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化太极拳经典《太极拳正宗》精华撮要
张森生(整理)
武当赵堡太极拳第九代正宗传人杜元化在他的太极经典论着《太极拳正宗》一书中精辟地总结出修炼太极拳的七条规则:
1、空圈。一势一势都练成空圆圈,即是无极,即是联。故每势以转圆为主,不须断续,不须堆洼。如此做去,方为合格。
2、三直。头直、身直、小腿直,三者何以能直?细分之是不前俯,不后仰,不左歪,不右倒,不扭膀,不掉胯,自然上下成真。3、四顺。顺腿、顺脚、顺手、顺身,四者何以能顺?细分之是手向左去身随之去,腿向左去,脚亦顺之去。惟顺脚时,先将脚尖撩起,随势而动,切记不可抬高称动身之重点。
4、六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膀与胯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
5、四大节八小节。两膀两胯为四大节,膀为梢节之根,胯为根节之根,周身活泼全赖乎此。八小节:两肘、两膝、两手、两脚。节节随膀随胯运动,勿令死滞,自能顺随,与膀胯为一。
6、不撇不停。每动一着,左手动右手不动为撇,右手动左手不动亦为撇。脚之作用与手同。不到成势时止住是为将劲打断,名曰停。犯此无任如何锻炼,劲不连接,终无效用。
7、不流水。每一着到成时一顿,意贯下着,是为势断意不断。如不停,一混做去,谓之流水。犯此,到发劲时,因势无节制,无定位,必致无从发劲,此宜深戒。
杜元化在叙述完这七条启蒙规则后,对自己的前面所述来个《总括》,《总括》是:四梢:每一动作行于四梢,此为练拳之必要。有歌为证。歌曰:牙齿为骨梢,舌头为肉梢,指甲为筋梢,毛孔为气梢。发为血梢主要是指头发,而练拳练到全身的毛孔有感觉这是相当高的层次才能做到。拳诀中说:气遍身躯不稍滞。这其中的意思应该是气练到每一个毛孔。但是,这种高度只有从个人的修炼中才能体会到。对于“每一个动作行于四梢”,这种练法,在赵堡太极拳中是有具体内容的。杜元化的十三式的内容是: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其中包括一圆、两仪、四象、八卦,各有秘诀,一丝不乱。一太极图之中而有十三式俱现,秘莫秘于此矣。
杜元化提出赵堡太极拳的七层功夫是运用传统的太极、阴阳、八卦的理论结合太极拳的实践总结出来的。
第一层:一圆即太极。此层从背丝缠丝分出阴阳,其练是缠法,其用是捆法。此层图解歌诀列在此卷之首。
第二层:上下分两仪。此层阳升阴降,阳轻阴重,其练是波澜法,其用是就法,此层图解歌诀列在此卷之首。
第三层:进退呈四象。此层半阴半阳,纯阴纯阳,互为往来,其练是趸法,其用是伏帖法。此层图解歌诀列在此卷之首。这一层功夫是进退,它出现四种情况。一种是进极,一种是半退,一种是半进,一种是退极。
第四层:开合是乾坤。此层天地相合,阴阳交合,其练是抽扯法,其用是撑法,此层图解歌诀列在此卷之首。干是合,属阳;坤是开,属阴。开是阴,是引,是走,是化,是柔等等。合是阳,是进是攻,是打,是刚等等。《系辞下传》中说:“夫干,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到了第四层功夫时,劲也相对集中,可以在一撑时将自己的劲发到对方的身上。因为武术中的太极拳是人体的锻炼产生出身上的功能,这种功能往往是很难用文字表述出来,只能是大致的说明。
第五层:出入综坎离。此层火降水升,水火沸腾,其练是催法,其用是回合法,此层图解歌诀列在此拳之首。这一层所讲的水与或更多的是指人身体内部的锻炼层次。以前的四层功夫更多的是指人的身体的外部的功夫。火降水升,是练拳到了一定的层次,能将身体调整到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人的身体就能协调平衡。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能炼精化气,火与水通过人体这个鼎,使水沸腾,水由此化为气,这是传统道家学说所说的内容。到了第五层功夫,练拳者已经完成了由外到内、由内到外的练习过程,身体上已经达到筋络畅通,听劲比较灵敏,内外功均可列为高手行列。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