对称,海底的海螺,壳是“旋转型式”的;人的脸两边也不对称,人的大脑左右两边,人体内部左右都不对称(心在左,右边多一叶肺)。动、植物的细胞分子都有左旋、右旋之分;药物化学制剂分子左旋、右旋,其应用效果绝对不一样,如左旋糖酐、右旋糖酐等等。“螺丝”因旋转,才能前进、后退(普遍规律是“左升右降”)才有应用价值。于是,我们是否觉得大到宇宙形成的“星云学说”,天体的运行,小到生活中的螺丝钉;从宏观的理论,到微观的实践,把这些东西联系起来,人们不禁觉得,天地之间“恍兮惚兮”存在着什么?这就是“道”,这就是“旋转”。“旋转”,即“道”之所在。八卦掌武功以走转为主,无论“左旋和右旋”、“身如?绳”都是“道”的体现。
  八卦掌走转中的“左旋右旋”,“身如?绳”,如同太极的“动静之机”,“中极”之意。“中极之玄,玄而又玄。”然而,“中极”之玄,不是“弦”,应是“旋”,是旋转。(涉及太极“中极之玄”等,准备另写《太极图说》,不在此赘述。)尽管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但是,我们还是通过“八卦走转”解读了“旋转”即是“道”,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课题。而且,对“道”的探讨、理解也将更加深入一步。
  其三、武术功法中讲“桩”。“桩”则有“势”,“桩”和“势”皆有“场”、有“能”。“桩”、“势”为实,“场”、“能”为虚,其实合于“道”。正是这些“势”产生了“场”的效能。如孔明的“八阵图”,按照规律堆放的石头,走进去就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我们绝没听说那个工地堆放的石头,能刮起狂风,走起石头。八卦走转中的“身如?绳”有形的是实,是刚,是阳,是势,无形的是虚、是柔、是阴,是场,“道”即在其中。前文所讲“永动机”似的旋转,也应是“势”、“场”、“能”的原故。
  八卦掌中的每一掌,都有每一掌的“势” ,也就有每一掌的“场”和“能”。所以,每一掌都对人体都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一言以蔽之,“八卦走转”的“势”乃“道”之所存,因而也就有“场”、有“能”之所在。
  总之,只有走了,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前进;只有前进,才利于坚持。走为先,走为上,走为妙……走为百练之纲,走为不了的八卦情结。走转之妙,走转之乐,只能在不断的走转中体会、体察、体悟。以上所说,未免浅陋,但是自产的,是“原生态”的,趁着现在尚在初级,内容较少,容易付诸笔墨。也许,这就是《初步八卦》的一点朦胧的动机。
  八卦掌武功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自然难于用语言、文字表述清楚,更何况本人才疏学浅,谬误之处,自然不在少数,乞望前辈、同道不吝赐教。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再谈“走圈转掌能出什么样的功夫”/
·八卦鸡爪鸳鸯钺/史 明
·古传八卦掌行功法诀秘钥全谱/邓付凤
·八卦走转之于手/王炳寰
·姜容樵八卦掌歌诀精解/卢艳彬
·探寻“八卦掌”养生之秘/李让仁
·尹氏八卦掌的技术体系简介
·《无极图》
·尹氏八卦掌的技术体系简介
·八卦掌技击术十招/臧学范
·八卦掌十问/张 方
·八极拳发力技术
·八卦环腿实用剖析
·八卦六十四散手掌对操拳谱
·谈八卦掌的基本步法/蔡春明
·八卦掌谱诀精义汇宗(三)/邓付凤
·姜容樵八卦掌歌诀精解/卢艳彬
·论游身八卦连环掌的内功/孙志君
·八卦掌谱诀精义汇宗(四)/邓付凤
·卦解八卦掌/王玉松
·八极拳的“内八式”“外八式”/李会
·八卦走转之于手/王炳寰
·八卦走转的具体方法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